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2011-12-20 03:49高建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大学生

高建忠

[作者简介:高建忠,1979.11,男,驻马店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

中文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社会企业未来的改革者,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研究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行动指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只有每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诸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而稳固的后备力量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 和谐发展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企业未来的改革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研究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内在诸素质的和谐发展。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研究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和谐发展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大学生必须深刻理解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企业未来的改革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实现大学生内在诸素质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内在诸素质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能有所提高,与时俱进。总之,和谐发展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义。

2以学生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郑永廷教授曾经提出这样的人本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即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即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6).]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和谐发展需要,就是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图书馆的图书储藏、美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优良的学风等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总之,高校的一切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高校的一切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大学生要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诸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不但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发扬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和谐等方面的发展。所以笔者把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提升能力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其次大学生要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观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和自身素质的和谐,而不是分裂与对抗”。[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8).]大学生应树立和谐发展为目标,深刻把握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确定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强调教育者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关心每一名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强调尊重大学生接受教育、主动学习、自觉践行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自身和谐发展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生的协调发展就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能力和所处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在诸素质中起着灵魂和统帅作用,决定着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和谐、健康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方向。科学文化知识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大学生业务水平及专业技能,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身心的和谐度。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和遵循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提高身心健康素质。心理和谐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和谐的大学生,才能又好又快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健康体魄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其它素质和谐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物质前提。大学生能力的和谐发展就是自我的身心和谐、知识与能力的和谐,才华与品德的和谐发展的展现。最后大学生要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综合要求。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能力和所处外部环境五个方面要在不同的阶段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发展。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大学生的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大学生坚持实事求是和科学的发展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促发展。江泽民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工作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就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塑造一个人头像,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都要成比例。如果不成比例,各个部位雕琢得再好也没有用。哪怕一个部位没有安排好,也会破坏整体的平衡和美感。我打这个比方的意思是,我们做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学习》(1999年1月11日),《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307页。]部分大学生在考试作弊、有钱不交学费、贷款到期不还和毕业时的失信行为等是失德的不良表现;部分大学生醉生梦死在游戏中,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渐渐会失去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部分独生子女性格孤僻,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和人际关系不和睦等说明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和谐。大学生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校园的大环境中,要明确自己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和谐和能力提升都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5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体现

能力是指人们改变自我和外物,使之达到某种预定状态的方式和力量,其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导致客体对象的变动,而自己也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能力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表现。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定为“作为人的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頁。]“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升各种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需要通过内部自身修养、和谐教育和外部优良环境的潜移默化,双向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合力”,使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四有”公民。只有每个大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联合体,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而稳固的后备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岗峰 主编:走向和谐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3段建国、孟根龙主编: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4申小莹、钞秋玲主编:大学生心理教育教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徐晨光等: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J.理论前沿,2005年第19期。

6田培炎: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N.人民日报,2007-02-26 (9)。

论文题目:浅谈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姓 名:高建忠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9.11

籍 贯:驻马店民族:汉

单 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专 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