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雕塑教学中艺术理念的培养

2011-12-19 06:13于猛
艺术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雕塑观念理念

于猛

内容摘要:文章从我国雕塑创作及雕塑教育的现状与背景出发,结合当今雕塑艺术发展对学院教育的新要求及雕塑艺术面向世界发展等因素,深入研究艺术理念培养的必要性,得出艺术理念培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雕塑教学理念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演变及观念更新,从未摆脱或脱离过学院的影响。中国现代雕塑教学体系,由承继以古典雕塑为主体的西方美术教育模式发展而来,并逐步形成了当今中国美术院校教育的基础学习加专业学习教学模式,相应的评判标准也长期锁定在以此建立起的价值观上。教学模式大同小异,较多地注重共通性,忽略个性教育,进而导致学生艺术个性不足和创作平庸,造成写实技术风格大同小异,严重制约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前进脚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艺术理念和个性方面的培养,加强学生自信心,坚定其美学追求,应该将提高学生对当代艺术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个认识就是艺术理念,是决定艺术创作的基础。

一、当代艺术的发展首先是艺术理念的发展

19世纪以来,很多艺术家开始探索突破传统雕塑模拟人物形象的理念,寻找、实验新的表现形式和方法,高更、马蒂斯、毕加索等摆脱了传统的模式去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给雕塑家另辟了一个崭新天地。这不仅表现了雕塑家反传统的创作理念,也反映了从具象雕塑转向抽象雕塑的过渡。雕塑在空间的存在不再是对一定内容的陈述,它不再要求雕塑再现具体的事件或具体人物,它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方式,可以依靠自己的信息符号与观众交流。它是一种新观点和新方法,表现了人类思维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元向多元的变化,作品中虽保持了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形态,但几何形的概括和各部位的联系产生了新的组合和新的视觉冲击力。从未来主义雕塑到立体主义雕塑,发挥个人想象力的艺术家都在用不同的灵感及新的理念观点去改造旧的模式。到了20世纪初,杜尚开创了观念艺术,他在一开始受到了毕加索艺术主张的影响,但很快就投入到雕塑和艺术观念的探索中去。正如亚历克山大所说,“杜尚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一个代表着最新和最流行艺术流派的一流画家,而是去寻找在绘画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是杜尚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使绘画脱离了表达情感的必要,也不需要再遵循任何固定的理念和形式,他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艺术面对生活。”杜尚的一生虽然画作不多,但他的艺术观念却对后来的绘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抽象表现主义,他一生所追求的艺术理念和对传统的挑战,及其对哲学方面的思考,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开拓了各种可能性。杜尚的艺术理念启发了许多艺术思想者,他们在艺术实践中特别强调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功能,并试图以自己的行为艺术改变社会观念,唤起人们对人类创造潜能的哲学思考。他们把思维看作一种结构,把人的感觉和意识当作材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体验自我也就是体验自然,也就是说,把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当成材料。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观念的发展中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加强其对艺术流派、艺术现象、艺术形式的分析鉴别能力,提高自主意识,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和个性的理解,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艺术品格和艺术理念。

二、艺术理念的培养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几十年以来,后现代潮流指向写实、具象的艺术,而且也否定了20世纪以来流行的现代艺术。观念、行为、装置成为最流行的形式。后现代主义极度宽泛的艺术概念使人们对艺术的态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容。艺术本体的概念也已经大大拓展,仿佛就是什么都行、什么都无所谓。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新思潮自然对我国的艺坛也形成强烈的冲击。由于中国近代雕塑受到西方的影响,导致中国当代雕塑在艺术上对西方的追随,以至于西方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在此背景下,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多个发展态势。

首先,从国外引进加以改造的现象最为普遍。中国民众大多数对国外艺术不太熟悉,很难区分哪些属于原创,哪些属于引进或传播而来,因而一部分雕塑家在运用国外艺术已有形式的同时,也标榜为自己的创新,并以此作为切入当代艺术的标志。这类作品应该说具有传播上的积极意义,但并没有真正创新和突破。其次是以“新观念”“新思潮”超越雕塑本体语言的界定的倾向出现了。它摒弃雕塑的审美经验与本体语言的特征,受西方观念艺术的影响,把观念指向片面扩大,只讲观念诉说,雕塑本体发生了变化,雕塑的边界变得模糊,这是近年来围绕中国雕塑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利益驱动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带来了艺术的创作浮躁。缺乏深入研究雕塑本体语言,以及雕塑语言拓展的限定性,在有些艺术创作中表现为生搬硬套,与各种“新观念”“新手段”相结合,违背了雕塑艺术的创作规律,造成雕塑界非雕塑化现象的普遍存在。雕塑本体语言的基础理论研究与雕塑拓展空间的理论研究较薄弱,理论界的舆论导向没有起到宏观意义上的指导作用,致使一些未成熟的年轻艺术家热衷于舆论界的吹捧,造成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脱节,失去理论指导实践的真正意义。雕塑边缘化这种时尚不仅制约了雕塑在本体语言拓展空间的探索与研究,事实上,还对年轻的雕塑學子产生了误导。

“新思潮”“新观念”打着“创新”的旗号对美术学院的传统的教学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到年轻学子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

三、艺术理念和个性培养

学院教育几乎是所有美术人必经的学习途径,而学院教育所打下的基础也是所有美术人能存在于美术领域的最低门槛,所以,学院教育的全面影响是多方面和巨大的。学院带有普遍性与强制性的教育模式在建立艺术思想理念,开阔学术视野,强化艺术创作实践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导向性和规定性,这使得学生在通过由获取基本技术到进入思想观念表达的总体过程中,牢固建立起了因果关系的程序模式。而现代工业文明在使雕塑的公共性逐渐弱化的同时,其通过公共场所得以传播和展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的后工业时代后,电子媒介迅速取代文字媒体的主导地位,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和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它通过图像传播信息,几乎不受时空的限制并且更迅捷,在这样的背景下,雕塑作为一种传统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不得不对在现代主义运动中所确立起来的一些概念和原则做出新的理解和调整。社会的这一巨变也毫无例外地触动了中国雕塑界,使近几十年来中国美术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院教学体系也有了一定改变,陆续增加了公共艺术、综合材料等新的教学内容。但是,对雕塑基础概念的认识仍然没

有根本改变,这使教学在整体上出现了不协调,比如说,人体泥塑写生训练和材料课、艺术理论课之间在艺术理念上出现了断裂,应该把当代世界艺术发展现状和前景纳入思考范围,应该将艺术理念和认识的提高融入到素描、泥塑、材料等课程中来,使其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艺术理念的培养就是艺术思维方式的培养,在传统雕塑观念与现代雕塑美学理念发生的矛盾冲突面前,如何看待和理解雕塑美学理念的这些变化?毕加索曾说:“变化不是进化,在艺术中没有进化。”艺术的发展绝不会循着一条单一的道路去发展,把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当作艺术形式发展的唯一渠道,或者把抽象表现法,以及别的美术形式当作现代艺术的方向,都是狭隘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应以多元化的艺术发展眼光来看待中国及世界的多彩纷呈的艺术流派,从作品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无论多新奇、伟大的观念和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至的,都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需要。当代艺术的发展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发展,旧的观念和秩序必然要受到挑战,新的观念和秩序必然产生。

个性就是一个艺术家区别干其他艺术家的特征。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审美倾向及创作才能。雕塑家创作个性化是人生价值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审美本质的要求。个性价值唯有通过创造才能实现,在艺术创作中,没有典型化题材和独特艺术风格等个性化因素,只知机械照搬,不加取舍地模仿传统没有任何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依据时代与地域特性,分析自身长短,发挥个性才华,让他们在雕塑造型中,就艺术语言做出相应选择,深入持久地探索,形成个性化风貌。

结语

中国当代雕塑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活跃时期,中国雕塑艺术在“艺术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全球化”藝术中的重要一员。中国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融入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之中,在这样一个科技化、信息化、商品化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背景下,本土创作如何既折射出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又能与国际艺术对话:怎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创造当代中国雕塑文化:如何解决艺术的“全球化”与“民族性”等一系列的矛盾,都是今天中国雕塑界所面对的问题。因此,艺术理念培养是雕塑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应是雕塑艺术教育的核心。

猜你喜欢
雕塑观念理念
巨型雕塑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我的破烂雕塑
钓鱼的观念
写实雕塑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用心处事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