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2011-11-09 08:35
产权导刊 2011年1期

应将居民收入增长作为政府考核指标

“十二五”期间,应确立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的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并将此作为政府考核指标,淡化GDP考核指标,同时应该确立劳动收入增速高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速的刚性约束指标,这样才能实现富民目标。应提高央企上缴红利的比例,让全体人民享受到央企的利润。同时加快一些配套措施的改革,例如社会保障措施,消除体制内外的差别,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收入阳光化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2010年12月8日在首届国民收入分配与企业总体薪酬制度高峰论坛上表示

点评:头一步是提高纳税起点,提高高收入群体税收比例,改变工薪阶层是纳税主力的状况,向社会公平靠拢。

中国应从增长红利转向制度和劳动生产力红利

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从高速回落到常规。过去30年快速城镇化吸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部门转移,但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年龄和知识结构等因素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导致了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红利将消失,中国经济的未来应从增长红利转向制度和生产,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重点是人力资源的改善和技术进步。——上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2010年12月5日在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演讲

中国投资增长已到尽头

从中国区域增长模式转变来看,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中增长最快前四位是广东、浙江、福建、山东,第二个10年是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第三个10年就变成了内蒙、陕西、天津、宁夏,2003—2008年是内蒙、河南、陕西、山东。这里面有一个重要信息,经济发展到这一步之后,西部一些潜在优势就出来了,资源优势、土地优势。但是不是人多就是一个市场,一定要人连起来才是一个市场。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为中国的统一市场形成奠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2010年12月5日在2010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演讲

新兴产业是吸纳游资的最佳“池子”

流动性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迫切需要调整过剩流动性的流向,将“迷失的货币”或“超额货币”引导到最需要的投资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民间资本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渠道,有助于推动过剩流动性转向实体经济,缓解我国通胀压力。这样不仅能够让热钱变“冷”,游资变“稳”,闲钱变“活”,化解流动性结构失衡所引起的通胀预期持续攀升和物价非理性上涨的压力,而且能够形成有效资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2010年12月7日在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座谈会上发言

国企应变卖部分资金补充社保资金

国有企业从1997年到2007年没有上缴利润,后来即使上缴比例也很低。现在全国国有资产规模超过40万亿元,就业人数只有2000万。40多万亿国有资产变成一部分人的利益分配,这是不合适的。目前讨论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还局限在国有工商企业,国有金融企业还没有纳入。应该加速国有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资产的社会化,变卖一部分国有企业资产,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改善收入分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2010年12月5日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论坛上表示

点评:应该。

财政政策会改革 金融改革会推进

未来若干年国家一定会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财政政策会进行一些改革,包括家庭减税。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我国金融改革措施和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未来5年在金融领域一定会推出各种各样全方位的金融改革措施,包括扩大直接融资及股市的规模,扩大企业家的规模,逐步把金融引向直接金融方向,让银行之外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能够发展。——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2010年11月27日在第八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演讲

央行控制举措是“正确决定”

中国央行通过加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控制通胀是正确决定,通过控制流动性来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是及时有效的方法。此轮中国经济的通胀率上升主要是由流动性过多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一方面是市场中人民币过多,另一方面是市场中形成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以及中美两国利差加大吸引国际热钱涌入,从而造成资产价格波动,这将给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风险。但我仍坚定看好人民币,对人民币充满信心。——美国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2010年12月7日在汤姆森路透集团记者会上接受记者采访

物价上涨根本是货币问题

从国内因素来看,物价上涨归根结底还是货币问题,2008年为了战胜世界金融危机,全世界都是用超发货币的方法增加流动性来对抗危机,货币大增必然导致价格上升。2010年我国多地区的自然灾害和输入性的通货膨胀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要稳定物价,必须采用“组合拳”的办法来应对:一是保量稳价,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各个环节增加供给量;二是要千方百计降低流通费用;三是要完善补贴制度;四是要维护市场秩序,避免许多破坏正常市场的信息散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1月25日在搜狐企业家2010年会上表示

小康社会建设应以粮食安全为基础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三大主粮供给充裕,人均粮食产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难以改变,粮食增产的难度日益加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要保障粮食安全,就要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小麦品种,适当扩大玉米的进口,并适当稳妥提高稻谷、小麦等价格,逐步达到比国际市场略高的水平。粮价提高后,增加对城市低收入或没有劳动收入者的粮食补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洪虎2010年12月5日在“2010中国第五节全面小康论坛”上指出

出口也是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实就是两驾——投资与消费。消费分为国内和国际,国内消费就是内需,国际消费就是出口。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城镇化程度没有达到70%,就谈不上农民的富裕。农民不富裕,就谈不上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要实现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至少还需要20年。所以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发展仍需坚持,不是依靠国际市场的消费就不是好消费,只不过要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出口发展。——原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2010年12月3日在第五届云南论坛上指出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好处 对美国没好处

我们现在出口盈余很多,外汇卖给央行,央行不断的收入美元,放出人民币,储备多了,本币就要大量地外放,就变成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人对待汇率问题太政治化,中国人对待汇率问题太情绪化,这都不好,还是要看什么是对我们最好的。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没什么好处,但是对中国有很大的好处,会使美国人付出更多。如果美国人愿意把东西免费送给我们,我们应该高兴才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2010年11月24日在在新浪·长安讲坛第183期上接受记者采访

点评:不懂了,升值是双刃剑呀,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成本增加了呀,还不是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岂不又触发通胀?

“非制度化生存”环境加剧矛盾

在国内对于个人、企业,很多时候如果完全按照规则、制度去做可能很难生存,“非制度化”的环境很容易加剧企业和社会的矛盾。比如公路运输业。你不超载,你就生存不了,这个行业甚至就存在不了。我把它叫做“非制度化生存”。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呢?这跟我们整个社会环境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2010年12月5日在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企业和社会—冲突与融合”分论坛上表示

点评:中国现在就是一个半法治、半人治、半自治的社会。

大城市房价可能降一半

在我看来,中国已进入房地产熊市,将持续5年左右。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很可能会下降一半以上,土地价格将下降更多,部分省市价格可能会下降80%甚至更多。今天房地产领域的一系列数据都以稳定人心和稳定增长为主要目标,政府以处理“家庭纠纷”的态度来看待楼市的调整,哪一个孩子利益诉求更强烈,政府就会制定相应倾斜的政策。中国房地产政策的长远目标是什么,这个根本思路还没有定下来。中国楼市的功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定下来,才能有一套稳定的房地产政策,才能再去谈这个政策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2010年12月9日接受时代周报采访

点评:您老人家要是国家发改委主任就好了。

中国房地产调控面临九大挑战

中国房地产调控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制度缺陷导致主体冲动,主体冲动导致市场失衡;(二)中国宏观经济动力不足,对房地产依赖严重,保增长和调房价存在两难;(三)多种因素导致房价长期上涨的预期;(四)房地产行业进入门槛低,毛利率高,销售方式便于风险转嫁,大量企业向房地产转移;(五)货币供应宽松导致房地产市场资金暴增,流动性充裕;(六)土地拍卖助推房地产价格上涨,土地融资助长地价上涨;(七)目前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没有保障;(八)调控目标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政策不连续,责任不落实,执行力有待加强;(九)国际游资对中国房地产虎视眈眈。——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2010年12月8日在《住房绿皮书》发布会上表示

应征收短期转让印花税和空置物业税

楼市接二连三的调控,但效果不甚明显,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在督促大家买房。若要压制房价,内地可以效法香港,针对短期转让征收额外印花税。比如1年转让收取15%的税收,2年转让收取10%,这样短期炒家肯定不买了。政府还可以征收空置物业税,可以针对开发商征收,房屋落成不卖,也要收税,这样就不会有捂盘惜售了,也可以降低投资公司的盈利预期和减少投资,减少拥有第三套以上物业的个人。不建议从第二套物业开始征收,因为很多人有改善住房的需求。——中原地产董事会主席施永青2010年11月29日在香港接受媒体专访

点评:改善住房之后原有住房可以出售,如果不出售,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也应该征收空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