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道创新和改革任重而道远

2011-11-16 12:45张小军
声屏世界 2011年12期

□张小军

主题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所进行的报道。在当今人们接受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时代,它是新闻媒体在多元社会意识中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实现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不懈追求,各大传统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正在逐渐适应媒介争夺加剧的大环境,发生许多积极的变化,但是总体看来,这种变化还太小。比如,目前主题报道最为提倡的讲故事手法,有时由于逻辑上的缺陷,丧失说服力,新闻的“假故事化”倾向已经在业界引起争论。一些电视媒体的主题报道“导演”痕迹明显,使得报道者的主观意图暴露得过于明显,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好像是在“演戏”,影响了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甚至在观众心中产生逆反心理。鉴于以上种种问题,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创新和改革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主流媒体在加强和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和有益的经验。但不可否认,一些重大主题报道依然存在程式化、模式化严重的现象,虽然规模声势颇大,却和老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难以贴近老百姓的心理,报道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因,除了对所要报道的重大主题认识不到位和自身能力不足外,更主要的是在新闻观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主题先行,试图以“大”取胜。主题报道是针对一个时期的舆论形势确定的报道,有着明确的主题要求,也应该突出主题,但并不意味着必须“主题先行”。很多主题报道动辄从中央或省委会议精神开始,然后就是一组组数据和一条条经验的展示,以成就代替主题,以“总结性”代替“建设性”,既不符合当地实际,也不贴近受众,还可能将新闻亮点湮没在“假大空”报道里。报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从胡锦涛同志提出“八个加快”开始,到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去找事例和数据,工业、农业、商贸等都已转变了发展方式,成绩斐然;报道 “新农村建设”,就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纲,安排五篇综述,各项建设的开展有条不紊。这些报道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提经验不提意见,观点、概念、数字、结论堆砌,追求“宏大叙事”,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能不让受众怀疑它的真实性吗?

被动应付,试图以“量”取胜。一些采编人员认为主题报道宣传味浓、新闻性不强,是“命题作文”,只求“领导满意”,在数量和时段、版面上满足了宣传要求即可,追求“话说千篇,其义自显”,至于报道的实际效果如何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其实,主题报道是新闻的“集散地”,因为主题报道都是在反映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或是在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都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联系在一起,当前正在践行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莫不如是。这就为媒体的主题报道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标准,即凡是党和政府想做的、群众需要的、媒体应该做的报道就是主题报道必须报道的,凡是发挥了媒体主观能动性、群众欢迎、党和政府满意的报道就是好的主题报道。

视角单一,试图以“快”取胜。新闻报道固然需要快,但是快并不是主题报道的唯一要素。有些主题报道在追求“快”字的同时,报道策划落入“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俗套,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先整体后各地的综合性新闻,甚至用报道沿海地区的思维方式去 “选择”内陆地区的事实,用报道发达地区的标准去“衡量”欠发达地区,很难判断与选择报道的题材与角度。有些媒体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报道政府工作成就时,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列出一批题目,机械地将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复述一遍,再搭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的解读或访谈。这样报道看似紧扣了主题、形式多样,实则居高临下、结构简单,是一种机械图解。我们说,主题报道策划的着眼点、着重点,完全可以做到围绕中心,宽领域、多视角、立体化地展开。如今年“七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改革开放的启动与初见成效》就以历史资料整合、新闻当事人回溯等方式,梳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第一股、第一本家庭账本等经济民生细节延展至当今民众的多种收入渠道,体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共同追求,富有时代性和启迪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次新闻报道的重大改革都可以落实到主题报道范畴。如加强新闻传播的受众意识就是为了避免主题报道的单向传播和灌输式宣教,强调信息公开就是赋予受众更多的知情权和主题报道的公信力,改革会议报道形式就是为了改变主题报道形式单一、引导乏力的现状。笔者认为,近些年的新闻实践为主题报道的内容细分提供了可能,主要有政策解读、热点报道、典型宣传和突发事件报道等,不同典型的主题报道形式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增强政策解读的针对性,提升主题报道的引导力。任何大政方针都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或改变某一现象而提出的,而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需要人的努力,于是说清楚“怎么看”和“怎么办”就成了主题报道中政策的最终目的。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就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代表委员理性解决矛盾的意见建议,集中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这些具体思路、办法和举措,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客观辩证地分析原因,科学阐明政策思路,使人们看到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及远近目标,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在2010年国家新的农机政策出台后,同年4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人物特写《农民朱金伟的农机生意》也是一篇典型的反映大政方针的主题报道,它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生活变化来诠释新农机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确保热点报道的真实性,提升主题报道的公信力。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率高,真实地报道热点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媒体树立公信力的绝佳时机。当前许多社会热点都或多或少的连带了一些民怨,对此,新闻主题报道应该积极面对而不应该回避,尤其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只有在符合本质的真实把握上适时、适量、适度,才能经得起时间和人心的考验。近年来,各媒体积极对“食品安全”“暴力拆迁”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依法、科学、文明和建设性监督,既深刻揭露问题的要害,又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力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回应民众关切,稳定了社会情绪,保持了舆论总体平稳,充分体现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事实证明,通过恰如其分的表达,社会热点也可以成为主题报道的素材。

增强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提升主题报道的影响力。我国历来有 “见贤思齐”的说法。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产生往往具有时代意义,以往的典型报道大多直接在人物和事件的先进性上做文章,忽视了贴近性和亲和力,缺乏事物发展的逻辑联系,让人敬而远之。典型宣传应该立足于我们生活的熟悉土壤,以人物和事件的报道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而不是戏剧中的脸谱式人物和故事化的情节。2011年3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身边的变化”系列主题报道之《天津:“达人奶奶”苗淑英的生活秀》就反映了人物特写类主题报道最新的趋势。其基本架构虽然仍是“人物故事+成就”,但在技巧的处理上体现了很多新元素。比如报道的题目“达人奶奶”借用了网络流行语,拉近了主题报道同观众的距离,也让主题报道具有了新闻性。报道从“退休医生”苗淑英感染力十足的动感舞蹈切入,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社区火热的生活。她志愿服务于社区医疗服务,又进一步升华了报道的主题,即改善民生既需要政府的力量也需要民间的力量,两者要形成合力。

增强突发新闻的时效性,提升主题报道的竞争力。在突发事件报道上,传播学有“黄金四小时”一说,即在事件发生四小时之内,媒体如果能客观地告诉群众真相,讲清是非,讲清利害,能避免谣言和恐慌的产生。所以有人说时效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生命,是体现媒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今年3月针对日本地震核泄漏引发一些地方碘盐抢购风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时播发了《中盐总公司:食盐储备充足,能够满足群众需求》《专家表示含碘食盐对防辐射意义不大》等报道,《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刊登盲目购买食盐没必要的文章,在短短的两天内就澄清了网络传言,稳定了人心和市场。其后,又针对我国核电发展与核安全的疑虑,中央各主要媒体通过专家访谈阐释核电发展和核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核能利用和核安全的关系,廓清各种模糊认识,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来,社会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再加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一些极端言论和不负责的信息传播,让原本就以政治味浓、内容枯燥、形式严肃著称的主题报道似乎和人们的要求渐行渐远。2011年10月,继中宣部五部门发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后,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旨在规范电视节目制作,加强电视新闻宣传的地位,提高电视节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做好主题报道是“导向立台”“新闻立台”的保证。

首先,主题报道要回归新闻本质。

追求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统一是主题报道的方向。在很多时候,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有冲突,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偏重;新闻重内容,宣传重观点;新闻重及时,宣传重重复。新闻主题报道就是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通俗地说,就是“假新闻之名,行宣传之实”。最高境界是,将我们要宣传的“主题”通过合适的新闻事件表达,取代以往的语言“暴力”。

其次,主题报道要回归媒体的本质。电视媒体信息传播在所有的媒体中不是最快的,互动性也不是最好的,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受众的易接受性,在于其形象的权威性。现在各地大多成立广播电视集团或总台,其中既有平面媒体,也有广播电视媒体,还有网络媒体。其中的各个媒体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策划主题报道,当快的应该快,当慢的就应该慢,可以采取联动式的报道方法。比如集中式联动是各媒体根据某一宣传主题,同时联动报道;跟进式联动,一家媒体率先就某一主题进行宣传报道,其他媒体跟进呼应;协同式联动,一家媒体为主,其他媒体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这样进行主题报道容易形成立体、交叉“火力网”,产生舆论合力。

第三,主题报道要回归以人为本。

主题报道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认真研究所要报道的“主题”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党的主张、决策与人民的利益、意愿的结合点,努力增强报道的实效。把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把成就宣传与热点引导相结合,把个体刻画与群像素描相结合,把历史进程回顾与现实关切回应相结合,把知识性与新闻性相结合,把主题把握与情感交流相结合,从“结合”的视角切入,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力使主题报道既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又符合人民的心声,还能发挥媒体的作用,让主题真正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现场,来自于调查发现。

栏目责编:陈道生

①董瑞生:《2011年主题宣传的特点、亮点与创新》,《中国记者》,2011(9)(10)。

②黄保才:《重大主题报道应该走出哪些误区?》,《新闻实践》,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