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23例报告)

2011-12-09 09:03赵富强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019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7期
关键词:膀胱炎耻骨电切术

赵富强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301900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耻骨区疼痛等,B超有时呈占位性病变。我院自2007-2009年共收治2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女21例,男2例,年龄31~59岁,病程9个月~9年,均行膀胱镜检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性膀胱炎,23例均有尿频、尿急、尿痛,且均为间歇性肉眼血尿,1例持续性镜下血尿,3例有耻骨区疼痛,2例合并宫颈糜烂。膀胱镜检: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15例,膀胱底部2例,膀胱侧壁6例,未发现波及后尿道。表现类型:乳突状6例,滤泡状15例,片状增生2例,所有病变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腺性膀胱炎。

1.2 方法 本组23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腔麻醉下经尿道电切术,其中2例合并宫颈糜烂者先经妇科治疗后手术,电切镜为德国wolf公司生产,输出功率:电切140W;电凝80W。切除深度一般在黏膜及黏膜下层,3例乳突状切至浅肌层,术后保留尿管2~7d,应用3~5d抗生素,术后均行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8次。术后同时服用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尿道内括约肌痉挛。

2 结果

本组23例术后经过顺利,原有血尿、膀胱刺激症状、下腹部不适或耻骨区不适者症状均消失,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随访率100%,术后每3个月或6个月行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腺性增生病变,其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正常人的膀胱黏膜由移行上皮构成,但在各种理化因素炎症、梗阻慢性刺激下,局部黏膜组织演变成腺上皮,从而导致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在中青年女性人群中好发,常被误诊为尿道综合征。据最新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期病变,若不及时处理,约4%的患者几年后演变为膀胱癌[1]。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膀胱镜检和病理学检查。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肿瘤关系密切,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的上皮细胞巢和囊肿是癌前病变,最常见的是发展为膀胱腺癌,因此,对本病患者应严密随访,定期行膀胱镜检,如出现瘤样增生,应高度怀疑恶变,亦有学者将腺性膀胱炎当早期膀胱癌对待,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研究发现,术后同时服用α1受体阻滞剂,减轻尿道内括约肌痉挛,对改善病人的自觉症状是很有必要的。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有多种方法,经尿道电切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术中应掌握好切除深度,否则可造成膀胱穿孔、尿外溢等严重并发症[2]。

[1] 李建.经尿道激发烧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1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15(8):379.

[2] 庄乾元.经尿道手术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2-103.

猜你喜欢
膀胱炎耻骨电切术
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肌耻骨孔解剖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急性膀胱炎有哪些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远离膀胱炎,重在“三早”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