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的花粉形态观察及生活力和萌发率分析

2011-12-31 13:49沈永宝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花粉粒花粉管蔗糖

刘 芳,汪 甜,王 杨,沈永宝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别名南芫花、芫花条、药鱼草等,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瑞香属(Daphne L.)的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芫花的干燥花蕾是著名的中药材,具有利尿、镇咳、祛痰、抑菌、引产、抗肿瘤等功效[1];另外,芫花花色艳丽、花团锦簇,具有良好的观赏性[2]。目前,关于芫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1,3-6],也有少量关于其组织培养[7]、遗传多样性[8]、病虫害防治[9]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但对芫花的花粉形态及生理特性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芫花的花粉形态,并检测了其花粉生活力和萌发率,以期为芫花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芫花花粉采自南京市江宁区铜山镇的丘陵地带。随机采集10株生长健壮的花枝,选取成熟花药,用体积分数4%戊二醛固定液(用体积分数25%戊二醛和磷酸配制)固定后,放入冰盒内带回实验室,用于扫描电镜观察;将剩余花枝直接带回实验室,用于花粉生活力测定和培养。

1.2 方法

1.2.1 花粉形态观察 用0.1 mol·L-1磷酸缓冲液(pH 7.2)清洗芫花花粉,用体积分数1%锇酸(采用0.2 mol·L-1磷酸缓冲液配制,pH 7.2)固定后,再用0.1 mol·L-1磷酸缓冲液清洗,依次经过体积分数30%、50%、70%、90%、100%乙醇系列脱水,分别用体积比为1∶1和1∶2的无水乙醇-乙酸异戊酯置换2次,再用纯乙酸异戊酯置换后,依次用HITACHI HCP-2型临界点干燥仪和HITACHIE-1010型离子溅射仪(日本日立公司生产)进行干燥和镀金,在FEIQUANTA-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荷兰FEI公司生产)下观察并拍照。共观察3张制片,每张片选1个视野,每个视野统计50粒花粉的直径,计算平均值。

1.2.2 花粉生活力测定 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芫花花粉生活力。随机选取经室温水培催花24 h的成熟花粉,混合均匀后用毛笔蘸取少许置于载玻片上,滴入体积分数0.1%TTC溶液1~2滴,盖上盖玻片,置于35℃恒温箱中在黑暗条件下染色5 h,然后用OLYMPUSCX-41型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观察并拍照。共观察3张制片,每片3个视野,统计每一视野中的花粉粒总数和染色花粉粒数,计算花粉生活力,结果取平均值。1.2.3 花粉萌发率测定 在10 g·L-1琼脂中分别添加50、100、150、200、250和300 g·L-1蔗糖,作为花粉培养基,以不添加蔗糖的10 g·L-1琼脂为对照。将培养基滴在凹面载玻片上,冷却后用毛笔蘸取适量花粉均匀撒在培养基上,将载玻片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置于25℃[10]的培养箱中培养6 h左右至花粉管不再伸长、萌发率不再增加为止。以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作为花粉萌发的标准,统计花粉粒总数和已萌发的花粉粒数,计算花粉萌发率。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一重复观察1个视野。

1.3 数据处理

花粉生活力和花粉萌发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花粉生活力=(染色花粉粒数/花粉粒总数)×100%;花粉萌发率=(萌发的花粉粒数/花粉粒总数)×100%。利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花粉萌发率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芫花花粉的形态特征

芫花的花粉为单粒型,呈球形或近球形(图1-1);直径15.6~21.6μm,平均直径19.1μm。花粉粒有萌发孔10~16个,近均匀分布于花粉粒表面,萌发孔呈不规则圆形(图1-2),大小不一,孔径1.4~2.0μm。花粉粒表面纹饰为粗网状结构,表面观呈梅花形(图1-3);网格呈近四边形至七边形(多为五至六边形),网格的每个结点处膨大隆起,其基部呈近圆形或圆三角形,中部有1个乳突状小突起,结点间由呈“T”形或“Y”形的网脊连接。

图1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芫花花粉的形态特征Fig.1 Pollen morphology of 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under SEM

2.2 芫花花粉的生活力分析

采用TTC法检测芫花花粉的生活力,花粉的染色情况见图2-1。统计结果显示,芫花花粉的生活力为51%,花粉管的长度最终可以达到花粉粒直径的10倍左右(图2-2)。此外,芫花花粉萌发时出现“群体效应”(图2-3)。芫花花粉粒有多个萌发孔,有些花粉粒出现2个以上萌发孔同时萌发的现象,但只有1个花粉管或无花粉管可以正常生长(图2-4)。

图2 芫花花粉生活力的观测结果Fig.2 Observation result of pollen viability of 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

2.3 芫花花粉的萌发率分析

用含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芫花花粉的萌发率有明显差异,且蔗糖的质量浓度较高不利于芫花花粉的萌发。其中,在含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花粉的萌发率最高,为27.0%,显著高于对照(花粉萌发率6.2%)和其他处理组;在含100和15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花粉萌发率差异不大,分别为10.7%和9.6%;在含200 g·L-1蔗糖的培养基中花粉萌发率较低,仅1.7%;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浓度达到250和300 g·L-1,花粉不再萌发。

方差分析结果(F=6.178,n=6)显示:在含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中芫花花粉的萌发率差异极显著(P<0.01)。

3 结论和讨论

芫花花粉表面纹饰为粗网状结构,每个网格的网脊中部有向内的脊柱,顶部呈“T”形或“Y”形,常围成不规则的五至六边形或近圆形的网格;网格表面观呈梅花形,网眼深陷穿孔,在网格的交接处(结点处)有乳突状膨大的隆起,其基部呈近圆形或圆三角形,顶部则有1个乳突状小突起。而刘炳仑[11]将此类纹饰描述为网状-巴豆型,认为此网格由呈圆形、圆三角形的薄片组成,薄片之间由长短不一的棒(网脊)连接或无短棒连接。作者认为似有不妥。

通过TTC染色法和蔗糖离体培养法测得的芫花花粉生活力和萌发率均不高,可能是因为芫花花粉粒网眼多且大,使得花粉易失水变形,从而丧失生活力;此外,在花粉采集过程中,多风和干燥的天气也加速了花粉生活力的丧失。通过这两种方法测得的花粉生活力也有很大差异,其中,用TTC染色法检测时花粉着色深浅变化较大,仅靠肉眼判断易造成实验数据偏高;而用蔗糖离体培养时一部分具有生活力的花粉不一定能够萌发,使得实验数据偏低。

蔗糖具有调节渗透势、促进花粉萌发的作用。用于芫花花粉萌发的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50 g·L-1,此结果与张亚利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蔗糖质量浓度高于100 g·L-1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随蔗糖质量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可能是由于高质量浓度的蔗糖改变了花粉管的细胞透性,对花粉萌发不利。此外,芫花花粉萌发过程中还出现了多个萌发孔同时萌发的现象,目前花粉萌发2个以上花粉管的现象很少见[13],有关花粉粒萌发多个花粉管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张保献,原思通,张静修,等.芫花的现代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10):21-24.

[2]田朝阳,胡 颖,郭二辉,等.河南野生木本紫花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 (2):134-142.

[3]张保献,原思通,张静修,等.芫花的现代研究概况(续)[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11):11-13.

[4]Zheng W F,Shi F.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dicoumarin from the roots of Daphne genkwa[J].药学学报,2004,39(12): 990-992.

[5]李玲芝,宋少江,高品一.芫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9):587-592.

[6]魏志文,高晓雯,郑维发.芫花根总黄酮抗肿瘤活性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2):116-120.

[7]张恒基,柏新富,刘林德.芫花愈伤组织的分化与植株再生[J].林业科技,2009,34(4):78-81.

[8]王从彦,李晓慧,胡 颖,等.SRAP分子标记分析芫花遗传多样性[J].河南科学,2008,26(5):554-556.

[9]万少侠,李慧丽,雷超群,等.野生芫花植物防治天牛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8):78,80.

[10]刘雪莲,秦佳梅,刘丽娟.培养条件对返魂草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12):242-243.

[11]刘炳仑.我国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的花粉形态[J].植物研究,1984,4(2):87-102.

[12]张亚利,田振坤,刘 燕.二乔玉兰花粉贮存条件的比较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4):318-320.

[13]张丽娜.百合属植物花粉形态性状及生活力的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07:26.

猜你喜欢
花粉粒花粉管蔗糖
Nadorcott 柑桔无核化处理对组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花粉块内花粉粒形态观察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蔗糖中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细胞质膜AHAs维持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2020.5.20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紫丹参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梧州地区鸭脚木蜂蜜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重金属对梨花粉萌发及生长有影响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冷胁迫与非冷胁迫温度条件下桃果实的蔗糖代谢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