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畜牧业如何步入现代化

2011-11-14 01:08伍松柏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畜牧食品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禽

文│伍松柏 刘 元 肖 雪(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畜牧食品局)

城郊畜牧业是指在城市郊区为满足城市居民对肉、蛋、奶等畜产品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综观其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自发养殖阶段;从1985年取消畜产品统购制度后的商品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养殖阶段;随着工厂化、设施畜牧业的兴起,开始步入现代畜牧业生产阶段。

随着统筹城乡力度的加大,在城乡关系、利益格局进行重大调整时,畜牧业在资源整合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二三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在资源约束与环境约束双重压力下,城郊型畜牧业如何发展?是当前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城郊畜牧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城郊畜牧业是在城市郊区为满足城市居民对肉、蛋、奶等畜产品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综观其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自发养殖阶段;从1985年取消畜产品统购制度后的商品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养殖阶段;随着工厂化、设施畜牧业的兴起,开始步入现代畜牧业生产阶段。

二、为何要发展城郊现代畜牧业

1.发展城郊现代畜牧业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种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优先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好的养殖业,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之道。在现行土地政策下,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土地、实现种植业规模经营的路子较窄。而现代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受环境、气候的制约小,对土地规模、质量的依赖低,容易走向规模化经营。在城郊农村土地资源宝贵,劳动力数量不足,人力成本较高,发展现代畜牧业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发展城郊现代畜牧业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畜牧业可促进粮食过腹增值,秸秆养畜还能减少因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离不开畜牧业。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有利于养殖业利用农作物、种植业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利用畜禽粪尿生产沼气,既变废为宝,又改进环境卫生。特别是城郊人口密集,环保要求高,加之背靠大中城市,畜产品供应的是消费层次较高的城市居民,所以更应加快推进优质鲜活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

3.发展城郊现代畜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需求。过去靠经验办事、散户单兵作战的传统畜牧业,会遇到技术、资金、市场、信息等难题,成本高、风险大、效益难提高。现代畜牧业能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诸方面优势,拓宽农民在农村内部的就业渠道。城郊接近经济文化中心,受城市辐射的影响大,养殖户观念更新快,有吸纳科技的内在要求;许多养殖户扩大规模,变副业为主业。一些大中专学生、机关干部和返乡农民工种养换位、为养而种、发展规模养殖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4.发展城郊现代畜牧业是维护公共安全的迫切需要。当前,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在传统模式下畜禽混放散养,人畜共居,粪便乱堆乱放,清理不及时就臭气熏天;养殖规模小且分散,职能部门监管难,使滥用兽药、添加剂和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等时有发生,导致周边环境差、畜禽发病率高、疫情传播风险大,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问题。一旦疫情发生就很难控制,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给一个地区的生产和市场消费带来重大打击。因此,改变庭院养殖习惯,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政府管理社会、服务公共的一项重大任务。

三、怎样发展城郊现代畜牧业

1.加大投入,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实施项目推动战略。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在项目资金上对城郊型畜牧业的支持,多上、快上一批畜牧业基础设施项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发挥城市资金优势,用好用活政府在用地、水电路、改圈改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集聚二、三产业社会资本向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转移。

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做好项目的规划报批,规模养殖场备案和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建设和管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协会、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注册,解决好制约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融资和风险等突出问题,努力搭建发展现代畜牧业平台。

2.转变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区域布局。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实施“退郊进沟上山”战略,取缔、关闭一批建设水平低、污染严重的养殖场户,引导原“两镇三办”等近郊养殖场业主向适养区转移搬迁。

推广适用科技。树立“草当粮种”观念,建立健全畜禽良繁体系,提高畜禽良种和先进技术的到户到圈率,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畜牧业,稳定发展猪鸡鸭等传统畜牧业,适度发展特种养殖,积极发展景观畜牧业,打造名优品牌,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的安全优质鲜活畜产品。

推进标准化养殖。改变“先发展、再治理”的传统思维,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制度,从环境、设施、品种和管理等方面,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土地、草山等资源向养殖能手(大户)流转,建成魏兴绿源等业主型规模养殖场,建设“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鼓励和扶持建立有机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业面源污染。

3.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严把“源头”关。在产前环节,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增加对三聚氰胺等违禁违规产品的抽检监测频率;采取高压态势,加大对生产、销售饲料兽药的监管力度,打击查处违法行为,强化投入品管理。

严把“养殖”关。在产中环节,执行标识、档案管理,定点专人监控规模养殖场,督促业主按照规定投料用药,强化动物用药登记制度和休药期制度,遏制使用违禁药物,严格控制药残,实行质量安全可追溯。

严把“检疫”关。在产后环节,引导科学消费,加强屠宰管理和冷链体系建设,形成“放心肉”工程长效机制,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引种申报检疫和“四不一处理”制度,防止病死畜禽进市场、上餐桌。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禽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