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九次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2012-01-15 12:18
生物工程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免疫学病原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九次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1 会议简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九次研讨会于 2012年 4月25~27日在厦门华侨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动物养殖企业等308个单位的636位同行以及来自美国农业部动物疫病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4位国外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4月26日上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九次研讨会正式开幕了,本次开幕式由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王笑梅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孔宪刚所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杨汉春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高扬副秘书长和厦门市农林局陈集生处长先后致词。开幕式气势壮观,6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2 学术交流

大会学术报告于26日上午9:45正式开始,杨汉春、Kay Faaberg、冯忠武、童光志等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分别进行了“病毒感染诱导的自噬与免疫”、“PRRSV Pathogenesis: A Molecular Shell Game”、“生物制品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和“高致病性PRRS病毒:毒力决定因素分析及防控新技术研究”的主旨报告。

26日上午和27日下午,学术报告分兽医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研究、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3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共有60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其中有4位国外专家和56位国内专家。综合3个分会场报告内容,我们认为,本次研讨会在以下3个方面展示了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2.1 兽医免疫学方面

共有 15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针对感染与免疫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着重探讨了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相关研究进展。报告了细胞自噬与病毒复制、DNA疫苗免疫策略诱导高效B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莱航鸡品系 pMHCI病毒感染诱导的天然免疫、天然免疫限制因子与病毒相互作用机制、病毒载体疫苗与诱导的保护性免疫、T细胞激活与病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毒编码及诱导宿主产生miRNA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医学院卢山教授作了题为“疫苗诱导的有效B细胞和抗体应答”的特邀报告。在动物病毒与天然免疫研究方面展示了重要进展,着重讨论了 PRRSV和NDV等不同病毒诱导的自噬现象及其与病毒的关系,PRRSV抑制干扰素产生的机制、冠状病毒诱导天然免疫分子机制、天然免疫限制因子 tetherin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相互作用机制、品系动物细胞MHCI分子结构与抗病机制、B细胞与T细胞免疫产生及其机制等。

2.2 病原生物学方面

共有 16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报告涵盖了危害家畜、家禽和水生动物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包括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等病毒,包括布鲁氏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气单胞菌等细菌,蜱虫和原虫等寄生虫,内容涉及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分析、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和信号通路、病原复制和毒力相关基因鉴定、病毒复制和转录机制、病原感染与致病机制、病毒结构解析、蛋白亚细胞定位和核穿梭、基因结构和功能、新病原和新基因鉴定、新型生物活性分子功能分析、抗体受体表达谱、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基因多态性分析、候选疫苗评价等诸多方面,内容新,亮点多,汇报精妙,讨论充分,达到了交流信息、活跃思维的效果。

2.3 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方面

共有 15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就动物病原鉴定新技术、新型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工艺和免疫新技术、抗病转基因动物的筛选新技术、动物疫病专家诊断系统、新型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动物疫苗的发展趋势等8个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立足当今我国疫病防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内容从不同角度对于当前动物疫病防控的热点关键技术做了充分展示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展望,为我国的科研机构、生物制药企业和养殖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会议特邀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兽医诊断中心Mangkey Bounpheng博士和爱荷华州立大学郭宝清博士分别就野猪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鉴定和利用大规模并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美国PRRSV株的比较研究做了精彩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会议内容广泛、新颖,不但有畜禽的疫病防制技术和疫苗与诊断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技术,还包括远程诊断系统的应用技术、鱼类的病毒病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和抗病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会议主题鲜明、听众踊跃,气氛热烈。

各分会场报告主题广泛、内容新颖、学术水平高、报告精彩、交流活跃,拓展了研究视野,达到了交流信息、分享观点、启迪思维、增进友谊的预期目标。会场组织有序、学术气氛浓烈,得到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国内外专家同台展示新成果,交流新信息,会议具有一定国际性;参会人员中有大批年轻专家学者,显示行业和学科发展后继有人。

(会议组委会供稿)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免疫学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把握宏观视角,突破关键技术一大会学术报告概要
淮河规划治理与展望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