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2011-12-11 06:27姜韶华
潍坊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考核

姜韶华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姜韶华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全面机械设计素质培养为中心、实际机械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选取典型工作项目,按照能力本位、任务驱动的职教理念进行组织教学,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机械设计基础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得到一个具体的、有应用价值的产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由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等几个阶段构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构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1 项目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应注重行业和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过去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分强调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实用性的机构设计方法介绍不多,忽视对学生进行机械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导致“学不知所用”现象的发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不断扩充,而课堂教学时数相对减少。为了能在更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确保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必然趋势。

2 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在对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行业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技师、班组长等基层部门的实践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分析出就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找出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条件,将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进行整合,设计出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8个项目,如表1所示。每个项目可以包含若干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综合能力。

2 项目教学的实施

为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项目教学实施过程应按照生产工作流程步骤化、程序化,使教学过程源于工作过程又高于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表1 知识模块与专项能力关系表

图1 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转换

本文以轴的设计为例,对项目教学过程进行分析。

(1)教师通过工作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本项目的主要任务,并以资讯引导单的形式提出一些与本项目有关的问题,如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轴上零件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哪些、轴的加工方法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等掌握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在该阶段,学生要考虑到轴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加工等,根据讨论结果,填写计划单。

(3)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分析设计方案,教师可参与其中,帮助其分析方案,然后由学生自己做出决策。

(4)学生根据所制定的方案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该阶段,学生通过设计加工减速器中的从动轴及进行轴上零件的装拆,进一步验证方案是否合理,若存在不合理之处,要求学生及时修改方案。

(5)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设计加工出的轴,然后由其它小组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轴的各段直径是否满足定位和固定要求、轴上零件装拆是否方便等。在该阶段,学生不仅了解自己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道了改进的方法,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结合前几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清楚在轴的设计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在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学到了探索知识的方法,让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体验,增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设计的能力。

4 项目教学的考核评价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该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由学习过程态度考核、学习过程知识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及综合能力考核四个部分组成。学习过程态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平时课堂出勤、纪律、实训态度、协作精神、操作规范及安全常识等;学习过程知识技能考核贯穿整个学期,主要考核学生在每次课程项目训练中知识运用能力、任务完成情况、职业技能、实训报告形成能力、自学能力等;综合能力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分析能力、知识选择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对问题的判断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质量及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理论知识考核是对职业所需的理论知识采用闭卷考试及口试的方式进行,注重知识应用,考核内容均为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5 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培养实际机械设计能力为主线,通过选取典型工作项目,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实施,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进行培养,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1]张晓琴,肖秋莲.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创新[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08-109.

[2]周志平,杨炜明.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改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1-13.

[3]韩树明.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8-119.

[4]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23-26.

(责任编辑:肖恩忠)

G420

A

1671-4288(2011)04-0129-03

2011-03-28

姜韶华(1971-),女,山东昌邑人,潍坊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考核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内部考核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