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2012-01-09 03:05程远曲
关键词:丹霞地貌山西省山西

程远曲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程远曲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运用层次分析法(A HP)构建了适合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目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赋分法对山西省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初步的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开发模式.提出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以推进山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

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层次分析法(A HP);山西省

1 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成因

1.1 分布特征

截至2011年6月,山西省考察发现丹霞地貌共28处.从图1可以看出,丹霞地貌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省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由于山西是一个山地型的高原,而且有厚层的第四纪黄土大面积分布,丹霞地貌主要出露在地壳隆起区(如太行背斜、吕梁山复背斜、太岳山等地壳隆起区)、河谷和红层断陷区.从区域分布上看,晋北主要集中在大同云冈、浑源、宁武盆地等周围山地;吕梁山区主要集中在沿黄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山地和河谷,临县、蒲县和吉县分布比较集中;晋中、太原地区河流侵蚀区;晋东南太行山中南段分布较集中.

山西是黄土高原的东延部分,黄土覆盖由西向东逐渐变薄,而且比较零散,因此,吕梁山及吕梁山以西,常形成覆盖型丹霞地貌,而太行山地区,丹霞地貌裸露较好[1].与中国南部省份的丹霞地貌相比,山西省形成的丹霞地貌不典型.丹霞地貌形成的规模较小,分布区景观组合不太好,构景功能稍差些[2].但不少著名景区景点很早就建造或分布在丹霞地貌上,如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敌后兵工基地黄崖洞,形成了山西独特的“丹霞文化”形态.

1.2 地质成因

山西在地质历史上的红色沉积,一般发生在古热带和亚热带的盆地中.山西红盆中红层的时代以二叠系为主,部分为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和新第三系(表1).古生代以来的陆相红色岩系,是红层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气候炎热干燥、高价铁相对富集,并有足够淋溶作用的氧化环境.

图1 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示意图

表1 山西丹霞地貌的分布状况表

根据黄进等专家的研究,丹霞地貌基本分布于地壳上升区[3].山西历经海浸海退、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各幕的作用,地块发生上下升降,引起地壳上部的波状构造,并在交接处出现断裂,形成断陷和拗陷相结合的山间盆地,这些沉积盆地沉积了大量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后来经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抬升,隆升过程中部分红层出露,经流水等外力侵蚀形成了丹霞地貌.

全省内外流域的大小河流,几乎都切过丹霞岩层,丹霞地貌沿河谷及支沟分布.山西的河流基本属于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如黄河水系的支流汾河、沁河、涑水河及风陵渡以下的中条山南麓芮城、平陆垣曲入黄小支流以及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河切穿红层形成丹霞地貌.当红盆抬升,流水侵蚀、风化剥蚀等诸多外力作用便对其雕塑刻画,塑造了千奇百怪、各具特色的赤壁丹崖.山西的丹霞地貌多陡崖,大多分布在河谷两侧或构造断裂处,如寿阳县境内潇河河谷两岸的陡崖.最著名的就是黄河壶口大瀑布,那条被黄河水冲刷形成的十里龙槽就是在三叠系红色砂岩上发育的.

2 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2.1 目标层次构架

科学地评价分析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这是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的首要步骤.目前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般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最多的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4].这种方法是建立在目标评价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笔者根据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适合山西省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目标层次结构(图2).

图2 山西省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目标层次结构

2.2 评价因子的模糊赋分法

层次分析法(AHP)核心是利用1~9间的标度法来确定.这种判断忽略了人的判断的模糊性.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对事物属性的选择和判断是介于1~9之间的级别,超过这个范围,就不易清楚地判别了.因此,基于认知上的偏差,AHP在模糊环境下的扩展是必要的,这一扩展称为模糊AHP(fuzzy-AHP)[5].

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于构造的判断矩阵,笔者采用和积法进行计算,并以100分赋分,得出各评价因子的相对权重得分(表2).

表2 山西省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因子权重表

从排序来看,在综合评价层中资源条件的权重最大,为55分,表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资源为基础的,其吸引力及开发价值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是旅游条件,权重为27分,它对景区(点)的开发影响较大,旅游条件的优劣极大地促进和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在项目层,资源观赏价值比重最大,占30分,其因子层中的资源优美度和奇特度权重较大分别为14分、7分,说明就丹霞地貌本身的景观优势很重要.而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分别占到8分、5分,使得丹霞文化形态更丰富.

3 丹霞景区(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笔者就山西省丹霞地貌的景区(点)进行分项打分,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法求出各景区(点)的综合分值进行评价(表3).利用这种方法,使得评价更便于操作和实际应用.按照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突出主导因素、注重全面开发和兼顾区域性”的原则,依据旅游景区的级别范围划分标准,划定5个开发潜力等级:Ⅰ等>80分,Ⅱ等75~80分,Ⅲ等70~75分,Ⅳ等65~70分,V等<65分.可以看出在参评的28个景区中 ,I级景区有3个,占10.7%,Ⅱ级景区4个占14.3%,Ⅲ级景区5个,占17.9%,Ⅳ等景区4个,占14.3% ,V等景区(点)12个,占42.8%.从开发层次和时序来看,处于第Ⅰ,Ⅱ,Ⅲ等级的丹霞地貌是最有潜力的,也是今后重点需要发展的旅游景区.

表3 山西省丹霞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表

4 山西省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建议

4.1 开发模式探讨

依据山西省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丹霞地貌旅游开发要结合区域综合发展,抓重点,寻亮点,要以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点为龙头,结合已形成和潜在的旅游圈来构建,以点连面,以点串线,辐射带动.并遵循丹霞地貌的发生学原则,以丹霞地貌为依托,结合山西的自然风光,围绕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共同组成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挖掘旅游资源内涵,提高旅游活动档次,进行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笔者将分布于山西省不同行政区的28处丹霞地貌共分了4个大区:晋北区、晋中区、晋西南区、晋东南区.9个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综合体,着重以地区之间的景点、人文特征,或是地区间的交通关系为依据,以便于合理设计旅游路线,形成较完整的旅游圈(表4).

表4 山西省主要丹霞地貌旅游景观综合体分区表

4.2 旅游开发建议

山西丹霞地貌区的科普旅游可作为提升观光旅游品质的一种方式进行考虑.丹霞地貌区的科普旅游依托于地貌区的观光功能进行,诠释旅游产品的深层内涵,激活更广的潜在市场,把观光型旅游提升到科普旅游的路子上来.如将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演化历史、存在条件、地质地貌特点等科普知识融入已开发景区的解说系统,以进一步提升该景区观光旅游的品质和品位,同时为科普旅游在丹霞地貌区的发展找到切入点.

[1]程远曲.山西省丹霞地貌特征及其旅游资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20-21

[2]马志正,韩军青,高玉兰.山西省红层地貌及其旅游价值探析[J].经济地理,2002,6(S):77

[3]黄 进.第三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J].经济地理,1996,4(S):50-51

[4]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McGraw2 Hill,Inc,1980

[5]马荣国,杨立波.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 AHP改进算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92-94

On the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ve Features and Developing Potentials of Danxi Landform in Shanxi Province

Cheng Yuanqu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zhong 030600,China)

A target system is constructed which is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by way of AHP,and conduct a preliminar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ts developing potentials.Based on the results,the developing pattems of Danxia Landform complex is discussed,and some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its tourism resources are brough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reasonable enploitation in this province.

Danxia Landform;tourism resources;AHP;Shanxi

张丽萍】

1672-2027(2012)01-0123-05

F590

A

2011-07-24

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山西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晋教计财[03]17号).

程远曲(1972-),女,山西晋中人,硕士,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经贸旅游系讲师,主要从事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山西省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