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能、“逼”办法、“拼”信心

2011-11-02 02:15廖国勋
当代贵州 2011年4期
关键词:铜仁招商引资全区

■ 文/廖国勋

“挖”潜能、“逼”办法、“拼”信心

■ 文/廖国勋

潜能是“挖”出来的,办法是“逼”出来的,信心是“拼”出来的。只要全区上下继续高举“团结、发展、奋斗”的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铜仁必将在“十二五”创造更加辉煌的篇章。

2011年铜仁地区经济工作,主要是找准着力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全局发展。图为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右二)在松桃自治县黄板乡500千伏变电站主控室调研。(徐安军/摄)

“十一五”时期,是铜仁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的时期,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时期。

五年的奋斗历程证明,潜能是“挖”出来的,办法是“逼”出来的,信心是“拼”出来的。只要全区上下继续高举“团结、发展、奋斗”的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铜仁必将在“十二五”创造更加辉煌的篇章。

“十二五”期间,铜仁地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深入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着力打造“三区一中心”(国家级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武陵山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旅游区,把铜仁市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铜仁地区不是跑得不快,而是别人跑得更快,因此一直处于全省靠后位置。在“十二五”时期,如果铜仁地区不大步流星地追赶,五年下来将会被甩得更远。所以要锁定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铜仁地区完全能够实现预定目标,开创全新的局面。

关于2011年经济工作,主要是找准着力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全局发展。

“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全区生产总值 128.05亿元 296.9亿元 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14亿元 224亿元 26.1%财政总收入 12.57亿元 35亿元 22.7%全区农民纯收入 1700元 3182元 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12元 11000元 7.1%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42.6:21.9:35.5 31.6:27.4:41.0

拉长“短腿”,必须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项目落地。2011年工业发展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集中力量加快12个工业园区建设,引进一批企业入驻投产,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区、优势产业的培育区、城镇发展的带动区。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95.6亿元,增长22%。二是狠抓工业项目落地。围绕壮大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围绕打造武陵山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围绕打造国内重要的锰系列等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石材、建材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一批工业项目。三是狠抓服务协调。建立完善地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采取点面结合、地县联动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企业开工率、产品产销率。健全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制度,搞好运行调度,重点抓好电力供应、电煤保障等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让城镇变大变壮变美。加大城市扩容步伐,铜仁市城市扩容要达到2平方公里,思南、德江、松桃城市扩容1平方公里,江口、玉屏、印江、石阡、沿河县城扩容0.5~0.7平方公里。积极推进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扎实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力争明年城市经济圈城镇化水平达到37%。要以规划为引领,搞好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城市扩容、旧城改造、产业培育,使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扭住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一是要牢固树立“集中优先发展交通”的理念,强势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把铜仁建成湘黔渝三省市结合部的重要节点,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突破。二是着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水源骨干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小(二)型病险水库等前期工作。在完成水利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要围绕产业用水,扎实做好水利项目专项规划。三是围绕全区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配套电力设施工程的规划、建设,满足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保障生产供用电安全,完成15亿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实施城网和农网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城乡电网保障能力。积极支持移动、通信、联通加快基础网络建设,完成投资6.4亿元。

招商引资是铜仁发展的第一动力。铜仁地区发展资金紧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对铜仁有着极端的重要性。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对外开放,确保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0亿元,增长45%以上。一要扎实抓好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二要抓好责任分解落实。三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四要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奖惩机制。

让铜仁地区从传统农业大区转变成为现代农业崛起之区。做好2011年的“三农”工作,要在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二个方面。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化进程。力争全区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使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8%以上。

再接再厉,使文化旅游产业焕发独特魅力。一是继续抓好梵净山环线旅游公路、大明边城、太平河景区、锦江——九龙洞景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明年旅游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二是继续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全区星级酒店宾馆新增床位3000张以上。三是加大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力度,确保全年新增乡村旅舍床位5000张,新增直接从业人员5000人,地级乡村旅游点从业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四是抓好旅游商品开发。重点抓好梵净山紫袍玉、玉屏箫笛、苗绣、茶叶等工艺品和土特产研发、营销工作,扶持和培育一批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旅游商品销售额要占到旅游总收入的5%以上。五是按照“高端展示、受众对外”的原则,继续加大“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旅游形象品牌的外宣力度,打造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强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满意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着力抓好各项民生工程。一是切实稳定物价水平。二是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大力推进就业和创业工程,大力开展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工程,大力开展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发展提速之快、总量扩张之大,在铜仁地区历史上是第一次。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带领全区干部群众以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和拼的勇气,去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苦干实干。

?

各级党委要紧紧围绕发展主基调,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以“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十大民生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抓党建、抓班子、抓队伍、抓作风,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作者系铜仁地委书记 编辑/徐菁)

猜你喜欢
铜仁招商引资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护好梵净山讲好绿色铜仁发展故事
唱响美丽铜仁 助力自然遗产保护
诗书画苑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商引资研究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