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花卉干蔬菜——邵东黄花菜

2011-12-21 06:02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邵东县邵东黄花菜

■ 文 / 本刊记者 张 伟

黄花的学名叫萱草,因其颜色金黄,形状细长,所以又叫“金针花”,是人们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以其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成为我国的名特蔬菜。

黄花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同木耳、草菇,营养价值高,被视作“席上珍品”。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被人们称之为“健脑菜”。另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另外,黄花菜还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花有利胸膈、安五脏、通乳健胃、轻身明目等功效。近代中医认为有止血、消炎和尿和清热的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政府引领 打造“金针之乡”

我国黄花菜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尤以湖南邵东县产量最高,品质最优。邵东地处湖南中部,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和土壤条件很适宜黄花的生长。

邵东县是黄花菜的原产地,是中国黄花菜栽培上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被誉为“金针之乡”。据清代嘉庆25年的《县志》记载,邵东在明弘治年间开始种黄花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时太平一都,太平二都(今邵东县崇山铺、团山、流光岭、水东江、杨桥)就种植黄花菜数千亩,后续扩至廉桥、光陂、黑田铺、黄陂桥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邵东出产的黄花菜,被列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

1944年,邵东县产黄花菜520吨,初具黄花菜生产规模。新中国成立后,黄花菜被国、省、市列为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大力扶持。至1986年,全县黄花种植面积达3.95万亩,产干花5537吨,占全省黄花产量的40%,外贸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三成以上。1988年,邵东县干花产量6250吨,达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外贸出口量占全国的一半。

邵东县采用先蒸制、漂烫、然后再晒干或烘干的独特加工工艺,其“菁洲牌”黄花菜曾获国家外贸部“优质产品”荣誉称号,由县供销合作社和县外贸公司调拔外贸出口,生产效益不断增加。

目前,全县有黄花菜种植面积7.8万亩,基地3.2万亩,种植涉及全县26个镇,年产干花蕾8000吨左右,现有品质资源28个,国家级优良品种3个,实现了早、中、晚熟品种配套,使得“金针之乡”名副其实。

增加投入 科技铸造精品

上世纪90年代,邵东黄花菜出现大幅度波动,特别是国家放开黄花菜购销价格后,由于品种退化,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导致效益急剧下降。农民转而改种中药材等其他作物,至1999年,黄花菜种植面积锐减,总产量降至历史最低,黄花菜产业陷入困境。

邵东县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大力开发黄花菜优良品种,探索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提升产品深加工工艺,攻克了黄花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技术。

1.建立全国第一家专业的黄花科研所。为加强邵东黄花菜的产品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的非关税壁垒以及农产品准入标准,1980年,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业的黄花科研所,积极开展黄花菜新品种选育,加快良种推广,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速全县黄花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升全县黄花菜生产水平。邵阳县现有栽培品种31个,且优良品种众多,其中四月花、荆州花、茶子花、中秋花、长嘴子花、茄子花、矮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等新良种,早熟、高产、质优的特点非常突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高产栽培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2. 制订《黄花菜产品质量标准》。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黄花菜价格上扬,邵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黄花菜产业,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农业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制订了《黄花菜产品质量标准》,后来被确定为湖南省地方标准。

3. 积极引进新技术。县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运用真空预冷技术对黄花菜进行保鲜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高温烘制法破坏黄花菜营养成分的问题。同时采用高科技手段降低鲜黄花菜秋水仙碱含量。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制品的色、香、味、形、营养成分,复水性极好。脱水彻底、重量轻、实用方便,特别适合于常温下长途运输和保存;真空预冷保鲜处理后的产品具有鲜度、色度和味觉良好,保存时间长,市场价格高的明显优势。由于公司特别注重高科技的投入,目前,该公司已获国家管理体系认证、QS认证、美国FDA食品安全认证。

4.加快新产品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县里聘请湖南农大的洪亚辉教授及邓放明教授为技术顾问,不断设计、开发新产品,如以黄花菜为原料的液体饮料,适于旅行食用的快餐黄花菜产品、罐头、腌渍熟食等,在短期内,开发出一批符合现代人膳食习惯和口味的黄花菜商品品牌。

培育龙头 做强做大产业

为了加快黄花菜产业化的进程,县委、县政府有意识地大力培植有规模、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办等职能部门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和优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湖南邵东精华农产品开发公司组建以来,在政府的牵线下,做为示范单位与农民建立订单农业关系,建立新的创业平台,使产量上台阶,质量上档次,不断提升邵东黄花菜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创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化品牌——“菁州”牌黄花菜。短短6年时间,开发公司将濒临消失的邵东县传统农业—— 黄花菜种植建设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区域化集中、生产化配套、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企业模式,该公司被认定省级高新产业企业。

另外,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还催生了一批优秀的黄花菜加工企业,如邵东流泽东阳农副产品加工厂,邵东县太一黄花菜有限公司、邵东县日升黄花菜有限公司等,加快了对全县黄花菜系列产品开发与经营,拓宽了市场销路。县委、县政府决心将这一食疗俱佳的菜品做成“富民强县”的特色精品产业,让黄花菜开得更加鲜艳。

猜你喜欢
邵东县邵东黄花菜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黄花菜“凉了”
元旦献诗
Four Folk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民俗四则)
健脑解郁黄花菜
邵东:教师两天献血近10万毫升
明年要订《文萃报》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
邵东县: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进行时
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