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18例血清标本梅毒和HIV检测结果分析

2012-01-05 06:37李韶深赵俊芳李维云刘春莉李学斌韩玉华
天津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性病年龄组梅毒

李韶深 赵俊芳 李维云 刘春莉 李学斌 韩玉华

4 318例血清标本梅毒和HIV检测结果分析

李韶深 赵俊芳 李维云 刘春莉 李学斌 韩玉华

性传播疾病 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抗体 同性恋,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的性观念和性取向正在发生着变化,多性伴及同性恋使得梅毒、艾滋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病门诊是诊疗各种性传播疾病的专业机构,对于梅毒和人免疫缺失病毒(HIV)的防控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对2010年我院性病门诊实验室梅毒和HIV监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12月于我院性病门诊以梅毒或疑似梅毒以及皮肤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4 318例,其中男2 801例,女1 517例。年龄17~78岁,平均(35.3±18.4)岁。其中首诊梅毒检测3 554例,复诊梅毒(即已经确诊为梅毒,经治疗后进行检查者)544例,单纯检测HIV抗体者220例。全部首诊人员均有婚外性接触史。

1.2 主要试剂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试剂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剂购自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HIV抗体诊断试剂盒有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Anti-HIV(HIV-1/HIV-2)试剂购自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乳胶层析法快速HIV诊断试剂购自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1.3 方法 使用TPPA、RPR方法同时进行梅毒检测。HIV初筛试验采用ELISA法,对阳性标本用同种试剂进行复检,复检仍呈阳性者,用乳胶层析法方法再进行检验,并将两者的结果及血清标本报送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

2 结果

2.1 梅毒检测情况分析 首诊梅毒检测的3 554例中,阳性1 168例(32.86%)。女性梅毒感染为39.46%(575/1 457)高于男性为28.28%(593/2 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见表1。

Table 1 The positive condition of syphilis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表1 首诊梅毒检测患者中男女各年龄组梅毒阳性情况例(%)

2.2 HIV感染情况分析 对4 318例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筛查出阳性33例,经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认阳性31例,其中30例是检测梅毒时检出,1例是单纯检测HIV抗体时检出。31例HIV阳性中,女性1例,感染途径未知,梅毒阴性;男性30例,合并梅毒阳性22例。所有男性HIV感染者均有同性恋史,但是否为双性性行为,性伴侣人数等情况未知。男性各年龄组HIV阳性及合并梅毒情况见表2。

Table 2 The HIV-positive and concurrent infection of syphil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male patients表2 男性各年龄组HIV阳性及合并梅毒阳性情况(例)

3 讨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思想的入侵,性的多元化选择,冲击着中国崇尚生育的传统性观念[1]。性观念的变化,商业性行为的出现,多性伴以及同性恋,使性传播的疾病谱发生着改变,病种增加,疾病加重,特别是经性传播的梅毒和HIV感染者正在呈现急剧的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通过性接触感染梅毒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感染者年龄跨度比较大,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32.86%的首诊阳性率高于其他地区的性病门诊梅毒阳性率[2-3]。梅毒高发人群的年龄段以20~40岁为主,这部分人群处于性活跃期,性接触频繁,性伴较多,在性接触中大部分人没有采取保护性措施,给梅毒等传染性疾病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本研究显示20~40岁女性的梅毒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此年龄段的男性,可能是该年龄段女性能为各年龄组男性的性伴,增加了感染的概率。还可能与此年龄组女性有部分与从事商业性行为有关系。其他年龄组男性的阳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在统计中有一部分男性是同性或双性性行为者有关系。男男性行为更容易传播梅毒和艾滋病。郭巍等[4]报告的男男同性恋(MSM)感染梅毒的比例与本研究接近,Pathela等[5]报道纽约男男同性恋HIV和梅毒感染率比异性恋男性高140倍。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已经成为性传播HIV的主要人群,这与当前性传播HIV的趋势一致[6-7]。男男同性恋是HIV高危人群,主要与男男性接触的方式,多性伴和没有保护有直接关系。本研究还显示所有男性HIV感染者均有同性恋史,说明男男同性接触比异性接触更易感染HIV。男男性接触导致HIV合并梅毒,主要集中在21~30岁和40岁以上的人群,表明性接触频次多,暴露时间长,HIV合并梅毒的概率增高,40岁以上HIV阳性全部合并梅毒感染,可能与该人群同性恋史比较长有密切关系。

总之,目前我国梅毒和HIV的流行状况非常严峻,而且我国的MSM活动更具隐蔽性,MSM作为桥梁人群将艾滋病、梅毒传给异性性伴并导致更大范围扩散的基础已经存在,对此国家应予以高度关注,相关管理机构应在宽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对同性恋人群的管理,制定应对不同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

[1]张北川,储全胜.同性爱与艾滋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5):320-322.

[2]王春波.河北省滦南县52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1):50-53.

[3]王丽,白莉,杨慧卿,等.性病就诊人群的HIV筛查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50-51.

[4]郭巍,王斌,宋爱军,等.廊坊市部分MSM人群HIV检测咨询前后高危行为变化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3):269-272.

[5]Pathela P,Braunstein SL,Schillinger JA,et al.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ave a 140-fold higher risk for newly diagnosed HIV and syphilis compared with heterosexual men in New York city[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1,58(4):408-416.

[6]高省,王丽艳,丁正伟,等.中国部分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6):511-548.

[7]王路,谷渊,王晓丽,等.沈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4):382-385.

10.3969/j.issn.0253-9896.2012.08.042

30012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2011-10-13收稿 2011-12-18修回)

(本文编辑 闫娟)

猜你喜欢
性病年龄组梅毒
隐性梅毒更危险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二期梅毒误诊为男性尿道旁腺炎一例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
1125例梅毒分析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