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的来信:哇塞,体制内好爽!

2011-11-24 21:02
博客天下 2011年14期
关键词:条子部委特权

一个大学生的来信:哇塞,体制内好爽!

《博客天下》编辑:

你好!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名叫董小涛,2011年7月毕业。在这个时候,找工作就成了一件大事,而我们的不少同学都报考了公务员。

开始,我还真没弄明白,面对有些报招比例达到3000:1的岗位,大家为啥趋之若鹜?

论工资,就算你当上了部长,也不见得高过一个外企的中层;论工作环境,在那些论资排辈的机关里,当然比不上人性化的民营企业;论工作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而言,当然也不会尽如人意……

和一名非要考公务员的同学交流了一下,我才恍然大悟。稳定是体制内的第一优势,诚所谓“旱涝保收”。另一个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进了体制内,就能享受到诸多福利,甚至种种“特权”—这些都是有钱买不到的。现在将其集纳如下:

只要当上了领导,就会有公车相随。而且,当你的车挂上那些标志着特权的牌子后,尾号限行、禁止左转、不能停车等规章,你可以统统无视。

分福利房

在房价飞涨,“白(领)居易”早已out的时代,如果你成为公务员—特别是部委官员,搞一套福利房的可能性非常大。有媒体报道,在北京雍和宫(东二环)附近的10号院,就是“特供”商务部的。

特供房价格为每平米6900元,而周边房屋的价格是3万。一套房子省200万,就算是金领,你也要挣好几年啊。就在10号院附近,还有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的房子;而在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岛”一部分的海口市,公务员可以用3000元买下市场价超过1万元的房子。

开特权车

只要当上了领导,就会有公车相随。而且,当你的车挂上那些标志着特权的牌子后,尾号限行、禁止左转、不能停车等规章,你可以统统无视;还鸣着警笛,吓得过马路的老太太惊慌失措。这样一路绿灯开下来,在拥挤不堪的城市里,怎一个“爽”字了得?

当然,现在公车改革的呼声也不小。但改成了什么样呢?媒体接连曝光地方官员“取消专车、改领车补”。2009年5月,《新京报》报道称,杭州局级官员取消专车,但每月可领车补2600元。2009年7月,《华商报》报道称,一条名为《史上最牛的车改方案》的图文帖热传各大论坛,帖中惊曝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车改后,“书记、区长每年车补7.6万元”。

吃特供菜

绿色蔬菜,绝对无污染,完全纯天然,保证无公害,这就是特供食品。

当然,如果你是体制内的人,想吃绿色食品根本不用花大价钱买。咱们有“部委食堂”。

几块钱搞定一顿丰盛的自助午餐,几十个菜,还有水果、酸奶。顺便说一句,我有幸喝过铁道部的特供酸奶,比进口的口感还好,绝对没有三聚氰胺!

住豪华病房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得病?在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体制内的另一个优势是就医方便。“100多平米的套房,有会客室、办公室、卧室、陪护室、厨房……有冰箱、微波炉、液晶电视、真皮沙发、宽带、饮水机、豪华床,2 4小时供应热水洗澡……”这可不是星级饭店的套房,而是郑州人民医院的特需豪华病房。当然,这肯定不是郑州的公务员能享受到的待遇,几乎每个医院,都有特供病房,有的医院干脆就是特供医院。

哪怕治病不愈,去世以后,也可以入豪华公墓,墓地涨价再厉害,对他们来讲也没啥关系。

福利也从娃娃抓起

考虑到自身的福利,当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下一代的发展。在教育上,体制内自然也准备了合适的“例外”。比如,2001年被评为北京首批示范园的北京一幼中的许多学生,就都是“条子生”。条子来源于政府官员。在那里,每年教委把“条子”一并打包,直接交到幼儿园,4个班,100多个名额,就被占得差不多了。

当然,我所写的只是体制内享受到的特权的一部分,其他的多了去了。写完这篇文章,我也明白了:为啥12岁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从小就开始向往体制内了。

下一步,我就要充分准备,努力向体制内发起冲击!

学生:董小涛

2011年7月5日

联系编辑:luanhui@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条子部委特权
条子泥:只此湿地间 万物皆可爱
无聊是一种特权
相亲漫画二则
中央部委为2018年工作“划重点”==PDF为图片
民告官,这些部委缘何败诉
十四部委启动全国节能宣传周
4部委发文规范轻型车排放标准
试论现阶段特权问题及其治理
『人大代表』不该成为特权符号
“订单培养”不能成为“特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