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2012-01-03 01:11吴韶彬陈舸潘蕴蛟林永添郑武雄林丽杨莹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商业性安全套性病

吴韶彬, 陈舸, 潘蕴蛟, 林永添, 郑武雄, 林丽, 杨莹

当前,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经性途径传播呈不断上升趋势[1]。福建省艾滋病疫情以异性性传播为主。而暗娼人群是性病(STD)、艾滋病传播高危人群之一,在STD/AIDS的传播中起到桥梁作用。因此,针对暗娼人群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工作[2]。为了解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本研究对福建省15个县区的暗娼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0年1~8月在福建省7个设区市15个县/区(新罗、漳平、邵武、福清、永安、明溪、泰宁、霞浦、福安、寿宁、城厢、闽侯、长乐、福鼎、思明)展开调查,每个县/区随机抽取2~3家娱乐场所,选择场所中所有能接触到的、并且有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暗娼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知晓率及检测率调查、安全套使用及性病诊疗情况、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等。由培训过的工作人员在取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之后,一对一进行匿名调查。共调查373人,获得问卷358份,有效率为95.98%。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58名暗娼中,年龄中位数23岁,最小17岁,最大41岁。户籍分布:本省180人(50.28%),外省178人(49.72%);婚姻状况:未婚274人(76.54%),已婚76人(21.23%),同居2人(0.56%),离异或丧偶6人(1.68%);文化程度:初中最多,为215人(60.06%),其次是高中或中专104人(29.05%),小学28人(7.82%),大专及以上9人,文盲2人;场所分布:桑拿/洗浴中心133人(37.15%),KTV 194人(54.19%),发廊路边店31人(8.66%)。

2.2 艾滋病知晓情况

问卷中共设置8道艾滋病防治知识问题,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手册》[3],8道问题正确回答6道及以上为知晓,该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6.59%。若按2010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核心指标[4]来计算(共设置5道问题,正确回答所有问题为知晓),则该暗娼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仅为44.97%。见表1。

表1 358名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n,%

2.3 相关行为具备情况

358名暗娼中,203人(56.70%)在最近一年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180人(88.67%)知道自己的检测结果。222人(62.01%)表示在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最近一个月在商业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有190人(53.07%),70人(19.55%)表示有时使用,50人(13.97%)表示从未使用,48人拒答。最近一年中,有65人(18.16%)出现性病相关症状;其中48人选择到医院或性病专科门诊就医,7人选择到私人诊所就诊,8人自己买药治疗,2人不作处理。

2.4 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情况

263名(73.46%)调查对象在最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教育,其次是同伴教育218人(60.89%)、检测咨询209人(58.38%),177人(49.44%)获得免费安全套,173人(48.32%)接受性病检查和治疗。

3 讨论

暗娼人群多为年轻未婚女性,文化程度低,外省户籍占了很大比例,这与邓鹏翔等[5]的调查结果是相似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但是对“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蚊虫叮咬、一起吃饭不传播艾滋病,单一性伴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等知识点的知晓率相对较低。提示在日常干预工作中,除了对3大传播途径的宣传,应强调潜伏期内感染者从外表无法判断及多性伴的危险性,提高暗娼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避免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交;同时,还应重视非传播途径的讲解,消除对艾滋病的无端恐惧,从而避免歧视现象的发生。

被调查对象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62.01%,而最近一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53.07%,甚至有部分人从未使用安全套。多项调查结果提示,安全套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客人不愿意使用[6,7]。因此,在行为干预时,应教会暗娼说服客人使用安全套的技巧,提高暗娼人群的安全性行为意识。多数暗娼在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能及时求医;但相当一部分人仍选择私人诊所或自我处理的方式。因此,在暗娼人群中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培养正确求医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观念、规范性病诊疗非常必要。

目前,暗娼人群获得预防艾滋病服务仍以宣传教育为主,其他相关服务接受比例不高,且检测率低。在暗娼干预工作中,应采用多种服务形式来拓展外展干预工作,如:邀请妇科医生加入干预队伍,将妇科疾病或者其他性病知识融入艾滋病宣传中,增强暗娼人群的健康意识;提高检测的可及性,将免费咨询检测服务送到干预现场,让暗娼人群现场接受检测,或者发放印有免费检测点信息的联系卡;壮大同伴教育员队伍,定期召开同伴教育者座谈会,提高同伴教育的可持续性等。此外,暗娼人群流动性大,应保持干预措施的稳定性和恒定性,加强与娱乐场所业主的沟通,定期深入娱乐场所开展干预活动,进一步扩大暗娼人群的干预覆盖面和检测率。

[1] 戴志澄.全球/中国HIV/AIDS流行状况及预防与控制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84-88.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娱乐场所服务小姐预防艾滋病性病干预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1.

[3] 韩孟杰,胡志.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使用手册(试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4] UNAIDS.Guidelines on construction of core indicators,In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R].Geneva:Switzerland,2010.

[5] 邓鹏翔,张士清,郑志伟,等.高危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综合干预模式的探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4):382-384.

[6] 金岳龙,姚应水,叶冬青,等.女性商业性工作者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1):20-22.

[7] 闫丽,刘云慧,李印东,等.北京市顺义区暗娼艾滋病知识及危险行为动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32-1134.

猜你喜欢
商业性安全套性病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浅谈中国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