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苦菜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

2012-01-04 08:34蔡子龙聂政权
关键词:苦菜酸度回归方程

蔡子龙,潘 颖,聂政权,李 伟

(湖北民族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苦菜通常包含苦苣菜、苦荬菜、苣荬菜等数种[1],而食用苦菜主要是苣荬菜(SonchusbranchyotusDC.)[2].研究表明苦菜全草含苦味质,生物碱,皂甙、蒲公英甾醇等成分[3-4].我国具有丰富的苦菜资源,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陈贵华等人发现野生苦菜具有较强的耐盐性[5],刘仰斌发现苦菜总黄酮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6],韩阳阳发现不同苦菜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大小为花叶茎根[7].刁全平等人对辽宁苦菜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黄酮含量为88.18 mg/g[8].而多酚作为为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9],在苦菜原料中的报道却很少,因此为获得更多的苦菜多酚的资料,本文就苦菜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苦菜:采于湖北民族学院院内,60℃烘干粉碎备用.

1.2 试剂

乙醇、丙酮、盐酸、FC试剂、碳酸钠、没食子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 pHS-2C型酸度计(上海伟业仪器厂);电子恒温水浴锅(深圳国华仪器厂);800B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图1 浸提溶济对苦菜多本酚的提取效果的影响

表1 试验设计因子及编码值

注:X1=(x1-50)/10,X2=(x2-25)/5;X3=(x3-3)/2;X4=(x4-50)/10.

1.4 实验方法

1.4.1 多酚提取工艺 准确称取1 g样品,按料液比1∶20加入水或有机溶剂,于50℃加热回流提取2 h后离心, 取上清液定容至50 mL,取0.1 mL按FC法进行测定.

1.4.2 FC法测定多酚含量[10]以没食子酸为标样,按照FC绘制标准曲线,以没食子酸浓度(μg/mL)为横坐标,A765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1224x+0.0215(没食子酸含量为0~7.5 μg/mL),R2=0.999 1.

多酚得率(mg/g)=(A1×V1)×50/(V2×W×1000)

A1:样液中多酚含量(μg/mL);V1:样液的体积(mL);V2:测定时取样液的体积(mL);W:苦菜粉末重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苦菜多酚提取溶剂优化

不同溶剂对苦菜多酚得率的影响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酸性乙醇最适合苦菜多酚的提取,其次是乙醇.

2.2 析因试验

采用24 因子设计对影响苦菜多酚提取效果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温度、pH、液料比)进行研究,如表1.析因试验表2所示.

采用SAS程序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各因素的交互项不显著.对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4说明乙醇浓度对多酚提取影响最显著,其次是pH .因此选择乙醇浓度和pH进行最速上升试验,料液比和温度固定为1∶30和60℃.利用SAS程序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回归方程Y=9.467 6+0.681 3X1+0.552 2X2-1.212 5X3+1.117 3X4,X1系数项为正,说明随着多酚得率与乙醇浓度成正相关,X3系数项为负,表明多酚得率与pH成负相关,即随着pH的下降多酚含量上升,为了更好的表示pH与多酚得率的关系,在最速上述的实验中将pH(X3)改为酸浓度,故通过逐渐增加乙醇浓度和酸浓度的方式进行最速上升实验.

表2 析因试验及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注:**:极显著;*显著;以下同

表4 各个因素的方差分析

表5 试验结果

表6 中心组合试验因子及编码值

注:X3=(x3-0.5)/0.2,X1=(x1-70)/5.

2.3 最速上升试验

最速上述实验结果见表5.

由表5表明,随着乙醇浓度和酸浓度的增加苦菜多酚的得率增加,当乙醇浓度为70%、酸度为0.5 mol/L时多酚的得率最大.

2.4 中心组合试验

为得到苦菜多酚的最佳浸提工艺,对X1和X3因素进行中心组合实验表6,结果见表7.

通过SAS[11]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求得回归方程为:

表7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结果

该模型拟合相关系数为0.992 4,说明此回归方程与实际拟合很好.对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响应面分析,发现此二次响应面是鞍面,无极值存在,因此需要对方程进行岭脊分析,发现乙醇酸度越高、浓度越低,多酚得率越高.当确定乙醇浓度为-1.414时,对方程求偏导得乙醇酸度为1.822,转换为实际水平是乙醇62.77%,酸度为2.30 mol/L,多酚得率为20.45 mg/g.由于该酸度超出试验范围,考虑提取中酸度对设备的影响,放弃此点而确定试验第6组(X3为1.414,X1为0)为较优条件,即乙醇酸度0.78 mol/L,浓度为65%,多酚得率19.12 mg/g,与求偏导得到的极值点(20.46 mg/g)相接近.

3 结论

苦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溶剂为65%乙醇,其酸度为0.78 mol/L,提取温度60℃,此时苦菜多酚的得率为19.12 mg/g.

[1] 王二霞,赵健,琚争艳,等.苦菜及其研究开发现状[J].食品工业科技,2008(10):272-273.

[2] 张有林,陈锦屏,张宝善.我国苦菜资源及其应用[J].西北植物学报,1997(6):169-172.

[3] 朱加进.苦菜中可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38-141.

[4] 朱加进,吴向阳,邹淑君,等.苦菜中单宁提取工艺及其抗便秘作用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186-189.

[5] 陈贵华,石岭,王萍,等.盐胁迫对野生苦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2(1),45-47.

[6] 刘仰斌,李启华,刘欣.苦菜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1):107-109.

[7] 韩阳阳,王天晓,朱海芳,等.苦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0,31(19):45-48.

[8] 刁全平,侯冬岩,回瑞华,等.辽宁苦菜中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能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2):33-35.

[9] 黎妍妍,李锡宏,林国平,等.湖北烤烟多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267-270.

[10] 王岸娜,徐山宝,刘小彦,等.福林法测定猕猴桃多酚含量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29(7):398-401.

[11] 胡良平.Windows SAS 6.12&8.0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苦菜酸度回归方程
苦菜与黄土地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柴油酸度和酸值测定结果差异性研究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苦菜的五种做法
孟夏苦菜秀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含量银的最佳酸度条件选择
卖苦菜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