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偷青”兴味浓

2011-12-25 03:18韦良秀
民生周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兴味喜庆乡间

□ 韦良秀

元宵“偷青”兴味浓

□ 韦良秀

还没有在春节的喜庆中回过神来,元宵节又在不知不觉间翩然而至了。大街上,人们早已挂上了红红的灯笼,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蕴藏在心底里的那份儿时记忆,又一次在我的心中弥散开来。

偷青,是我老家的风俗,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青,无非就是菜园里的诸如白菜之类的植物;偷,意为摘。每到农历正月十五,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一种亢奋、激动、喜庆的气氛开始在乡间弥漫。此时,浩浩荡荡的偷青队伍开始欢欢喜喜地朝农家田园进发。人们或说笑打闹,或放声高歌,或追逐嬉戏,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当静谧月下的树、菜、人一一被月光笼罩得更加神秘,更有朦胧诗的韵味时,偷青人不再喧哗,而是轻手轻脚猫着腰摸到菜园,那胖嘟嘟的碗豆尖、绿郁郁的青菜、嫩鲜鲜的花菜、水灵灵的葱子……总是让人想入非非。大家忍不住急急地“偷”开,逮住一窝青菜,用劲一扯,连根带泥拔起。新鲜泥土的芬芳夹着各种青葱的菜味,总是那样的令人陶醉……

最难忘的,是儿时爷爷带我去偷青。我不知道别人的心情如何,反正我的心里满是紧张。走在乡间的路上,爷爷告诉我,即使自家的菜被偷了,也不准对别人抱怨或咒骂。如果谁违反了,第二年他家菜地的收成肯定不好。爷爷和别人不同,他每次只在别人的菜地里象征性地摘一棵白菜,然后还要用红纸包几枚硬币放在地里。我问爷爷:“人家都是摘了就走,你怎么还留钱啊?”爷爷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摘菜虽是风俗,但这菜是别人辛辛苦苦种的,咱们不能白拿……”当时,看着别人抱着刚摘到的菜“仓皇而逃”,我觉得爷爷真是太傻了,谁知道是谁摘的菜,谁又知道是谁留了钱?

时光匆匆如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爷爷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而我也由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变成了漂泊于异乡的游子。但无论身在何处,我总会在这元宵之夜,抬头遥望挂在天上的那轮皎皎圆月,当年偷青的情景以及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爷爷对我的谆谆教诲,再一次重临心头……

猜你喜欢
兴味喜庆乡间
乡间小路
有喜庆 今生缘 中国人的喜酒
喜庆的新年
如何富有“兴味”地进行古诗教学
关于触感教育的几点感悟
论苏轼的丑石观与审美兴味
喜庆的日子
乡间即景
欢歌喜庆的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