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建筑业农民工抑郁和生活事件相关性研究

2012-01-17 05:12曾光罗辉崔祥芬图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建筑业性生活

曾光, 罗辉, 崔祥芬, 图娅

抑郁是人群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影响和危害公众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来自社会、精神的因素对人体的应激不断增强,使人群中抑郁患病率呈升高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研究选取建筑业农民工这一群体实施抑郁症的早期筛查,以了解北京地区建筑业农民工抑郁状况和经历的生活事件状况,探讨其抑郁和生活事件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人群的早期防治和综合干预,并为下一步开展的临床研究提供部分研究对象。建筑业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特殊群体,他们常年工作在城市建筑企业的一线,劳动强度大,生活状况较差,容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这一人群可能是抑郁高危人群。目前,有关农民工人群的整体健康评价,尤其是定量评价健康的研究非常少见[1]。尚未见到专门针对建筑业农民工心理问题的研究。本研究对北京地区4处建筑工地229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进城务工人员,又称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城域内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2]。本研究采用狭义定义。

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在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的协助下,本研究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北京市建委)提供的建筑工地名单,采用典型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建筑工地各2处(分别是西城区、丰台区、顺义区和大兴区),每处根据人数的多少,随机抽取50~80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4~6月对这4处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进行现场量表测量。共发放量表230份,现场回收量表230份,有效量表229份,有效率99.6%。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评量表 ①抑郁自评量表(CES-D)[3]:该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其中4、8、12、16题为反向问题),根据过去1周的实际感受填写。每题按最近1周以来发生的频率(<1d,1~2d,3~4d,5~7d)进行0~3分的4级评分制,反向问题反向计分。总分≥16分定义为可能抑郁状态,≥21分为肯定抑郁状态,≥24分为重度抑郁状态。②生活事件量表(LES)[4]:以生活事件量表为基础,省略事件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该量表由50项生活事件组成,其中有两项为空白项目。生活事件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反映量表填写者近1年内是否经历某事件,并自我评估所经历的该事件的影响程度,分为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影响,分别评为0~5分。

1.2.2 调查实施 将参加调查的建筑业农民工集中于一室,独立填写。填写前统一说明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他们的顾虑,争取其配合;同时,对CESD量表里的反向计分条目做了特别说明,以避免理解错误。全部被调查者在现场独立填写,填写完毕后交卷并核查,确保无漏选、多选。

1.3 统计分析

整理调查资料,建立数据库。对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抑郁状况、生活事件评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抑郁状况和生活事件应激的关系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9人均为来自农村的男性,年龄在15~60岁之间,平均年龄(34.23±11.04)岁,其中15~30岁93人,占40.6%;31~45岁102人,占44.5%;45~60岁34人,占14.9%。受教育程度中,小学及以下者41人,占17.9%;初中161人,占70.3%;高中或技校27人,占11.8%。婚姻状况中,未婚65人,占28.4%;已婚158人,占69.0%;其他6人,占2.6%。

2.2 抑郁检出情况

CES-D得分中,16分及以上者(可能抑郁状态)38人,占总人数的16.6%;其中21分及以上(肯定抑郁状态)24人,占总人数的10.5%;25分及以上(重度抑郁状态)16人,占总人数的7%。

2.3 生活事件发生情况

调查对象的生活事件影响程度评分均值为(10.008±13.192)分。发生频率排在前10位的生活事件依次为:夫妻两地分居;经济情况显著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开始就业;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生活规律重大变动(饮食、睡眠规律改变);对现职工作不满意;欠债、被人误会、错怪、诬告、议论;待业、无业。发生概率在15.7%~53.3%之间。

影响程度排在前10位的生活事件依次为家庭经济困难;经济情况显著改善;夫妻两地分居;对现职工作不满意;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开始就业;欠债;生活规律重大变动(饮食、睡眠规律改变);被人误会、错怪、诬告;住房紧张。年强度得分总值(即该项生活事件所有被调查者所给予评分的总和)在74~165之间。见表1。

表1 主要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及年强度总得情况 %,分

2.4 生活事件应激影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

根据生活事件量表的筛检结果,将所有被调查者分为高生活事件应激组(影响程度评分≥10)和低生活事件应激组(影响程度评分<10),比较两组之间CES-D得分有无差异。结果显示,高生活事件应激组的CES-D得分高于低生活事件应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1)。对两组作相关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应激影响程度得分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s=0.46,P<0.000 1)。说明1年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应激影响程度越大,抑郁程度越高。

进一步将排名前10位生活事件中的7个负性生活事件进行分析(单侧t检验),有抑郁症状的被调查者中,在家庭经济困难、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生活规律重大改变和对现职不满意这4个因子方面的得分高于无抑郁症状的被调查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夫妻两地分居这一因子的P值接近0.05,其余两个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7个负性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比较 n,±s

表2 两组7个负性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比较 n,±s

分组 人数 家庭经济困难对现职工作 夫妻两地.15±0.99 2.17±1.03 1.78±0.97非抑郁组 191 1.89±1.21 1.36±1.31 1.50±1.17 1.91±1.02 2.19±1.40 1.91±1.24 1.16±1.22 t 1.99 1.84 1.88 2.02 -0.49 0.64 1.80 P分居抑郁组 38 2.50±1.15 2.22±1.39 2.14±0.86 2.67±1.00 2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生活规律重大改变 不满意 欠债 被人误会、错怪、议论0.02 0.03 0.03 0.02 0.46 0.26 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北京地区4处建筑工地建筑业农民工肯定抑郁状态的检出率为10.5%,明显低于张明圆等[5]调查的我国正常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15.1%~22.55%),但这一数据为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因目前尚未见到最新的反映我国正常人群的抑郁常模,也缺乏有关建筑业农民工这一人群抑郁状况流行病学的研究,故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类似的研究进行对比。如汪润笙等[6]对辽宁省丹东市1 500名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各种心理问题(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的检出率为33.0%,但未描述抑郁的发生率;张远等[7]的研究发现,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5.8%等。比较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抑郁的发生率较其他人群偏低。

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3个方面:①农民工对生活的期望值并没有其他人群那么高,易于感到满足,其繁重而简单的体力劳动减少了精神方面的问题。这与其他近似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如国家统计局课题组[8]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邱莉芳等[9]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显著。②近年来,农民工的生存状况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力度,改善其生活条件和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施行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③本次研究对象的工作单位均为北京地区正规大型建筑公司,这些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较为稳定,休闲娱乐方式较丰富(有图书室、活动室、夜校等),按月足额发放工资,平均工资相对较高等,故抑郁的检出率低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牟果等[10]对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从生活事件和抑郁的相关分析来看,两者显著相关,证实了生活事件与抑郁的联系,1年内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抑郁状态就越明显。负性生活事件是促发抑郁的重要因素,过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会导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容易产生悲观情绪[11]。马岁岁等[12]研究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数增加,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增高,两者密切相关。国外一项研究显示,抑郁症发病前约92%有生活事件应激[13],提示生活事件在抑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家庭经济困难、性生活不满意或独身、生活规律重大改变和对现职不满意这4个因子方面的得分,有抑郁症状组高于没有抑郁症状的被调查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导致被调查者抑郁状态的生活事件主要是来自经济因素和生理因素的负性生活事件。因此,为了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有关部门应对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教育。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均来源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北京市建委)提供的建筑公司名单所属的建筑工地,故未覆盖北京地区其他散在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的农民工,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性,但由于北京地区建筑业农民工绝大部分服务于这些建筑公司,因此调查结果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北京地区建筑业农民工的总体情况。

[1]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2003.74-81.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0-202.

[4]张亚林,杨德森.生活事件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01-103.

[5]张明园,任福民,樊斌,等.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状的调查和CES-D的应用[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7,20(2):67-71.

[6]汪润笙,崔士民.辽宁省丹东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9):701-703.

[7]张远,贾存显,范子亮,等.山东省农村居民抑郁状况及量表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376-1378.

[8]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研究,2007,24(3):16-17.

[9]邱莉芳.外来务工人员手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评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5):324-325.

[10]牟果,毛艾琳.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4):16-18.

[11]闫美英,张云,耿微.生活事件对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153-1155.

[12]马岁岁,秦侠,阱若陵,等.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57-159.

[13]Kendler KS,Hettema JM,Butera F,et al.Life event dimensions of loss,humiliation,entrapment,and danger in the prediction of onsets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generalized anxiety[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8):789-796.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建筑业性生活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性爱和谐有秘诀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性生活10大禁令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