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高热降温致死亡 1例

2011-12-08 10:44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儿科110400王蔼红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退热药冰袋休克

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儿科(110400) 王蔼红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10天(足月、顺产、乡医接产)。发热,拒乳,精神不振 1天来诊。入院查体温(T)40.1℃,呼吸(R)56次/分,心率(P)162次/分,体重 4kg。营养发育良好,轻度黄疸,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口周发青,口唇轻度发绀。肺部听诊正常。心脏听诊无杂音,律整,叩诊正常。脐带脱落,断端红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血白细胞 28.6×109/L,中性粒细胞0.87。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

2 治疗经过

给予吸氧,青霉素加氨苄西林,每 8小时 1次,静滴。能量合剂,每日 1次,静滴。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35%酒精擦浴,脐部清洁护理。30分钟后体温降至 38.8℃,发绀消失。3小时后,T复升至 40.5℃,R 59次/分,P168次 /分,昏睡状。再次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并加大剂量,冰袋物理降温。25分钟后 T37.5℃,出现呼吸浅速,给予洛贝林。10分钟后T35.7℃、P102次/分,呼吸不规则且有时暂停,心音低钝,身体潮湿,指趾尖凉。立即保暖,增大氧气流量,静脉给予洛贝林、多巴胺、消璇山莨菪碱、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10分钟后 T 35℃,R 24次/分,P72次/分,面色苍灰,口唇发绀,四肢厥冷,抽泣样呼吸,面部多处瘀癍。心音遥远。立即抢救,给予输血,抗 DIC治疗,55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临床死亡。

3 死亡分析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表皮角化层差,易散热,易受环境影响,反复大剂量应用退热药及冰袋强降温后,使体温骤降,造成虚脱,血压下降引发休克。同时休克又使体温下降,致使体温继续下降而不回升。持续的低体温造成机体代谢机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衰竭而并发 DIC,临床抢救无效死亡。

患儿高热时要采取缓和降温措施,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降温同时也要考虑到保暖,不要使体温下降过快、过低。退热药不宜过多、过频使用,物理降温不易过强,防止虚脱、休克的发生。减少器官功能损害避免DIC发生。

猜你喜欢
退热药冰袋休克
退热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家里多余的冰袋怎么处理
保鲜冰袋安全吗? 用完之后怎么扔?
退热药你用对了吗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退热药,在家怎么用
晶体熔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