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凡达》引发的拆迁隐喻

2011-11-16 13:10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晓云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孟祥梅
电影评介 2011年13期
关键词:钉子户卡梅隆阿凡达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晓云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孟祥梅

电影《阿凡达》引发的拆迁隐喻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晓云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孟祥梅

科幻电影巨作《阿凡达》(avatar)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本意是以科幻电影的方式对伊拉克战争或者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进行隐喻式的间接评论,然而该影片在我国播出以后,引发的却是与导演意图大相径庭的隐喻,即对房地产开发中拆迁现象的隐喻。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观众所处的不同时空环境及文化背景对其隐喻认知思维的构建和解读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阿凡达》 拆迁 隐喻 认知

科幻电影巨作《阿凡达》(avatar)在国内上映以后,不同受众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大异其趣的反应,评论大多集中在《阿凡达》的制作成本、预期票房、影视科技、导演艺术、中美科幻影片的差距等议题上。我们在此无意讨论这些热门的话题,而是着意从观众对电影的隐喻认知思维(Metaphorical cognitive thought)的构建和解读的角度探讨《阿凡达》在我国观众中所引发的拆迁隐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隐喻结果与该片导演卡梅隆用该部影片所构建的初始隐喻意图是大相径庭的。

2009年12月23日詹姆斯•卡梅隆第一次来到北京,为他的新片《阿凡达》宣传造势。在记者见面会上,卡梅隆说,“科幻电影是个好东西,你要是直接评论伊拉克战争或者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你会惹恼很多人。但在科幻电影里用隐喻说这个事,人们看完了才意识到他们站在了伊拉克一边。”(李宏宇 2010)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意图在该影片中以“隐喻”的方式对“伊拉克战争或者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进行间接的批评。然而从国内众多媒体对观众观感的广泛报道来看,该影片在我国观众中并没有引发卡梅隆所意图达到的隐喻认知思维的结果,即引起与“伊拉克战争或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等相关联的隐喻思维,而它真正大面积引发的却是与此大相径庭的另外一个隐喻认知思维结果,即“拆迁”隐喻。以“阿凡达”和“拆迁”为关键词百度一下,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3,740,000篇(用时0.078秒,搜索时间为2010年2月8日晚11:00)

以下仅摘取5个网络文章标题作为例证:

(1)《阿凡达》 史上最牛钉子户VS史上最惨强拆队(出处:《南方周末》2010-01-07)

(2)现实版阿凡达:拆迁队长变身职业钉子户 (出处:《南方人物周刊》2010-01-29)

(3)《阿凡达》只是个“拆迁”幻想(出处:《法律与生活》2010-02-02)

(4)拆迁版《阿凡达》风靡网络(出处:《羊城晚报》2010-01-06)

(5)网友歪批《阿凡达》:拆迁者爱上钉子户(出处:《凤凰网房产》2010-01-07日)

如果说以上文章标题只是对“拆迁”隐喻的粗线条勾勒,那么从以下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感悟和体味《阿凡达》所引发的“拆迁”隐喻认知思维:

片段一:

卡梅隆做梦也想不到,他12年磨一剑的巨作《阿凡达》,在中国受到热烈拥戴的大部分原因,竟然是“拆迁情结”。这部典型的西方白人男性救世电影,在作家韩寒、足球记者李承鹏们的眼里,解读出的是“强拆外星球最牛钉子户”的故事演绎。网友们纷纷点出《阿凡达》剧情中的拆迁情节:开发商、钉子户、拆迁步骤、反抗策略……这部电影人眼里的“视觉盛宴”,被中国观众演绎成“暴力拆迁与反暴力拆迁”的悲喜剧。

开发商:一个叫RDA的土地开发公司

钉子户:一个叫潘多拉的地方的纳美人

矛盾: 开发商RDA为夺取价值连城的珍稀矿物,动员潘多拉居民只要搬家就可以有诱人的赔偿。可那条街居民大多一根筋,说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再多的钱也不干,再好的地方也不去。开发商就很恼火,这家开发公司其实是有半政府背景的,手下还有一些性格暴烈的打手,于是开始打。可是这个硬骨头很难啃下,潘多拉星球没有可供人类自由呼吸的大气,纳美人身高6米且骨骼强壮不易被打倒,性格倔强,非常难缠。

惊心动魄的行动

开发商策略:用人类与纳美人基因结合,制造“阿凡达”潜入纳美人部落,获取地形情报及族人信任,试图劝说他们自觉离开,否则动武。

行动阶段1:开发商派出“阿凡达”去当卧底。让杰克变成当地居民的样子,化名“阿凡达”,意图刺探钉子户们的底牌,了解地形,分化瓦解,为开发商提供最佳拆迁方案。

行动阶段2:阿凡达在卧底时遇到当地居民首领的女儿,动了真情,卧底被反卧底,他就反过来动员开发商不要强行拆迁,要体恤民意。开发商毛了,更毛的是拆迁办头子(那个叫夸奇的退役军人),一怒之下就率部前去攻打。他们有巨型推土机,有定向爆破,有武装施工队,一时居民望风披靡,还牺牲了抗暴力拆迁的领导人,也就是那女孩的爸爸。

行动阶段3:这时阿凡达终于明白,面对暴力,沟通只有死路一条,只能以暴制暴。他带领居民们用最土的武器与拆迁队殊死搏斗,自制燃烧瓶、弹弓、大型野生的或家养的宠物、把物件卡在对方的推土机的齿轮中……

结局:最后一幕很有喻意,武装到牙齿的拆迁办头子被女孩用最土的弓箭射杀,代表强势政权和极端武力的一方被代表民意和传统一方制服。(出处: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2-02/102119611588.shtml)

以上片段是条分缕析式的行文,将《阿凡达》剧情与拆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无缝对接”,让读者相信《阿凡达》剧情就是“暴力拆迁”的科幻版。

片段二:

潘多拉地区是市中心的一块宝地,所有的建筑都是几十年前修建的,又老又破。

有个叫RDA的开发商看上了这块宝贝,想要在这里修一个大型购物休闲娱乐中心,于是找来当地的住户协商拆迁。

结果呢,那里住的都是一些又臭又硬又没文化的底层市民——被开发商和GOV称为刁民,他们表示这里是他们长大的所在,他们对这里充满了感情,舍不得搬走;如果要搬走,需要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开发商合理补偿。

开发商是商人,自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舍不得把他的油水分给外人。谈判陷入僵局以后,他想出来一个办法。他找来自己一个马仔,让他打扮得像个刁民,然后混进刁民们的生活。

本来刁民们怀疑他是探子,不愿将他接纳进自己的圈子;可是有个女大学生觉得这人看着挺老实,人也善良,长得也不错,所以和他私底下关系很好。久而久之,在这个女大学生的帮助下,这马仔终于融入了刁民的圈子。

马仔向老板提供了许多咨询,最关键的是,他告诉开发商,他们的心理价位是XXX元/平。

但——没有预料到的是,他也在不知不觉中对那个帮助她的姑娘......

所以,开发商和刁民的谈判重开了。开发商做出了一点让步,可是离心理价位还是有一点距离。但是刁民们不同意,看来他们结成了群,要坚守心理价位!

开发商恼怒了,长期的谈判失败让工期一拖再拖,他的亏损也越来越大,本市市中心的形象也越来越不能得到改善。几天以后,有关部门下达批文——强制拆迁!

第二天,推土机来了,挖掘机来了,铲车来了,带着薄薄的塑料安全帽的工人也来了......轰隆隆、轰隆隆,一间间破房子转瞬间成了破砖瓦。刁民们义愤填膺,决定房在人在,房倒人亡,拾起地上的石块刷刷扔向推土机的大铲子......

那个当初帮助了马仔的姑娘泣不成声,马仔心疼的终于良心发现,站在人群中高喊:大家别扔了,听我的,我是派来当卧底的。我对不住大家,我心里愧疚啊!大家听我的,扔石头没用,他们是没人性的!我们两千号人,一起去市政府要说法!我有这老板的把柄!跟着我!

“走!走!走、走......”群情激奋,浩浩荡荡的人群涌向市政府。

市长出面,又安抚,又保证,终于把这群人劝回去了。开发商的推土机也退回去了。

刁民们个个欢呼雀跃,是马仔,那个良心发现的马仔救了他们,马仔是他们的英雄!

这一晚,无事。

第二天,当刁民们醒来,一切都变了。所有的路口都站满了黑压压的防暴警察,穿的像犀牛一样,还顶着一个硕大的盾牌。黄黑相间的工程推土机停在社区门口,常年磨损的履带寒光闪闪。他们赶紧打电话找记者,可是所有的电话都不通。他们找马仔,马仔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防暴警察一步步迫近,把这些人逼出了社区,骂声不断中,推土机的烟囱吐出一阵阵浓密的黑烟......

潘多拉社区在这一天被夷为平地,不久以后,它将会是本市最大的娱乐休闲购物广场,每年为本市多上缴5%的税收,为本市GDP增长提供8%的动力。

很久以后,人们才听说,回去的当晚,马仔就被人架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出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79387.shtml)

以上这段文字则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以轻松而又辛酸的笔触将《阿凡达》剧本改写为暴力拆迁版。

总之,以上引用的两个片段,虽然文体迥异,行文或条分缕析,或诙谐幽默,但是他们有一个非常一致的共同点,即表现了《阿凡达》剧情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拆迁现象的极其相似的隐喻关联。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想要通过科幻电影传达的隐喻意图是:对“伊拉克战争或者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进行间接的批评;而广大观众被引发出来的却是与导演意图迥然相异的“暴力拆迁”这一隐喻联想呢?我们认为,王文斌(2007)在其专著《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中所提出的主体自洽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导演隐喻意图与观众隐喻结果之间所存在的显著差异。根据王文斌(2007)的观点,导演卡梅隆用《阿凡达》这一科幻影片作为隐喻载体来构建他的隐喻意图,离不开他本人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以及他所拥有的北美文化背景,也就是说,卡梅隆在时间和空间及文化背景上对“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大多数的美国观众中,卡梅隆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他的隐喻意图。然而,当《阿凡达》这同一个认知客体(即隐喻载体)出现在一个时空环境及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隐喻解读群体——中国观众面前的时候,中国解读者的隐喻认知自洽方式与美国解读者的隐喻认知自洽方式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在大多数中国观众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及文化背景中,“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这些认知因素相对陌生,而现阶段时时在媒体曝光的“暴力拆迁”这一认知因素则在中国观众的隐喻认知思维中占据了相对更强势的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莱科夫(Lakoff)与英国哲学家约翰逊(Johnson)在他们合著(1980)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人类的语言是隐喻性的,人类的认知思维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隐喻性的。因此,我们说,无论是美国本土的观众,还是中国的观众,在观看科幻影片《阿凡达》的时候毫无疑问都会产生隐喻认知思维(或称隐喻联想),但是由于两国观众所处的时空背景及文化背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而,他们对影片所产生的隐喻认知思维的结果也是迥然相异的。也就是说,导演所构建的主观隐喻意图在同一时空或文化背景的观众中更容易实现,反之则不容易实现。

这种导演隐喻意图和不同观众群体隐喻结果的差异,亦即电影隐喻构建及解读之间的差异现象或许可以为电影解读理论提供又一个新的研究议题。

(1)李宏宇2010-01-07《阿凡达》:史上最牛钉子户VS史上最惨强拆队 [J] 《南方周末》。

(2)王文斌,2007,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M] 外语教育出版社。

(3)Lakoff &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17

全晓云(1976 - ),女,硕士,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孟祥梅(1976-),女,山东枣庄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钉子户卡梅隆阿凡达
图书馆头号“钉子户”
重返阿凡达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闭上眼睛数到十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