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党员的心声

2011-11-20 10:35段春华
北方作家 2011年4期
关键词:党员

段春华

一个杨柳轻拂的七月,从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黑沉沉的神州大地上树起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给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这火炬带领中国人民扫荡了土豪军阀,赶走了日寇列强,覆灭了蒋家王朝,焚毁了一切;这火炬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片腥风血雨中,用革命的枪杆子打天下,从农村到城市,从弱小到强大,以无数先烈的英勇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尽管这个国家有数千位君主打下了这个千秋江山,而共产党人毛泽东却穿越了时代、穿透了未来。

光阴似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作为一个党龄23年的我,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心情是那样激荡。心中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党啊,九十年来,您一路走来,时刻关心人民,保卫着国家,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家园,今天,我们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奋斗,因为生活给我们太多的从容,世界让我们有太多的感动,因为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们的日子欣欣向荣。

多年来,我始终对党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童年的时候,一篇篇优秀的教材常把我带入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之中,里面一位位党员心系群众,大公无私,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的形象牢牢地印在我的心中,一部部优秀的电影更是将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直接呈现在我的面前,定格在我心底。印象最深的是一部演抗日救国故事的影片——《沂蒙》,当时我曾看过三遍,我特别清晰地记得,“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句歌词,唱的是沂蒙山的山和水,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沂蒙山上好风光啊,沂蒙人民更是伟大。沂蒙的父老乡亲们个个英勇善战,有力地击溃了日军。其中有一名叫于宝珍的妇女,她为了救共产党的孩子,竟然把自己的孙女送给了山寨。这种无私的大爱深深触动了我,我不禁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而在那个纷争的时代“于宝珍”又何止一位!

那时的生活很艰苦,没有铅笔,没有黑板,他们只能用简单的木板教父老乡亲们写字,学的第一个字就是“人”。老师说“:人要学会做人,人也要帮助人,人长大以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那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彩的粉笔,而这些,是用战士与人民的鲜血换来的,多么来之不易!

自那以后,我知道了以前人们的日子非常辛苦,但是,他们依然很快乐,他们在苦难中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有一颗浓浓的爱国心,为了自己的祖国,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无数次,在我将红领巾佩戴整齐,庄严地举手行礼,目送国旗升起的时候,这些共产党员高大伟岸的形象都会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了,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是他们省下来的,也可以说是用命换来的。我真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富裕,我们过得很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不浪费一粒米,一分钱。从此,我认真学习,努力向上,自小学到高中毕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三名,还先后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年年都被学校表彰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

1978年高中毕业后我被留校(农场子弟学校)当了教师,但从未放弃过学习,工作之余、节假日和寒暑假,我都是捧着书本用心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我幸运地考入酒泉师范,1982年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农村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回顾那些为人师表的日子,总有很多感悟在脑海荡漾开来。在这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也拥有快乐与回报。初为人师,总免不了几分紧张,于是备课更是不敢懈怠,上课第一天,当我带着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夹杂着几丝羞涩与忐忑走上讲台时,我知道这将是历练我的一个舞台,也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老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正是为了实现这种价值,我也为之付出,努力了很多。

工作几年后,我对共产党员的的敬畏之情又增加了不少,因为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身边一些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甘守清贫的品格时常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他们收入低微,却劳动超强,从早到晚总能看到他们伏案工作的身影,总能听到他们谆谆教导的声音,他们照亮了别人,却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灯下黑”,他们正当壮年却已是两鬓班白,但是他们却无怨无悔,却始终以顽强的毅力默默坚守着内心的那份崇敬、专注和执着。我渐渐发现,社会上,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里,各个岗位上都有像他们这样的党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平凡,平凡到像一捧厚重润泽的泥土,像一片生机勃发的绿叶,但是他们的心里却多了一份执著的信念;他们都很普通,普通到像邻家热情稳重的大哥,或像一位温和厚道的长者,但是他们的心中却多了一份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恋。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从那时起,我便像他们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向共产党积极靠拢。通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思考,我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更懂得了党员的含义:党员是兰考县治理内涝、风沙、盐碱身患肝癌仍坚持劳作的焦书记;党员是河南登封挖申积案,还民公道的女神警;党员是河北枣强县十几年如一日化解社会矛盾的范党育;党员是“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的杨善洲;党员是高速公路一线老老实实做功课、勤勤垦垦办事情、兢兢业业维稳定的高速交警……”我通过雷锋、孔繁森、任常霞的事迹更加了解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在于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奉献,不求回报。正所谓:“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从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工作上我更加废寝忘食,尽职尽责,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也大大增强了。从教八年,我一边教书一边报考上电大,从一名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初中毕业班的骨干教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班主任、中学优秀教师;1988年我从一位普通公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当在党旗下把拳头举过头顶,我感觉我的生命里有了鲜活的内容,我的生命有了新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考验。当利己主义使我们的心慢慢远离时,什么是人生价值?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便是一份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考卷,是一份需要用心,用一生回答的考卷。对于共产党党员来说,这份考卷需写上大大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别人、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应该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形式吧。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确实不容易。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时刻提醒自己要脚踏实地的为党的事业工作,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踏实、在不懈的努力中,同时不忘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实践技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自身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修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了一个党员的良好形象。

也许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很普通,但我相信一个人若能一步步实践一步步总结积累并从中学习完善自己,那么这样走下来的人生绝对不普通。如今,我工作已有33个年头。当过教师、记者、办公室主任、文学杂志责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2008年,被批准加入了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三十多年来,我很少请假,即使病了也忍着。三十余年笔耕不辍,担任记者9年中,每年采写新闻、通讯等稿件120篇以上,先后有36篇通讯和消息被《甘肃日报》、《农民日报》、甘肃广播电台等采用;先后有8篇新闻稿件在省上获奖,其中<<敦煌农民出国考察谈项目>>获1993年度甘肃省优秀新闻一等奖;全国广播好新闻三等奖.。2001年至今,负责编辑了42期《北方作家》杂志;撰写的14首诗、6篇散文、三篇报告文学、两篇小说和书评,分别刊发在《诗刊》、《云南文史》、《酒泉报》及《北方作家》杂志上,并编写了〈酒泉文艺简史〉最后两章的内容,共两万七千余字;筹划组编出版了《大陆桥作家丛书》两套16本图书。先后四次被酒泉市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党员,去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受到嘉奖。回首走过的路程,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离党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很远,我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党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厚爱。现在我对党更加敬畏和感激。

社会上有人为追求蝇头微利,不择手段;有人为追求蜗角虚名,而费尽心机。而有的人则以集体主义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首位,他们在成就社会,造福人民的同时,成就了自己。党的好干部袁隆平,几十年来一直工作于田间,还有被小岗村村民用手印留下来,并最终倒在小岗村的地头上再也不离开的好书记沈浩等等,这些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也都是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们和人民同甘共苦,我们无法知道多少基层党员做出的巨大牺牲。如果没有雷锋、张海迪这些满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就无法深刻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人间的真情、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革命征途上,永远冲锋在前的老党员
党员“金花”送祝福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父亲的党员本色
流动党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