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高家坳矿区洪庙矿段金矿(化)地质

2011-12-31 06:51邓建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黄铁矿高家矿化

邓建军

摘要:洪庙矿段位于高家坳金矿NW外围,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高家坳金矿类似,根据与高家坳金矿成矿条件对比,综合分析认为该矿段具有较好的金成矿远景。

关键词: 金成矿远景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洪庙矿段

0前言

新邵高家坳矿区是目前湖南省唯一最具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区,区内已发现一大批具有找矿前景的矿点和异常带,洪庙矿段即为其中之一。

1、区域地质背景

高家坳金矿区位于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接壤区,桃江—城步深断裂带与白马山—龙山串珠状窿起带交汇部位。在构造发展史上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沉积了一套明显具三元或二元结构的裂谷式沉积建造。形成了有利于“卡林”型金成矿的层、位、相、障区域地质背景〔1〕。

震旦系—寒武系以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冰川及火山碎屑建造、黑色碳硅建造为主,构成区内第一构造层;奥陶系(部分地区缺失)复理石建造构成第二构造层;泥盆系—三迭系以陆源碎屑及碳酸盐岩建造构成第三构造层。第一构造层十分发育的火山碎屑建造中含有丰富的Au、Sb、W、Cu、Pb、Zn、As等成矿元素,其中Au的丰度值达5.6×10-9~21×10-9,为区域上主要的转生矿源〔2〕。泥盆系下部为陆源碎屑建造,是区内“卡林”型金矿的赋矿层。

区内岩体隐伏于穹窿构造之下,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及部分矿化剂,使金质多次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矿区位于大乘山穹窿SW倾伏端,桃江—城步NE向基底断裂与邵阳—郴州EW向基底断裂交汇处(见插图:区域地质略图)。

2、矿段地质特征

洪庙矿段位于大乘山穹窿SW倾伏端,高家坳向斜北西翼及其转折端,NW向、NE向次级横跨褶皱十分发育。矿段内地层总体为向SW倾斜的单斜构造,由震旦系、寒武系地层构成核部的NE向基底窿起被NW向次级断裂切割成多个挟持式断块,NW向断裂破碎带即是主要的导矿构造,也是主要的储矿构造。

矿段内共发现金矿化蚀变带7条,矿体4个。金矿化蚀变带有NW向和NE向两组,前者顺层或沿不整合面产出,后者穿层产出。矿化带长200~1500m,宽10~160m。金矿体产于矿化蚀变带中,受地层和构造联合控制,呈隐伏~半隐伏状态。地表呈脉状,深部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锯齿状,以似层状顺层产出为主。矿体长40~780m,厚1.0~12.3m,平均品位0.7×10-6~3.5×10-6。

矿石以氧化的蚀变泥质粉砂岩为主,次为蚀变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英杂砂岩。金属矿物除自然金外,主要有黄铁矿(大多已氧化,呈褐铁矿出现)、毒砂,次为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辰砂。黄铁矿是常见的金属矿物,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以泥盆系半山组第三段(D2b3)紫红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石英砂岩为主,近矿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后,表现为退色化)、重晶石化等,无明显分带。其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硅化与黄铁矿化较强且相互叠加时,则金矿化增强、金品较高,硅化或黄铁矿化过于强烈,或只有其中一种蚀变时,金矿化却弱、或只有矿化显示。金元素的载体矿物除自然金外,有黄铁矿、水云母、石英等,据金在各矿物中的平衡试验资料:在黄铁矿中为61.17%,粘土矿中为23.80%,自然金单体为15.03%,自然金呈金黄色,片状和不规则状,粒径在0.001~0.003mm者占90%左右,金成色较高,在904~926间〔3〕。

3、地球化学特征

3.1 微量元素

据高家坳金矿勘探报告资料,近矿围岩中微量元素组合有Au、As、Ba、Cu、Pb、Zn、Sb、Ni、Ti、Co、Mo、P、B等十余种,成矿成晕元素含量较高,Au、As、Ba是最主要的指示元素,原生晕反映清晰、强度高。矿石中Au、As、Ba的含量远高于区内同类型岩石,表明上述元素在成矿过程中大量迁移富集,Au主要富集于矿体和蚀变带中

3.2 水系沉积物异常

矿段位于龙溪铺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外带,Au元素异常面积达19.5km2。Au达Ⅲ级,As、Sb、Ba、Pb达Ⅰ级,异常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有Au、As 、Ba 、Sb、Pb、Zn、Ag等,浓集中心明显,主要元素极值分别为:Au 41×10-6,As 222×10-6,Ba 2166×10-6 , Au、As套合好。

3.3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据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Au、As、Ba异常形态规整,连续性好,其中以杨家湾和枚江溪两综合异常规模较大。杨家湾异常呈NE向沿洪庙—杨家湾断裂展布,Au、As套合好,Ba向北西偏移,Au按30×10-9下限值圈定异常,长达1100m,宽50~300m,峰值450×10-9;枚江溪异常呈NW向沿不整合面以上半山组(D2b)地层展布,Au、As、Ba三元素套合较好,Au按30×10-9下限值圈定异常,长达800m,宽约150m,峰值51×10-9。

3.4 原生晕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段Au、As、Ba均具异常反应、且套合良好,Sb、Hg、Ag、Cu、Pb等反应不明显。异常与蚀变、矿化强度关系密切,异常受层位和断裂破碎带控制,呈带状展布,其中Au、As、Ba异常中带与内带发育,Au、As关系密切,相关系数达0.57。当As含量达5000×10-6,并伴有Ba异常出现时,一般有金矿体存在。空间位置上,Ba异常位于As异常之上,As异常则位于Au异常之上,呈现出Ba —As—Au轴向分带特征。

4、找矿标志

4.1 地层

泥盆系半山组泥质粉砂岩是主要容矿岩石,其宏观上呈紫红色,是找矿指向性标志。

4.2 构造

断裂破碎带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储矿构造,破碎带内蚀变发育,地表常具有明显的退色化现象,规模较大者,其带内常有金矿体存在。

4.3 围岩蚀变

硅化、黄铁矿化(常氧化成褐铁矿铁帽)、绢云母化(氧化后表现为退色化)、重晶石化等多种蚀变叠加时,对金矿化最为有利。退色化、褐铁矿化范围广、易识别,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4.4 地球化学

水系沉积物异常面积大、强度高、Au、As套合好;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清晰、浓集中心明显,As>50×10-6有矿化带存在,As>1000×10-6有金矿体存在,Au、As、Ba异常叠合处有盲矿体存在;原生晕剖面上Au、As、Ba为强异常,异常的规模直接反映矿体的大小,As>5000×10-6并有Ba异常出现时,则有金矿体的存在,矿床具Hg—Ba—As—Au—Sb—Cu—Pb(Zn)的轴向分带,前缘晕为Hg、Ba、As,矿体晕为Au,矿尾晕为Sb、Cu、Pb(Zn) 〔4〕。

5、成矿远景分析

5.1 地质及构造

洪庙矿段位于大乘山背斜南西倾伏端,桃江—城步与邵阳—郴州基底断裂构造夹持区,出露Z-及D二元式构造层,D/Z-间不整合地质界线在00线附近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展布,基底Z-地层呈窿起状态,有利于矿液的运移和矿化富集。

5.2 围岩蚀变

矿段地表蚀变范围广、规模大、种类齐全且相互叠加、强度大,基本顺层或沿不整合面发育,地表浅部已见矿化。

5.3 地球化学异常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且与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吻合。矿体前缘晕Ba、As与矿体晕Au异常明显,套合较好,而矿尾晕元素均无异常反应,说明深部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5.4 赋矿标高

高家坳金矿床似层状矿体一般赋存在海拔550~650m之间,按矿化富集标高类比,洪庙矿段赋矿部位尚在深部。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洪庙矿段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2002年,新邵高家坳金矿为寻找接替资源,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了探矿权,并委托418队进行过深部钻探验证,在深部有矿体存在,后因企业改制及其它原因,仅施工了一个钻孔。

成文过程中参考了湖南省地勘局413队、418队及新邵县黄金矿业公司有关资料。

引用文献

[1] 王甫仁、匡跃求等湖南省泥盆系层控矿床《湖南地质》1992年第4期

[2] 王高道湖南高家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3] 郑钰纯新邵县高家坳“卡林型”金矿床矿物村型及某些找矿标志浅析《湖南地质》1988年第4期

[4] 康如华湘中高家坳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黄金地质 2001第3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黄铁矿高家矿化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中国净水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漫谈“愚人金”
赌大的
贵州黄壤性水稻土不同粒径有机碳之间的矿化差异
赌大的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现黄铁矿中多元素原位成像
浅析克什克腾旗朱家营子高岭石成因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矿化富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