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声乐中的模仿作用及模仿境界

2011-12-23 02:29曲蕴睿
活力 2011年18期
关键词:声乐学习

曲蕴睿

[关键词]声乐学习;模仿作用;模仿境界

模仿,人们在自然界生活中的一种本能的天性。从婴儿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人类利用仿生学制造出雷达、飞行器,无不反映出模仿在人类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中的重要性。模仿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以麋革置缶而鼓之”的记述。在西方,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在许多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鸟那里我们学会了歌唱。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实际上都是模仿,其差别只是媒介、对象、方式不同。也有学者认为音乐的起源是劳动、模仿、祭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是多种萌芽艺术混生的结果,尽管如此,他们认同:人类对自然界音响的模仿,是构成音乐萌芽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节奏、语言和音调融合为最初的歌唱时,更是通过对歌声的模仿,才使音乐得到了传承。可以说,没有人类最初对自然声音、对音乐雏形的模仿,就没有今天的音乐艺术。因此,从历史的高度来看,模仿不仅是音乐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历史性的客观存在。

模仿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是通过千百年劳动和生活实践获得的,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这种以重复手段为基本特征的行为,不仅普遍应用于一切劳动活动中,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无论从生理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模仿都是人的一种本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很多吹奏乐器,开始并不是用来演奏的,而是模仿某种动物叫声,作为吸引猎物和吹出某种声音驱赶猛兽。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发展为笙、管、笛、箫等可用来演奏的乐器。大量模仿性音乐作品的存在,如俄国作曲家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的《动物狂欢节》等,特别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音乐作品创作,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一、模仿是声乐学习的起点和重要手段

千百年来,人类经过实践,将模仿这种简易而朴素的“自学”手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纳入音乐教育活动,由教师参与其中而提升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自觉性的教学行为,收到了肯定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过去“鹦鹉学舌”式的启蒙教学,还是现代启发式的示范教学, 都离不开模仿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传承方式的参与。

古代乐教中的“口传心授”一直是音乐教育采用的普遍手段。旧社会民间艺人学艺,很少有乐谱,模仿师傅是他们学艺的惟一途径。师傅范唱,弟子跟着模仿,通过模仿和师傅的适时点拨,学生就会对所唱曲目心领神会。在这样的传教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大量、深奥的理论讲解,偶尔的讲解也多是经验式的三两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教与学的方式,不仅使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传承至今,而且还培养出大批的音乐家,使各种音乐体裁、音乐流派得以传承有序、源远流长……所以,我们说模仿学习是音乐传承的重要途径,从一定程度讲没有模仿,就没有我们的民族音乐,也就不可能有辉煌的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音乐文化。这种依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凭借对音乐的感觉、体悟、模仿来实现互动、沟通、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古代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当代高师声乐艺术教育中也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声乐权威夏里亚平曾说过:“声乐教师必须能够说清楚,什么是他要求学生去做的事情,解释和模仿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强调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模仿价值是因为:声乐是听觉艺术,通过聆听感受到的音乐不仅准确、直观,而且易于模仿和掌握;声乐是时间的艺术,瞬间即逝,在听觉痕迹最鲜明的时候,对这一音响模式予以重复,及时的模仿,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记忆也深刻;声乐是情感艺术,模仿的过程,既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又是人类的本能性活动过程,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关于模仿,音乐大师瑞恩是这样论述的:在开始学习阶段,歌唱者需要一个模型,就像绘画者和雕塑者需要有一个模特一样,直到自己能够独立自由为止。模仿和独创,是学习声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问题。

二、声乐模仿学习中的三境界

(一)步入门径

模仿虽是一种传统的声乐教学手段,它同样也适用于现代声乐教学。模仿的首要任务是要使学习者尽早入门。我国的戏剧、曲艺、山歌、号子、民间小调传承都是口传心授 ,这种方法代代相传。意大利美声学派的早期教学也是模仿式教学。在现代的声乐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演唱也是在向学生进行模仿的啟示,“模仿本身就是实践、再实践 ,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对发声器官的掌握和控制的能力;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跟着老师的示范与磁带、光碟中的声音模唱、照着做,虽然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却是声乐学习者在初级阶段重要的入门手段。

(二) 寻找自我

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接下来对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也就是自身优势和不足所在。首先,要正确估量自己、清楚地认识了解自己的音色、音域、乐感及音乐素质等声音条件。声乐学习中的模仿主要是对老师歌唱状态和歌唱方法的模仿,不要单纯地模仿音色。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生理结构不同,唱出的声音自然不同。如果你的声音粗犷、低沉,就不要拼命去追求声音的清纯、亮丽。你的音域不宽,不能唱高音,就不要刻意地去追求音域的宽广。其次,慎重择师,古人曰:“师高弟子强,严师出高徒”,所以,要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师,有经验的老师,都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体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规蹈矩序渐进。

(三) 层次性与阶段性

模仿学习中要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去学,经过与老师、范本(磁带、光碟)的不断磨合、不断领悟与消化,学生的发声器官就能凭借听觉的音响信号作出快速的反应,从而由心理听觉来指挥生理的条件反射,下意识地调节好发声状态,逐渐形成好的歌唱习惯。许多声乐爱好者都是从直接聆听教师、歌唱家的示范、演唱中获得歌唱音色的感性认识,并模仿教师、歌唱家的演唱声音逐步走进声乐殿堂的。然而,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歌唱的技巧和真谛,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只是最初的学习方式。真正要学好声乐门艺术还要有目的、有思考地模仿及长期不懈的练习。盲目地模仿往往会使学习者不知所措,甚至会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中的方言问题及解决对策
心理素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作用
声乐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浅谈声乐学习过程中哲学原理的运用
论现代录音技术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探讨合作学习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探讨性格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声乐学习中如何提升喉头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