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

2011-11-14 01:08王功民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牧区牲畜牧民

文┃王功民(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

为探索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从2008年起,青海省农牧厅在牧区选择7个村,以村为单位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经过两年试点,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科学转变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及发展方式的新模式和新路子。通过牲畜、草场作价入股方式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抓住了“统”与“分”这对主要矛盾,深刻诠释了牧区家庭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局限性和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极大束缚,破解了以草定畜的难题,明确了只有组建合作社,优化重组生产资料,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牧民分工分业,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之路,才是青海草地畜牧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的根本出路。

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青海省2010年安排省级支农资金1650万元,在牧区30个县各选择1个村,开展示范村建设。与此同时,落实信贷资金1.69亿元,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牧区883个牧业村全面开展以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启动村建设项目。从目前建设效果来看,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呈现出四个转变:一是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以牲畜、草场作价入股等方式组建合作社,使有限的畜牧业资源得到整合,牧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单家独户经营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向联合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二是畜牧业组织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发展并实践了畜牧业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的新组织管理方式,涌现出天峻县梅陇村、共和县元者村等一大批真正带动组织牧民进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的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三是畜牧业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在重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开展畜种改良工作,良种比例明显提高;通过牛羊分群饲养、羔羊和犊牛集中育肥出栏,使母畜比例显著提高,出栏量稳步增长,畜群结构得到优化。四是畜牧业分配方式发生了转变。通过股份制联合生产方式,将牧民原有的生产资料以股权方式转变为投资性资产,形成资产、技术、劳务共同参与分配的新格局。

在今后工作中,青海省农牧厅将突出一个重点,抓好两个转变,做好两个结合,强化五项措施:

一个重点

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青海将按照既定目标,在牧区883个牧业村中,以村为单位,全面推进合作社组建工作,重点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两个转变

一是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采取草地、饲草料地、牲畜作价入股,按股分红的方式,由合作社建立起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

二是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整合的同时,大力推进牲畜分群饲养、专群生产,牧民分工分业,草场按畜种畜群划分,大力挖掘畜牧业生产潜力,使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两个结合

一是现代生态畜牧业建设与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相结合。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作为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重要平台和组织保障,确保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二是现代生态畜牧业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工程相结合。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引导牧民到城镇集中居住,促进进城入镇定居牧民的牲畜、草场向合作社流转,在获取稳定收益的前提下转向非牧产业,实现“转人减畜”。

五项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是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也是青海省新时期推进农村牧区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行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推进难度大。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确保生态畜牧业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生态畜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生产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关乎千家万户。应通过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从而统一认识,提高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做好项目整合。充分发挥好政府资金的拉动作用,以合作社为主体,按照一年建设、三年完善的总体思路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分类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产业为引导,项目为平台,引导财力、物力、人力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集聚,着力提升合作社的经营能力和装备水平。

四是推进转人减畜。在科学核减超载牲畜的基础上,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分流机制,将牧民分流到非牧产业,实现人草畜平衡发展。

五是提升科技含量。根据畜群结构、品种构成、草场类型、气候特点、饲草料分布和劳动力技能等,研究适宜当地特点的组群放牧方式,提高畜群产出率;加强品种选育,全面提高牲畜生产性能;研究适宜当地的饲草料调制方式和饲喂搭配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猜你喜欢
牧区牲畜牧民
牧民的遗嘱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交换牲畜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商人买马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