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学术期刊学科影响力分析——一个基于CNKI网络传播的多刊比较研究视角

2012-01-13 03:56吕观盛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刊办刊学术期刊

吕观盛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论坛》编辑部,广西 桂林 541004)

我国旅游学术期刊学科影响力分析
——一个基于CNKI网络传播的多刊比较研究视角

吕观盛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论坛》编辑部,广西 桂林 541004)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的网络传播统计数据为依据,统计我国内地出版的3种主要旅游学术期刊 《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网络下载和浏览的文献学科所属分布。这些数据表明,当前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在旅游学科研究中有非常强的传播优势。针对我国旅游学术期刊学科影响力现状,认为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应依托其在旅游学科的优势,坚持走专业办刊、特色办刊的道路,不断提高中国旅游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

中国;旅游学术期刊;学科影响力;CNKI;多刊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旅游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旅游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旅游研究成果在近年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在旅游研究领域具有比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1)(见表1)。

表1 我国旅游研究领域影响比较大的学术期刊

以上所列的这些期刊中,除 《旅游研究》办刊时间较短外,其他刊物的办刊时间都超过10年,可以说,都已经有一定的学术积淀,其所刊载的论文基本上能反映我国当前旅游学术研究的水平,其办刊质量也大致能反映当前我国与旅游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期刊办刊史,中国旅游学术期刊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为我国的旅游学界和业界提供了思想交流及探讨研究的平台,自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旅游专业学术期刊《旅游学刊》创刊后,中国的旅游学术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并形成了以 《旅游学刊》、《旅游科学》、 《旅游论坛》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为代表的中国旅游学术期刊方阵。特别是 《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其前身为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三家刊物从创刊开始,就只刊发旅游类学术文章,迄今办刊历史都超过20年,在国内多家具有影响力的期刊评价体系中也具有比较强的认可度 (见表2),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代表我国旅游学术期刊的办刊层次(2)。

表2 国内主要期刊评价体系收录 《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情况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全文电子版期刊数据库迅速发展。在我国,CNKI中国知网的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 《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几乎涵盖了我国目前正式出版发行的全部重要科技期刊,电子版期刊的网络传播优势与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网络已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人员获取资料的主要方式,期刊的网络传播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刊物的载文质量和读者倾向,以及期刊的学科影响力。而作为旅游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现载体,同时作为我国旅游学术期刊的代表,《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这三家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反映本领域的科技水平及学科影响力如何,是广大研究人员和读者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旅游学术期刊的整体学科影响力,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的网络传播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近几年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的学科影响进行分析。

二、基于CNKI的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学科影响力分析

(一)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CNKI网络传播的基本情况

根据CNKI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的网络传播统计数据,2005年以来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下载量和浏览量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幅度比较明显 (2009年的下载量和浏览量较2008年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2009年的文章刚上传不久,被读者阅读到的时间较短,故下载量和浏览量还不充分,该数据修正后应该呈上升的趋势 (见表 3、 图1和图2)。

表3 2005年以来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CNKI网络传播基本情况

图1 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网络传播趋势 (下载量)

图2 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网络传播趋势 (浏览量)

(二)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CNKI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

表4 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CNKI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 (一级学科)

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的网络文献下载和浏览的学科所属分布中,一级学科 (专辑)门类下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的下载量和浏览量最大,所占比例都超过85%以上,其次为 “基础科学”,所占比重都超过10%,其他的如 “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信息科技”、“农业科技”等辑目比例总计不到5%,个别刊物甚至出现特定学科下载量空白的情况。

表5 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CNKI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 (经济与管理科学)

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的网络文献下载和浏览在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下的学科所属分布中 (见表5),以 “旅游”为主,所占比例均超过85%,“服务业经济”次之,比例从8%-12%不等,其他学科所占比例均低于2%,三个期刊都出现了特定学科领域被访量空白的现象,尤其是 《旅游科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出现了8个被访量空白的学科领域。在 “经济与管理科学”下的18个子学科领域中,有10个子学科领域出现了共15次被访量空白的现象,其中,两家空白的学科领域有4个,1家期刊空白的学科领域有7个,但没有出现3家期刊被访量均空白的学科领域。

表6 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CNKI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 (基础学科)

在 “基础学科”辑下,以“资源科学”为主要,“数学”次之,但所占比例 (复合比例)有一定的差异,“资源科学”学科领域,《旅游论坛》为95.8%,《旅游学刊》为83.4%,《旅游科学》为74.7%,相应地 “数学”学科领域, 《旅游论坛》为3.4%,《旅游学刊》为16.6%,《旅游科学》为25.3%。在 “基础学科”辑下,同样出现了特定学科领域被访量空白的现象,均为两家期刊空白,且出现在相同的 “气象学”和 “地质学”子领域,说明这个问题有共性。

三、结论与讨论:中国旅游学术期刊学科影响力与专业化发展道路

(一)结论

期刊的网络传播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刊物的载文质量和读者倾向。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反映的是期刊所刊文献按学科归类后的整学科被读者下载和浏览的情况。通过分析被访文献所属学科情况,可以了解刊物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学科,通过对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情况及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当前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在旅游学科中有非常强的传播优势

与综合性期刊只能偶尔或定期刊发少量旅游类文章相比,作为专业性学术期刊,无论是专业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持续度,专业性期刊都比综合性期刊有优势。在过去20多年间,《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刊发了旅游学科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旅游业和旅游学科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最新前沿动态,对推动旅游学科建设和学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一直是我国旅游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媒介。对于旅游学学科而言,尽管信息传播日益提速,学术会议日渐增多,刊登旅游类文章的期刊也越来越多,但是严肃、正统的旅游专业学术期刊,依旧是学术权威性、公信力的象征,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仍然具有非旅游专业期刊无可比拟的优势。关于这一点,有两个很好的证明:一是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旅游管理》每年全文转载和索引收录文献来源排名中,《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 《旅游论坛》一直位列前茅;二是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下面 “人文、经济地理”类7家 “来源期刊”、3家 “扩展版来源期刊”共10家刊物中,《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 《旅游论坛》分列第1名、第6名和第8名。

2.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主要旅游学术期刊在刊文选择上有所差异[2]

比较 《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和 《旅游论坛》这3家刊物的被访文献所属学科分布,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尽管这3家刊物都属于专业期刊,只刊登与旅游业和旅游学科相关的文章,但在刊文选择上,却都存在着被访文献下载量和浏览量为0的学科领域,如 《旅游科学》就有10个旅游学科子领域的被访文献下载量和浏览量为0。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出现这种学科领域被访空白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 “有文献没人访问”,二是 “无文献可访问”,笔者在对这3家期刊的 “文献访问量分区段分布”(“文献访问量分区段分布”反映的是期刊所刊文献按被访问次数归类后的文献分布情况。通过这个可以了解刊物所发表文献中最受用户关注的文献情况)情况进行分析后,排除了前一种情况,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这3家期刊都存在 “无文献可访问”的旅游学科空白领域,也就是说,这三家期刊都存在着不发某个或某些旅游学科领域的潜意识或思维惯性。而出现这种惯性的原因,笔者以期刊社编辑的经验判断,其原因有以下3个。

(1)无相关稿源,或有相关方面的投稿,但稿件质量不高。以笔者所在的 《旅游论坛》为例,笔者从2006年6月开始在编辑部工作,迄今为止,尚未收到与旅游财政和旅游税收相关的投稿,自然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刊用。

(2)有相关方面的稿源且质量也不错,但刊物版面有限,无法兼顾。这方面,《旅游科学》表现得比较明显,从创刊至今,该刊的每期的发文量一直保持在15篇以下,以双月刊计算,年发文量最多也不超过90篇,2010年改版后,每期只刊9-10篇文章,在如此量少的情况下,出现10个被访文献量为空白领域就很好解释了。

(3)有优质稿源,但不是期刊社所在地的优势旅游业态,没必要刊登该领域文章。以 “经济与管理科学”下的 “农业经济”领域为例,《旅游学刊》和 《旅游科学》所在的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都会城市, 《旅游论坛》所在的桂林则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从旅游业态成熟度来说,北京和上海更有可能发展的是都市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节事旅游等类的旅游业态,桂林更有可能发展的是民族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等类的旅游业态,而桂林周边的恭城、阳朔、临桂等县,恰好又是乡村旅游经济比较发达,故在 “农村经济”这一领域当中,《旅游论坛》在这方面的发文比较多,其文献被访量也是最高的,而 《旅游科学》这方面的发文量为0,其文献被访量也就无从谈起。其他如 “基础学科”下的“气象学”和 “地质学”这两个领域出现 《旅游学刊》和 《旅游科学》被访量空白,而 《旅游论坛》有相关被访量,也是这个原因。

(二)讨论:关于中国旅游学术期刊专业化发展道路

毫无疑问, 《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 《旅游论坛》能取得如上所述的学科优势地位,与这3家刊物长期以来坚持的专业办刊方向是分不开的。然而,在看到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旅游学科毕竟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与其他成熟学科的代表性期刊相比,我国旅游学术期刊还处在学术积淀时期,中国旅游学术期刊值得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与此对应的是,旅游学提升学科水平、赶超先进学科的道路,也还很漫长。而从期刊分众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旅游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应该更专业化、更特色化。

1.专业化

期刊专业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期刊内容的专科化、学科范围的集中化、编辑人员的专门化和专家化,以及出刊标准、装帧设计的专业化等方面,但最根本的是学科内容的专题化、专业化以及办刊模式的专业化,这两个是期刊社的核心竞争力[3]。从CNKI数据反映的文献学术所属分布情况来看[3],这3家期刊都存在着部分学科领域文献过少甚至空白的情况,说明3家刊物都存在着只侧重某些学科领域,没有兼顾全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今后需要改进。此外,我国的3家主要旅游学术期刊的办刊时间都已经超过20年,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刊风格,学科内容的专题化、专业化方面已经没多大问题,但在办刊模式的专业化问题上,如在期刊编辑规范、期刊审稿平台、期刊审稿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审稿专家库建设和期刊社横向联系上,由于期刊社有各自的审稿专家队伍,而期刊社之间又缺少沟通平台,导致近几年不同期刊社之间的选题撞车甚至一稿多发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3家期刊社能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组建一个审稿专家库和同步审稿系统,同时制定统一的编辑规范,这也是我国旅游学术期刊走向标准化的必然要求。

2.特色化

目前,《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 《旅游论坛》这3家刊物同质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其地域特色和机构特色还没得到充分体现,构建自身特色很有必要。在此,笔者有个建议,鉴于这3家期刊所依托的主办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均不是以科研见长的研究型高校,尤其是上海旅专和桂林旅专,是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先驱、领军,在未来的办刊当中,应该着重为旅游高职教育服务,推动科研人员对旅游高职教育及其专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推动旅游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与专业提升,推动旅游高职教育发展与提升,使旅游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引导高职院校的科研方向与之密切结合,成为沟通社会与学校的信息桥梁,使院校的科研有的放矢,更快地出成果、见成效,树立旅游专业期刊在旅游业发展、旅游教育和旅游学科建设 “产、学、研”结合的典范[4],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和中国旅游学术期刊更好地走向社会,全面提升中国旅游学术的研究水平和中国旅游学术期刊办刊水平。

注释:

(1)按照目前旅游学术界的一般说法,当前我国的主要旅游学术期刊还应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该期刊的旅游版也只刊登旅游类论文,但CNKI统计数据是将其外语版和旅游版一起统计的,因此很难区分哪些数据是外语版的数据,哪些数据是旅游版的数据,故本文没有将其列为研究对象。

(2)本文所说的“学术期刊”,是指有正式刊号、公开发行的连续出版物,无公开刊号的内部刊物不在本刊研究范围。

[1]吕观盛.我国旅游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02-105.

[2]王昆欣,高飞.我国四种旅游类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以2009 年为例[J].中国出版,2010(16):29-32.

[3]朱蕴波.专业化的定位 开放化的办刊—对高校综合性学报改革之路的探索 [J].今传媒,2009(12):69-70.

[4]李肇荣.高职高专学报办刊思路的探讨—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54-156.

Analysis of Academic Impact of China’s Academic Tourism Journals——Comparative Study of Journals Based on Network-transmitted CNKI Database

Lü Guansheng
(Editorial Office of Tourism Forum,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Guilin 541004,China)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and based on the statistic figures released from the statistic and analyzing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transmiss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China,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academic distributions of literature in terms of downloading and browsing online data for China’s three major academic tourism journals,i.e.Tourism Tribune,Tourism Science and Tourism Forum.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present main tourism journals in China have advantageous impact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tourism.In view of the present academic impact of China's academic tourism journals,the paper proposes that China’ s main tourism journals should base themselves on such academic advantages,take a route of special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ir own academic level.

China;academic tourism journals;academic impact;CNKI;comparison of journals

广西区教育厅2011年科研立项项目(201106LX732)

G237.5

A

1673-8535(2011)01-0093-07

2011-11-26

吕观盛 (1981-),男,广西陆川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论坛》编辑部编辑,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学理论与旅游学术期刊出版。

高 坚)

猜你喜欢
学刊办刊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文化学刊》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