荒滩建起温馨的家

2011-10-30 08:05赵士振通讯员苏惠峰
中国石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全矿胜利油田凝聚力

□本刊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苏惠峰

“饭碗里出积极性,菜盘里出凝聚力”。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采油四矿秉承这一理念办好食堂,在远离油田总部100余公里的渤海岸边的盐碱荒滩上,建起了一个幸福家园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享受家的温馨,宾朋师长兄弟姐妹凝聚爱的友情”。在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采油四矿四队食堂餐厅门口,一左一右醒目地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在采油四矿,像这样的食堂有11个,它们个个是员工心中温暖的家。

比这副对联更出名的,是“饭碗里出积极性,菜盘里出凝聚力”这句话。这个由四矿党委书记聂显成提出来的口号,被党组领导称为“聂氏语录”,在胜利油田已经家喻户晓。而四矿从办好食堂入手去带好队伍、抓好管理、搞好生产,也成为胜利油田成功的管理经验。

2009年10月18日,苏树林同志来到四矿四队,看到食堂办得红红火火,员工们吃得开开心心,高兴地说:“你们真正理解了党组提出最好一餐在食堂的意义。”

受欢迎的“聂氏语录”

在采油四矿,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毕业分配到四队的学生小方是四川人,由于北方人主食大都以馒头为主,从小吃惯了白米饭的小姑娘一时适应不了。发现这一情况后,队上只要吃馒头,食堂总会再单独给她蒸上一碗白米饭。很快,初来乍到的小姑娘就融入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这样的事很多,病号饭、生日饭、加班饭、光荣席……采油四矿的每个食堂每周都有这样的“特殊菜谱”,也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员工们把这里当做了归属,安心在艰苦中扎根,留在荒原,为油奉献。

采油四矿成立于1994年。这里地处渤海滩涂,油区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海拔不足1米,潮来是海,潮退是滩,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恶劣。由于采油四矿位于胜利油田的最北端,且管理的主力油田名叫“大王北”,因此这里有了“大北”的称谓。

“大北”距离河口采油厂机关驻地较远,最远的采油8队、采油9队距离河口采油厂驻地就达160公里,整个油区“飞鸟难做巢,草木不生根”,除了井站、抽油机和采油树,再也没有其他建筑和住户。工作生活在“大北”的干部职工每天奔赴前线,每到夜晚有300余名干部职工留守值班,每天前来大北油区施工的后勤辅助单位人员也有近百人。因此,大北有“员工在食堂吃饭比在家里多,员工在岗位上过节比在家里多,食堂给外来施工人员提供就餐服务多”等“三多”的特点。员工们常年工作生活在这片荒凉的海滩,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如果解决不好吃饭问题,安心工作就根本无从谈起。

怎么才能稳住队伍?“我觉得首先要让员工吃上热饭,吃上可口菜。如果连饭都吃不好,员工们会在这里扎下根吗?”带着这样的思索,采油四矿党委书记聂显成提出“饭碗里出积极性,菜盘里出凝聚力”,决定从办好食堂入手,去带好队伍,抓好管理,搞好生产。“要让员工们在这里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家的合力”。

“饭碗里出积极性,菜盘里出凝聚力”,于是,受欢迎的“聂氏语录”,成了采油四矿办好食堂的工作思路。

河口厂404队的最好一餐在食堂。吴木水 摄

软件硬件一起上水平

口号提出来了,怎么落实呢?采油四矿党委开始了更深的探索。

他们从加大硬件和软件建设入手,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为员工营造了温馨的就餐环境,提供了营养丰盛的健康膳食。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对全矿11个食堂进行重新规划整改,为各食堂先后装备了防盗窗、防鼠板、空调,重新粉刷了墙壁、吊了顶棚,配备了电视、桌椅,增设饮水机、冰箱、消毒柜等设施,实现了“餐具不锈钢化、设备现代化、食堂餐厅化”,改善了员工的就餐环境。

在软件建设方面,先后建立健全了《食堂工作制度》等4项制度,使每个岗位有章可循。并通过制定季度伙食标准、推出《四季菜谱》、发放健康饮食文化手册,实现了员工日常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化、科学化”。矿机关食堂和采油三队食堂先期编制并全矿试用了“食谱软件”,员工点餐、营养搭配、原料步骤、添加菜系等等都可通过电脑完成。

为了把食堂的“大锅饭”做出特色,矿党委以“精细化加工”为目标,以“少而精、少而专、少而特”代替“多而杂、多而乱、多而差”,对传统“大锅饭和大锅菜”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粗菜细做,细菜精做,并在全矿各食堂推出了“自助餐”,减少菜量,增加数量,减少总量,提高质量,真正让“最好一餐在食堂”在生产一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口厂采油一矿食堂,厨师根据员工的口味,制作各种美味菜。 吴木水 摄

小小食堂成了上产动力源

食堂大变样,带来的是员工精神面貌的大变样。小小食堂成了凝心聚力的平台、夺油上产的“前沿阵地”和动力源。

在采油四矿,当你走进一个食堂,有时会听到激烈的“争辩”声。原来,就餐环境改善后,大家都愿意在整洁明亮的餐厅里边吃饭边交流,为干好工作谈看法出对策。一次,在采油二队食堂,两个油站的员工为掺水压力和掺水量哪个更重要而争论。就在他们各不相让的时候,副队长颜怀杰也起身参与其中,最终注水系统“链条式”管理法的雏形在食堂产生。

餐桌上的“头脑风暴”,不但解决了很多生产经营难题,也调动起大北人精细管理、爱家管家的工作热情。截至目前,采油四矿员工共提出1600余项合理化建议,获得486项“五小成果”、10余项国家专利、1项国家级奖励等管理和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大多经历了员工在餐桌上的讨论和碰撞,为采油四矿的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餐厅也成了生产运行的“小枢纽”。采油生产为开敞式管理,点多、线长、面广,矿部、队部和基层小站相对分散、相距较远。每天早上生产会安排部署工作后,干部职工很少有时间面对面交流工作进度。于是他们把生产组织、安排等工作搬进了餐厅。外出施工的员工在就餐时边聊天边汇报,队干部在重点掌握工作任务的同时,依照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全队工作运行,员工领到任务再具体工作。吃饭、工作两不误,“小餐桌”就成了基层队日常工作信息传达的中转站、小枢纽。这种在餐厅内特有的工作方式,简化了汇报程序,使生产管理融入了亲情味,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食堂更成为员工们共谋发展的“小天地”。采油四矿党委实施了“矿务公开进食堂”工程,在餐厅设立矿务公开栏,把每月、每周、每天全矿生产经营情况、产量、工作进度等重大问题以及奖罚考核、人事动态、改革方向等敏感热点问题进行公布,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员工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同时,一些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也积极利用就餐的机会问计于员工,提高了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近年来,各基层队由员工建议并实施的“一井一策单井档案管理”、“三维激励”等创新方式,有效推进了大北油田管理的升级。矿上还将“员工价值管理”、“滩海油田季节管理法”等创新思路进行推广,促进了全矿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饭碗里出积极性,菜盘里出凝聚力”成为“最好一餐在食堂”在基层的具体诠释,大大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调动起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如今的“大北”已经成了一片令人向往的创业乐土,采油四矿也5次被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胜利文化品牌,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涌现出“胜利油田十面红旗”、“新时期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堡垒”称号的采油三队,“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山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的采油四队等先进群体典型和以“新时代创业者”国梁为代表的模范典型。

猜你喜欢
全矿胜利油田凝聚力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如此凝聚力”
关于矿业权出让中实施“全矿”出让的探讨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同煤集团轩煤公司刘家梁矿开展“保护矿区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活动
同煤集团轩煤公司刘家梁矿进一步强化劳动纪律管理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胜利油田经济产量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一个老油田的自我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