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菠萝与上帝——记湖北省原种猪场建设发展历程

2011-11-14 01:08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种猪场种猪养猪

十年磨砺,创办了一个全国知名种猪场;培育了一个全国著名种猪品牌;创建了有自己猪场特色的企业文化和“菠萝管理模式”;摸索出了猪病防控十二字办法,找到了环保养猪的新路子,这就是湖北省原种猪场。

湖北省原种猪场借助科学巨人的力量独占科技鳌头,运用“菠萝管理”模式打造企业品牌,敬奉两个“上帝”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投产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年销售原种猪从1000多头增长到5000多头,辐射全国近30个省区市,并且对湖北省生猪品种改良、生猪生产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走进梁子湖畔,争创全国一流的原种猪场

2000年,湖北省原种猪场场长潘晚平接受湖北省厅局领导的选派,只身从湖北省畜牧良种场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梁子湖畔,和几个技术人员一道,开始了湖北省原种猪场组建与创业的艰辛历程。

湖北省原种猪场前身是一个废弃的养鸡场,坐落在梁子湖畔杜山镇的一块荒地上。几间场房已经破败,围墙早已坍塌,四处杂草丛生;一条坎坷崎岖的土路沿着河沟延伸到场区。几个同事把铺盖一放,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建场工作当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猪场的建设中。做规划、平地基、整环境、建场房、进设备,短短几个月,一座现代化的原种猪场就在梁子湖畔建立起来了。

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培育全国知名的“晒湖” 牌种猪

在建场实践中,湖北省原种猪场确定了依靠两个“巨人”谋发展的生产经营思路:一是从世界上品系最优的国家引进原种猪作育种材料,开展选育研究;二是聘请国内最著名的育种专家和养猪专家作技术顾问,并利用他们的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育种工作。

2000年,美系猪还没有引起国内足够的关注,湖北省原种猪场通过有关渠道获悉美国在种猪的育种方面正走在世界前列。因而2001年开始实施“巨人计划”,两次从美国引种,并在美系猪前加一“新”字,成为了养猪界大家常提的“新美系”。 湖北省原种猪场也因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达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的。当然,这样做的确有炒种之嫌,但湖北省原种猪场毕竟引回了专家教授与市场认可的高新尖品种。

引进了种猪,并不等于引进了所有技术。还必须尽快广揽国内科技人才,加速实现吸收、集成和再创新。因此,湖北省原种猪场借助国内科技巨人做好引种的培育与繁殖,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育种科研实验室,运用计算机系统,在注重常规育种的同时,采用生物分子新技术对种猪进行了系统测定和选育研究,利用华中农业大学育种实验室的技术与手段,将常规育种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采用标记辅助选择(MAS)和标记辅助渗入(MAT)法,不断提高品系的性能水平与遗传纯度。通过四个世代以上的选育研究,培育出具有突出特点的种猪品牌——晒湖牌。与此同时,湖北省原种猪场还开展了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研究,培育了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如体高型、体长型、丰满型及增重快型等品系,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

巨人的力量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在湖北省种猪拍卖会上,湖北省原种猪场的“晒湖牌”种公猪连续九年获得了湖北省冠军,实现了九连冠的目标。2005年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其“中国品牌猪”光荣称号,2010年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湖北省原种猪场“第一届全国养猪行业百强优秀企业”光荣称号。

目前,湖北省原种猪场种猪已销往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原仙桃绿生公司总经理徐松清说得最为形象,“湖北是种猪大省,种猪全国一流,我们买种猪就像到武汉购物,要买高档商品就到武汉新世界,买一般档次商品就到武广或其他大商场。要买最优秀的种猪,只有到湖北省原种猪场来。”

三、着眼种猪生产精细化管理,探索实施“菠萝管理模式”

湖北省原种猪场建设的起点高,高起点必须要有高科学的管理才能使之产生高效应。湖北省原种猪场以生产优良种猪为核心,形成了以场长经理为主干、部门为分支、一线员工为分支上的链接点,扁平化、网格式的管理模式。通过100多项制度与规范进行定职、定岗、定责,使每个人都对应自己的点,每个物都有了服务的对象,实行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场中培育的种猪成千上万,每头猪都享有独立的服务管理单元,一眼看去就象一片菠萝上的小孔,所有生产管理服务都应用于种猪生产的每个环节,企业的员工也都是围绕着这些小孔像辛勤的蜜蜂一样不停劳动。即“菠萝管理模式”。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湖北省原种猪场按工厂化养猪的四个阶段,建成了单元式的配怀舍、单元式的产房、单元式的高床保育舍、单元式的测定舍,形成了四个车间作业的先进生产工艺流程。一个个的小单元也像菠萝上的小孔,最后形成了工厂化养猪的“大菠萝”。湖北省原种猪场还找到了适应猪场猪病防控的办法与思路,及时制定了 “封锁隔离、消毒、免疫、保健、净化” 猪病具体防控十二字办法,确保了猪群的健康。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湖北省原种猪场还进行了环保养猪的探索,提倡“人与猪同在,人与粪不能同在”的新理念。2007年,湖北省原种猪场与中国地质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加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气候友好畜禽业模块;湖北省原种猪场采用干清粪技术,实行粪尿分离,并形成高效“猪-沼-渔”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达到了能源回收、环境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目的,实现了环保养猪。

四、敬奉两个“上帝”,以特色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顾客就是上帝,与上帝交朋友”,这一开始就是湖北省原种猪场企业团队的观念。为了使企业全体员工真正弄懂并记住这句话的含义,湖北省原种猪场提出了“关心好自己的朋友,不要让给别人去关心”的企业经营理念。为接待好顾客,场里制定了专门的接待程序和服务制度。建立每天的流动接待机构,确定每天的“接待负责人”、“防疫负责人”和“卫生负责人”,负责人的照片高挂墙上,一切都按规范服务,使自己的员工随时受到客户的监督和关注。在服务顾客方面,场里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严肃处理那些坑蒙顾客、服务不到位的人员。湖北省原种猪场用自己的诚恳与吃苦精神给企业赢得了大量的顾客和朋友。

农业增效、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是湖北省原种猪场经营的最终目标,把三农当上帝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经常举办生猪养殖与技术培训班,累计免费培训养殖大户、技术员、养猪农户一万多人次。十年来,与美国大豆协会合办养猪培训班4期,与畜牧系统及科研单位协办培训班多期。二是在省内外建扩繁基地十余个,加速了优良基因的传递,提高了生猪的品质,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选育方法迅速推广。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通过配合实施湖北省优质三元猪工程,每年免费或低于成本价向湖北全省地市州畜牧系统提供优良种公猪1000多头,让利1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湖北省生猪品种改良工作。十年来,通过建立人工授精站提供优良基因,改良地方母猪300多万头,商品猪4000多万头,帮助农民增收20多个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夯实了自身发展基础,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除了顾客这个“上帝”以外,湖北省原种猪场在生产和经营中还发现了另一个“上帝”,即普通的企业员工。企业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集体的力量,没有职工以场为家的精神,企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能不能把自己的员工也当“上帝”来尊重和服务,不光体现管理者“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更是企业得以稳步发展的法宝。

从建场到现在,湖北省原种猪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工当“上帝”也当朋友,在全场上下营造快乐大家庭的氛围。湖北省原种猪场注重智力投资,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让大家掌握现代养猪的科学知识。在职工中适时开展技术比武和文体活动,激发员工力争上游、奋发有为的精神。在收入分配上,每年按目标责任考核,坚决按规定结硬账,不怕职工多拿。场里还尽量帮助员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

在出现应急情况时,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如在2002年场里的自来水引进工程中,当地少数滋事者强行要求包工并漫天要价,还不让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湖北省原种猪场当即进行了全场总动员,带领全体员工自己动手,顶烈日、冒酷暑,忍受着40℃以上的高温,两天内挖成了安装自来水管道的沟渠近1700米。这种自己动手的精神折服了周边群众,也极大地震撼了想混水摸鱼的少数滋事者。团队的力量,勤劳、朴实的精神赶走了邪恶,创造了安定的周边环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养猪的疫病控制贯穿工作的每时每刻。虽然有现代化的监控手段,但也需要人去操作。建场以来,多少次险象环生,多少次化险为夷,没有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团队精神,是很难渡过难关的。2008年8月,正是酷暑季节,车间几个单元的种猪出现发烧症状,全场技术人员都自发行动起来,全部住进了车间。生产部副经理卢学斌与猪住上下铺,全天候地观察疫情,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炎热的天气,浑浊的气味,他累病了,但在医院里他还牵挂着种猪的病情。经过三天四夜紧张的观察、救治,终于控制住了疫病蔓延的势头。

这些年来,湖北省原种猪场全体员工一起,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北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下,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办了一个全国知名种猪场;培育了一个全国著名种猪品牌;创建了有自己猪场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猪场管理菠萝模式;摸索出了猪病防控十二字办法,找到了环保养猪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种猪场种猪养猪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养猪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