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2011-12-09 13:25贺成龙
养殖与饲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蛔虫虫卵驱虫

申 晋 贺成龙

1.贵州省遵义县铁厂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遵义 563134;2.贵州省遵义县农林畜牧局,贵州遵义 563100

猪蛔虫病的病原体为蛔虫科的猪蛔虫,感染普遍,分布广泛,主要危害仔猪,特征是引起蛔虫性肺炎,导致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停滞,伴发胃肠道疾病,降低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严重者造成死亡,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1 病例简介

2010年6月10日,遵义县铁厂镇某养殖场存栏猪只947头,发病73头,死亡2头,多数是100日龄左右的猪,出现被毛粗乱、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咳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喘气、磨牙等症状。用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有蛔虫卵。在治疗的过程中,用左旋咪唑进行颈部肌肉注射,隔7 d后,再进行一次驱虫。15 d后回访发现病猪痊愈。

2 病 原

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是一种粉红稍带黄白色的大型虫体,前端有3个唇,呈“品”字形排列。雄虫体长15.0~25.0 cm,宽约0.3 cm,尾端稍向腹面弯曲,具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剌;雌虫长25.0~40.0 cm,宽约0.5 cm,阴门开口于虫体前1/3处。虫卵呈黄褐色,卵壳厚,由4层膜构成,最外一层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受精卵呈短椭圆形,大小为50~70 cm×40~60 cm;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大小为 90 μm ×40 μm 。

蛔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刚产出的虫卵属单细胞期。寄生在猪小肠内的雌虫受精后,产出大量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在适宜的温度(15~35℃)、湿度和氧足够的条件下开始发育;10 d后卵细胞发育为第一期幼虫;然后经过13~18 d的生长,蜕化为第二期幼虫;再经30 d左右发育为感染卵。这种感染卵随饲料、饮水和土壤被猪吞食后,卵内幼虫在猪的小肠内孵出,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经肝至肺,幼虫在肺泡内蜕皮2次,然后顺着细支气管、气管、咽喉进入口腔,再经食道入胃肠内,又蜕皮1次,发育为成虫。从感染至发育为成虫需60~75 d。

3 临床症状

一般以2~6月龄仔猪较严重,成年猪不呈现明显症状,但却是本病的传染源。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幼虫移行过程中会造成宿主肝、肺等组织损伤,引起肝出血、肺炎,同时易伴发或继发其他一些传染病;在肝脏表面往往会形成云雾状的乳斑;幼虫在肺脏时仔猪出现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喘气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成虫期往往导致猪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磨牙、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成为僵猪;寄生数量多时,会造成肠阻塞或肠破裂;成虫钻入胆管时引起胆道阻塞,出现黄疸和腹部剧痛。由于虫体毒素作用,有的仔猪出现痉挛、皮疹等过敏反应。

4 诊 断

首先进行大群检查,如果发现多数仔猪表现有消瘦、贫血、生长停滞且初期发生肺炎症状时,应怀疑为蛔虫病。

其次对可疑病猪采用下列方法进行确诊。1)剖检。在蛔虫病初期,呈现肺炎病变,肺组织较致密,表面出现大量出血点,呈暗红色;肺内有大量的猪蛔虫幼虫;成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肠粘膜的卡他性炎症;肠破裂时伴发腹膜炎和腹腔内出血。2)粪便检查。用漂浮法检查蛔虫卵,可见虫卵呈椭圆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外膜,呈黄褐色或灰色。3)幼虫检查。适用于仔猪蛔虫病早期,在剖检的基础上,采取肺脏和肝脏组织,用贝尔曼氏法检查幼虫。4)变态反应。用蛔虫制成抗原,将抗原稀释液注射到猪的皮内,若为阳性,5 min后皮肤上会出现红色到深红色的晕环。

5 治 疗

25 g、槟榔 30 g、枳实 20 g、朴硝 20 g 、鹤虱 15 g、大黄15 g、使君子18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1次内服。间隔7~10 d后,进行第2次驱虫。

6 预 防

猪蛔虫病的治疗可选择多种药物,具体用法如下。左旋咪唑,8~10 mg/kg体重,颈部肌肉注射;或10~12 mg/kg体重,拌饲料喂服。丙硫咪唑,10~20 mg/kg体重,配成悬浮液,内服。噻苯唑,100~150 mg/kg体重,混入饲料中喂服;或按0.1%~0.4%的比例拌入料中,让猪自食。驱蛔灵,200 mg/kg体重,混入料内1次喂服。伊维菌素,0.3 mg/kg体重,1次皮下注射或内服。苦梀皮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做好猪场各项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以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病原。长期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并供给猪只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避免猪只拱土和饮食污水;经常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猪的粪便和垫草清除出圈后,要进行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运动场地面应保持平整,排水良好;对猪舍内外环境要定期消毒;对猪只要定期驱虫,以减少仔猪蛔虫病的感染率,从而控制猪蛔虫病的发生,如仔猪断奶后驱虫1次,以后每2个月左右驱虫1次。

2)严禁病原传入。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1~2次驱虫并经观察认定健康后再并群饲养。

猜你喜欢
蛔虫虫卵驱虫
生猪驱虫正当时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啄木鸟大迷宫
蛔虫对人体伤害远超想象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不能等闲视之的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