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临床护士营养现状和营养KAP影响的效果评价

2012-01-03 01:11王凤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营养素摄入量膳食

王凤梅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证实,大部分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营养摄入都有严格的要求[1]。因此,对相应的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营养知识、营养方面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也提出了更高要求。KAP调查应用于营养学的观点认为,营养态度的正确与否,影响着人们对营养知识的求知欲望,他们又共同影响着人们的饮食实践活动[2,3]。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营养健康教育能否有效落实与护士自身的营养知识水平、工作态度、自身营养健康行为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评价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营养状况及其KAP变化,为医院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证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武汉市某基层医院随机抽取360名临床护士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将360名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0名,并于2010年10月对两组人群统一完成营养KAP问卷和3日膳食调查(避开节日)。初次调查结束后,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每月1次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12个月后对两组人群进行第2次KAP问卷和3日膳食调查,对两组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测评内容

1.3.1 护士营养KAP问卷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KAP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一般体检、饮食习惯与行为、健康状况、营养知识5大部分,共113个条目。其中营养知识25分,态度16分,饮食行为25分,满分66分。

1.3.2 膳食摄入量调查 采用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4],通过对被调查者个人食物摄入量24 h回顾调查,连续调查3天,记录消耗的所有食物,食物摄入量运用家用量具,根据食物模型或食物图谱进行估计。

1.4 干预方法

于2010年10月,对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和3日膳食量摄入调查后,聘请有关专家仅对干预组护士进行为期12个月的营养学、社会心理学、基础专科知识等培训和实践操作指导(每月1次),并于2011年11月再次对所有对象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和3日膳食摄入量调查。

1.5 判定标准

以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为蓝本[5],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标准进行状况评价[6]。

1.6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直线相关分析以及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对象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37.19±9.36)岁。学历、工作年限和年龄的χ2检验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职称、学历、年龄与KAP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士营养KAP比较

干预组护士通过健康干预后,护士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护士营养KAP得分比较

表2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类营养素3日平均摄入量比较

2.3 两组护士营养摄入比较

通过12个月间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营养素3日平均摄入量比较发现,摄入的营养素中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铁、镁和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中,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膳食营养的研究引起了我国多学科学者的兴趣,但大多数主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来揭示各类人群的膳食状况。实际上,要科学地反映某一个特殊群体的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还应该从医学营养学的角度,采用标准测量工具,对某一特定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膳食干预行为对其健康、疾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医院的临床工作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目前大多数医院更注重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而对营养健康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稍显薄弱,要提高医院临床健康教育实际效果,必须创造机会让临床护士学习营养知识,加强在职人员营养知识系统培训,鼓励加强业余学习,不断更新营养知识,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7]。

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水平的高低,不但影响其本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行为,更能影响到他们在疾病的营养治疗中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在对病人进行的营养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干预前,护士对疾病营养、基础营养相关知识略有所知,但对公共营养、人群营养知识几乎是空白;在膳食结构中,干预前护士的脂肪摄入较多,其膳食结构明显不合理。针对初次调查问卷中发现的临床护士营养KAP误区,我们重点对临床护士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培训。通过12个月每月1次的干预,护士饮食行为中,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钙、磷、钠、锌、硒、铜、碘、生物素等日平均摄入量明显提高,且更接近RNI标准值,而有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员明显减少。但在总能量摄入上,干预后仍显不足,多数护士总能量摄入未能达标,与推荐量2 100千卡能量相比,说明护士的营养摄入行为仍需改进,我们仍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干预。

护士肩负着工作、学习、家庭的巨大压力,身心疲惫。一部分护士追求形体美,担心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会发胖而刻意节食;有些护士平时饮食不规律,有偏食、挑食、吃零食、吃快餐的习惯,蔬菜、水果摄入过少,致使维生素类摄入量不足,常常出现消化不良,精力不充沛等现象;另外,护士频繁的三班倒,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减退,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本次调查发现,护士患皮肤病(如瘙痒,皮肤干燥)、胃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提示护士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亟待改善;护士膳食的能量、营养素摄入严重不足。早餐不吃或对付,中午马虎用餐,晚上过于丰盛,这种膳食行为普遍存在,并由此引发了关于营养与健康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共同认真思考与对待。

[1] 胡雯,余力黎,饶志勇,等.医护人员营养KAP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49-515.

[2] June S,Comell CE,Mary s,et al.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in American Indian children[J].Am J Clin Nutr,1999,69(4):773.

[3] Fullmers CJ,Parent CR,Consumer sknowledge,understanding,and attitudes toword health Claims on food labels[J].Am Diet Assoc,1991,(2):167.

[4] 金庆中,赵立文,徐筠,等.应用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估计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摄入量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4):334-336.

[5] 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6] 杨月欣.食物营养成分速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2.

[7] 尤荣,朱红芳,吴淑荣.基层医院护士膳食营养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5):73-75.

[8] 刘军,王敏,胡意,等.南昌市某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1):61-62.

猜你喜欢
营养素摄入量膳食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从营养膳食学角度分析体育生日常膳食的管理
秋天膳食九字诀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