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者生殖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2-01-03 01:11林淑红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性传播性病被调查者

林淑红

据WHO统计,每年全球人工流产4 800万,我国达1 300万[1],其中24岁以下青少年人工流产占50%以上。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多的未婚青少年面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和性传播疾病的威胁,妊娠及流产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焦虑、抑郁以及身体症状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2]。未婚人工流产从理论上说,是属于可避免的人工流产。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人工流产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为其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3,4]。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及避孕行为等生殖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医院有针对性地对该人群提供完善的流产后心理疏导及院内避孕咨询提供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1年12月~2012年4月在海淀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未婚青少年纳入研究范围。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有效回收82份,有效回收率为91%。纳入标准:①未婚且年龄≤24岁;②已确诊为宫内妊娠,且要求终止妊娠;③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和其他严重身心疾病患者;④自愿参与调查且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医院自行编制的生殖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由本院经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承诺对所填内容严格保密并不泄露个人隐私,以保证问卷的真实可靠。

调查问卷经北京海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旨在了解未婚青少年生殖避孕知识、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等一般情况;妊娠及避孕方法等8道生殖健康知识题目;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及预防等7道题目,答对1题计为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为0分。

量表测量采用SDS及SAS两类量表,旨在了解人工流产对未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SDS和SAS各有20个条目,正向评分题依次评分1~4粗分,而反向评分题测评4~1粗分,各个条目得分相加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值得到标准分。两类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均为50分,<50分为正常,≥50分为抑郁或焦虑,分值越高,抑郁或焦虑倾向越明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录入,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①年龄:被调查人工流产者平均年龄21岁,最小的17岁,最大26岁。②文化程度:大学及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1.1%、26.2%;被调查者以大学生身份为主,占23.0%。③收入:70.0%的调查对象有经济来源,平均收入为3 060元/月。④户籍所在地:被调查者以非北京户口为主,占86.9%。⑤居住状况:独居32.8%,与另一半同居29.5%,与父母居住11.5%,其他(集体宿舍等)占26.2%。⑥性生活情况:研究对象首次性行为时的年龄平均为18.9岁,最小仅16岁。有1个性伴侣者占70.5%,有2个性伴侣者占23.0%,3个及以上者占6.5%。⑦避孕情况:6.6%的被调查者从未采取避孕措施,77.0%的被调查者使用避孕套,37.7%的被调查者采用紧急避孕药。见表1。

2.2 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调查情况

①生殖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生殖健康知识通过书籍获得的占37.7%,通过朋友获得占31.1%,通过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获得占34.4%。②避孕知识的获得途径:通过朋友获得的占47.5%,通过媒体和医院获得的分别占34.4%,通过卫生保健机构、社会宣传等其他途径获得的比例较低。③生殖健康知识调查情况:问卷设计了安全性行为、过早性行为的健康危害等8道生殖健康知识相关的题目。被调查者总体平均得分为(6.01±1.84)分,最低得分为2分,得分在4分及以下的占24.4%。见表1。

表1 生殖相关知识调查情况 n,%

2.3 性传播疾病知识调查情况

78.7 %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梅毒、淋病等为性传播疾病。研究对象知道的性传播疾病依次为梅毒、淋病、生殖道疣,知晓率仅为8.2%、6.6%、4.9%。问卷设计了性病知晓情况、性病传播途径、性病感染后的症状、性病确诊方式、性病预防措施、有关性传播性疾病(STD)和艾滋病(HIV)的常见知识等7道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相关问题,被调查者总体均得分为(2.68±2.335)分,18.0%的被调查者得分为0,65.9%的被调查者得分在3分及以下。

2.4 身心健康状况

①Zung抑郁量表(SDS)得分:82例人工流产者抑郁量表得分的均值58分,有67人抑郁量表得分≥临界值50,占81.7%。抑郁量表评定标准:评定采用1~4分制记分,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T分50,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②Zung焦虑量表(SAS)评分:82例人工流产者焦虑量表得分的均值58.4分,有55人焦虑量表得分大于等于临界值50,占67.1%。

3 讨论

WHO把10~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称为青少年,随着全球青少年性成熟年龄的提前和性行为的低龄化,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调查显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1岁,23.0%是大学生身份,以非北京户籍为主;首次性行为时的平均年龄为18.9岁,最小的仅16岁;居住方式以独居和与另一半同居为主;生殖健康知识最低得分为2分,得分在4分及以下的占24.4%;18.0%的被调查者性传播疾病知识得分为0。未婚青少年发生性关系低龄化,且缺乏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导致人工流产的年龄亦呈现低龄化趋势。它会给青少年带来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伤害。因此,利用青少年到医院就诊、对医生比较信任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生殖知识宣教并开展心理疏导,以降低人工流产给其带来的生理及心理损伤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从调查结果可知,81.7%的被调者有抑郁倾向,67.1%有焦虑倾向。精神健康是个体健康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生理发育的提前,青少年心理发育相对滞后,人工流产是一件应激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心理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5]。本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状态等心理问题在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中比较明显,发现怀孕后害怕告诉父母及其他朋友、担心术后会留下后遗症等因素,使部分青少年产生周期性的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抑郁、焦虑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并直接影响术后的恢复。针对此类问题,医院相关工作者应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知识与技能,对于此类人群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时呼吁给予良好的社会支持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将有助于其术后恢复,保障心理健康。

[1] WHO.Reproductive health strategy:to accelerate progress towards the attain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rgets[R].Geneva:WHO,2004.

[2] 王萍,尹平.国内外青少年生殖健康现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1):33-34.

[3] 郑延芳,冯聪,尹平,等.高校学生避孕节育知信行专题讲座干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7-19.

[4] 尹平,李明川,饶延华,等.高校学生避孕节育知识、服务利用及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6):375-377.

[5] Broen AN,Moum T.Miscarriage and induced abortion:a longitudinal,five-year follow-up study[J].BMC Med,2005,12(3):18.

猜你喜欢
性传播性病被调查者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