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装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应用

2011-11-14 13:49祖倚丹
丝绸 2011年9期
关键词:样式服装设计服装

祖倚丹,王 瑾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石家庄 050018)

清代服装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应用

祖倚丹,王 瑾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石家庄 050018)

将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价值的清代服装样式与当代流行元素有机紧密结合,并恰当移植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在此理念下,设计了4款具有清代特色的流行女装,拓展了现代成衣设计的思路。

清代服装;现代成衣;服装设计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数百年的文化积淀,清代服装服饰体系庞杂繁复,图案寓意祥瑞,装饰繁缛精致,传承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服装服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和社会状态下的产物,清代服饰多元并存,丰富多变。它融合了满汉精髓,虽承袭传统平面直线裁剪结构,但廓形简练适体,装饰繁华富丽。清朝后期,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其中,使清代服装出现明显的西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服装是历史上与西方文化最早融合的服装,它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频繁借鉴,展现着古典和现代、粗犷和优雅的完美融合。

1 清代服装的主要特征

1.1 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样式

在清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强迫汉人改冠易服,将满族服饰特点带入中原,使清代服装具有典型的游牧民族特色。

清代袍服为男女日常和正规场合服用最多的服装,天冷时,袍服外可配马褂或马甲以御寒(图1)[1]。相比于传统汉族袍服的灵动飘逸,清代袍服衣身宽窄与人体结构相适,外观平直,造型简练。甲午战争后,西风东渐,袍服的外形变得逐渐窄瘦,袖身相接处出现弯势[2]。民国时期,清代的袍服在造型和审美上继续变革,不仅采用省道、绱袖等立裁元素,而且运用了垫肩、拉链、可拆卸的领衬等现代工艺材料,袖长、衣长缩短,开衩变高,修身适体,形成了所谓的“改良旗袍”(图2)[3]。

在细节设计方面,清代服装也处处体现着实用性,缺襟袍、马蹄袖、开衩等均是方便骑马射猎的习俗,如图3所示[3]。

1.2 繁复精细的装饰细节

图1 穿旗袍的满族妇女Fig.1 Manchu woman worn national cheongsam

图2 民国时期的改良旗袍Fig.2 Improved cheongsam of Chinese Republican perio

图3 马蹄袖缺襟袍Fig.3 Gown with horse's hoof cuff and lack front

清代服装制作精巧,装饰方法种类繁多。尤其是女子服装,如用镶滚、刺绣、印花繁复地装饰袖口、领口、开衩、衣襟边缘等。此风愈演愈烈,到清代末期便有了“十八镶滚”的说法[4]。另外,清代服装的装饰特色还体现在丰富的门襟样式和各类扣子的点缀,使其别具韵味。江苏按察使裕谦在《训俗条约》中有对当时苏州地区女子衣着的概述:“至于妇女衣裙,则有琵琶襟、对襟、大襟、百裥、满花、洋印花、一块玉等式样……”大襟是由传统的右衽门襟发展而来,也称“斜襟”,在领口右下侧和右腋下分别用襻扣固定,交合成蜿蜒的弧线。琵琶襟则是一种特殊的开襟样式,它的大襟边并不延伸到腋下,而是从第二个纽襻的地方直接向下,接近下摆时又回到前中心线,形成迂回曲折的门襟线,如图4所示[5]。一字襟也是一种具有满族特色的样式,通常于前胸部位横开一襟,上定纽扣7粒,左右两侧对称各缀纽扣3粒,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如图5所示[6]。除了各种布扣,又有金扣、银扣、鎏金扣、翡翠扣、珊瑚扣、象牙扣等[3],纽扣常常缀于门襟的中心、拐角等关键部位,不仅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形成丰富多变的节奏。

图4 带滚边的琵琶襟马褂Fig.4 Piped mandarin jacket with lute placket

图5 竹子图案的一字襟马甲Fig.5 Lined placket vest with bamboo pattern

1.3 寓意祥瑞的吉祥图案

清代服饰上的图案不但能够美化服饰,还有深刻的涵义。社会的政治伦理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宗教观念等都融入装饰纹样的形象之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主要表现手法有谐音、象征寓意、符号等3种。具体内容则包括葡萄、石榴、牡丹、寿桃、梅兰竹菊等果实花卉,或龙狮、凤鸟、仙鹤、松鼠、蝙蝠等神禽瑞兽,或是云纹、海崖、八宝、暗八仙等吉祥事物。这些图案布局完满,造型精美,色彩对比强烈,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7]。正规官服色彩除了皇家专用的黄色以外,主要以庄重的黑色和石青为主。而日常服装色彩更加丰富,或是清新素雅,或是绚丽鲜艳。

2 清代服装的应用现状

进入20世纪以来,以中国元素为代表的东方风格不断地出现在世界服装舞台上。而这其中,清代元素尤为突出醒目。立领、盘扣、多变的开襟方式、吉祥图案及镶滚绣贴等精致的工艺,柔软光洁的丝质面料,演绎着典雅含蓄、优雅柔美的东方特色[8]。清代服装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也成为与世界、与时尚汇合的焦点和平台。从整体上看,清代服装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以传统服装为基本外形,在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和创新,使之既保留传统服装的基本外观,寄托民族情感,又与现代时尚相吻合,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设计效果。近几十年来,清代服装样式不断地被设计师推向时装舞台,每一次出现都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设计师采用现代服装制作技术(如立裁、电脑绣花、数码印染)、现代表现技法(如手绘涂鸦、面料再造等),或是新型面料、流行色彩等,对清代服装进行再创新,这类设计尤其突出流行元素以使古典样式呈现出较为强烈的现代感。

另一种是将具有清代特色的服装细节经过变化,局部移植点缀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形成多变的现代风格。可以是清代服装的局部装饰特征经过变化整理,点缀于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或将其色彩图案变形、提炼,借鉴于现代服装设计中,以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营造古典韵味和民族特色,而且可以与现代各种设计风格相融合,使休闲或简约风格展现精致,使浪漫风格突出柔美和华丽,为街头或前卫风格赋予更深厚的文化意韵。这类设计自由灵活,不仅仅局限在旗袍、马褂、马甲等简单的表面样式,或是盘扣、立领、对襟等几个孤立的点上,而是与千变万化的时尚、与当地的市场融为一体,非常具有活力和市场潜力。

在不同的设计理念下,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融合可以达到变化无穷的效果。目前,国内成衣市场上清代服装元素的设计很多,但大多形式雷同,呈现千篇一律的特点。有些服装设计元素丰富,可是艺术气息浓厚,和现代生活氛围相脱离,面对的消费群体有限。尤其在针对大众市场的普通成衣设计方面,清代服装元素的设计样式还远远不够丰富,设计理念也不够成熟,还需要与流行趋势、市场需求相结合,以更加丰富的款式、更加时尚的色彩、更加多元化的风格满足消费者需求,使传统服装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3 清代服装元素的应用设计

3.1 设计思想

本着以上两个设计思路,借鉴清代服装整体造型特征和风格,以及清代细节元素,与当前流行的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元素有机融合进行应用设计。清代在满族统治下,服装款式已趋于简练实用,但其功能性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的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新性和流行性,而且要考虑人体生理结构及活动的需要和装饰细节对机械流水作业的可操作性[9],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环境。所选服装面料以真丝和仿真丝为主,突出古风雅韵;设计风格强调简洁自由和轻松休闲,以吻合普通成衣消费市场的品位。

3.2 设计范例

第一款设计以清代旗袍作为基本廓形,对其进行细节的变形处理,图6所示。选用传统大红弹力缎做主面料,触感光滑,色泽明亮,以传统牡丹花卉刺绣点缀。小立领做细微变化,使其领位下降直至衣身出领的临界状态,对襟至胸部断开,胸围以上转省,胸围以下捏省,采用盘扣扣合(以下几款均如此),体现出丰富的细节变化。另外,下摆开衩部位斜裁,使旗袍活动方便,并与轻盈、俏丽的碎花雪纺纱面料相拼接,风格优雅华美、简洁实用。

图6 设计图之一Fig.6 The fi rst design

第二款设计在清代马甲的基本样式上创新应用,如图7所示。将其琵琶襟变形,胸部以下断开,下摆自腰部打开呈喇叭状,肩部翘起;下装搭配宽肥的灯笼裤。整体色彩以清朝官服常见的石青色和黑色为底色,上印有如意云纹,配上明黄色的纱裙和门襟边,古朴而醒目。采用绢丝亚麻混纺面料和雪纺纱,滚边、刺绣等手工技法装饰裤口、衣襟、袖口边缘。既具有清代服装柔美精致的特色,同时又轻松活泼,富有动感。

图7 设计图之二Fig.7 The second design

第三款为采用不同色彩涤纶仿真丝面料拼接设计的宽松连衣裙,如图8所示。此款服装借鉴了当前流行的韩服的基本廓形,并结合清代细节元素设计而成。传统的女式韩服短襦长裙,从上到下渐渐扩散,腰节抬高,形成高腰、宽松的外形[10]。此款服装上部采用清代小立领、对襟、一字襟样式,自胸部而下逐步扩开,臀围线以下先收紧后再打开,衣服的外轮廓线自然、放松,整体突出纯净、随意、休闲的格调。而小立领、滚边设计及下摆处点缀的古代蔽膝,则为这种休闲注入精致和细腻,使古典元素自然融入现代时尚之中。

图8 设计图之三Fig.8 The third design

第四款为半裙设计,如图9所示。此款采用了清代滚边、吉祥图案、开叉等细节元素。在清代旗袍开叉的基础上,下摆一侧夸张变形,腰部转省,开衩采用斜裁。上衣为抹胸搭配紧身弹力小背心,色彩亮丽,优雅简洁,富有层次感。内裙采用柔软悬垂的弹力雪纺面料,外裙采用质地较薄的水洗牛仔布,裙子周边采用深色镶边,裙角装饰牡丹图案,展现了粗犷和细腻,时尚与古典的融洽结合。

图9 设计图之四Fig.9 The fourth design

4 结 语

清代服装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应用还有待于不断地探索和拓展。服装潮流的变化永无休止,民族设计也需要跟上时尚的步伐,展现审美和实用兼备、时尚与古典交相辉映的民族作品,诠释民族的和时尚的内在涵义。

[1]五洲传播中心.清代:清人《贞妃常服像》[EB/OL].(2009-11-05)[2011-06-30].http://www.hwjyw.com/zhwh/content/2009/11/05/960.shtml.

[2]郑嵘,张浩.旗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0.

[3]袁仄,蒋玉秋.民间服饰[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63.

[4]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M].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52.

[5]殷安妮.蓝色缎串珠绣栀子天竹夹马褂[EB/OL].[2011-06-30].http://www.dpm.org.cn/shtml/117/@/8345.html.

[6]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M/OL].(October 2006)[2011-06-30].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45.125.13.

[7]杨晓冰.清代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3.

[8]周梦.东风西渐——国际时尚舞台上的中国风尚[J].中国纺织,2009(7):96-98.

[9]凌雯.基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服装人性化设计发展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9):300-302.

[10]应小敏.论“韩流”中的韩国流行服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3):61-63.

Application of Qing Dynasty costumes for contemporary apparel design

ZU Yi-dan, WANG Jin

(Colleg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In this paper, Chinese Qing Dynasty costume which have both historical and actual values were investigated. Combining with today's popular fashion design elements, Qing Dynasty costume was appropriately used in modern garments. Then, four clothing styles with Qing Dynasty features were introduced.This study provided a new idea for contemporary apparel design.

Qing Dynasty costume; Contemporary apparel; Fashion design

TS9411.12;J523.5

B

1001-7003(2011)09-0043-04

2011-03-09;

2011-06-30

祖倚丹(1972―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服饰文化、服装设计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样式服装设计服装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