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中假、套牌车查处勤务模式的创新

2012-01-19 02:52张新海
政法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勤务号牌交通管理

张新海

(广东警察学院 治安系,广东 广州 510232)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在信息化大潮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克服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瓶颈,探索信息强警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信息化社会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交通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困惑,突出表现在:

(一)交通管理模式与信息社会有诸多不适应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只有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了充分、及时的管理信息,交通管理工作才能掌握主动权,时代要求交通管理工作模式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二十多年来,交通管理工作模式从本质上讲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相反,人们从统计数据中对我国交通安全形势和未来趋势却越来越难以把握,交通安全统计部分数据失真的情况已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近年来,公安机关先后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理超速、超载、无牌无证、酒后、套牌、盗抢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运动战和人海战是常被采用的策略,治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在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和车辆与驾驶人管理的工作中主要采用静态管理的方法,动态管理的手段不足、措施不力,使管理效果不佳。交警被动预防的工作模式已严重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二)一些严重的交通问题还没有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交通供需矛盾紧张的问题,特别是大中城市车多路少的现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科学整治道路交通拥挤,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条件,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是困扰各地政府的一个重大课题。此外,一些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整治。统计数据表明,不按规定让行、疲劳驾驶、未保持必要的安全车距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每年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交通事故分析水平和认定水平还没有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满意,交通信访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等已经成为影响交警队伍形象和良好警民关系的瓶颈。

(三)交通管理信息相对充裕,但信息研判不足、指导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交通管理业务已建成依托公安主干网的部、省、市、县四级联网的交通管理信息网络,运行着机动车登记、进口车核查、驾驶证管理、机动车查询、驾驶人查询、交通事故统计、交通违法处理、剧毒危险化学品和国产车核查等九大业务系统和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进口车核查、国产车核查和剧毒危险化学品等七大业务数据库,建立了以机动车/驾驶人信息为核心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存贮机动车数据1.5亿多条,驾驶人数据1.6亿多条,交通事故数据近500万多条,交通违法记录9.8亿多条。此外,各地车管所每天还向公安部上传入库数据近81万条,每天通过网上办理机动车登记、驾驶证核发、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23万多笔。这些海量信息多数情况下只是满足领导和群众查询和统计的需要,部分信息的鲜活度不高,缺少对信息的科学研判和使用,未对交通管理实践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使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四)交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

交通管理工作具有点多、面广、群众性强的特点,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法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交管部门利用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违法信息查处并处罚驾驶人违法缺少相应的手段和依据,瞬间违法行为取证难、处罚更难;非现场执法手段急需进一步规范;如何对交通事故与交通违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前干预,以及对严重违法行为 (套牌、假牌、撞车党、骗保、交通肇事逃逸者等)的分析与精确打击等问题,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惑。

(五)一些交通违法犯罪正走向高科技与智能化

随着交通管理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手段、新装备在推动科技强警的同时,也给违法犯罪分子开辟了新的途径和领域,给他们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利益。近年来,个别地方交通违法数据库受到攻击,甚至是违法数据库和车驾管数据库被修改,反映出信息化管理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此外,随着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一些软件开发商无限制地迎合驾驶人的需求,在定位与导航软件中设置道路监控设备的位置信息,使驾驶人有效地逃避道路监控设施的监督和应受的处罚。

二、信息化时代交通管理勤务模式选择

勤务模式即工作方式,警察勤务模式是公安机关科学使用警力资源,实施警务行动,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交通管理信息主导警务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综合性地搜集、分析和使用信息,来提高警务决策的正确性,提高警力资源使用的效率,以达到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的目的。其工作机理是以准确的交通管理信息引导科学的领导决策,用科学的领导决策指导实际的交通管理警务活动,用实际的警务活动预防和打击各类交通违法和犯罪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违法犯罪行为[2]。该勤务模式近年来受到各级领导和公安机关的特别青睐,在该警务模式下,信息的搜集与研判居于核心的地位,实现了信息主导下的“人、车、路”等交通要素的精确管理,保证了交通安全管理警务决策的科学化和警务工作的高效化,做到“管有重点、防有要求、控有手段”的目标,牢牢掌握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当前交通管理工作既存在诸多机遇,又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交通管理工作既要最大限度地服务民生,又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营造有序、安全和畅通的交通环境;交通管理警务模式既要发挥社区警务模式在密切警民关系,调动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要将违反交通法规的违法犯罪行为置于人民警察的监督之下,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重视信息主导警务模式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大威慑力,对警务行动快速反应和精确指导的优越性,又要充分发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交通违法犯罪行为的精确打击特性。

两种勤务模式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是化解目前交通管理若干困惑和难题的有效方法。

三、挖掘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创新交通执法勤务模式的实践

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打击使用伪造粤〇号牌违法行为高度重视,开展过多次整治行动,但因对方设有观察点、反侦察能力较强等种种原因,使得整治效果相去甚远。

(一)传统勤务模式的局限性

使用假套牌违法行为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也是公安交管机关严厉打击的重点,采取传统设卡查车的模式已经很难有效打击该行为。

1.公安交管部门缺乏情报来源。以往设卡查处假、套牌车辆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和运气,主要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通过观察车辆外形、号牌来判断,犹如大海捞针,很难做到大面积的有效查处。

2.违法嫌疑车辆只有在即将进入或者离开高速公路时才换上假〇牌,平时在市区内行驶时使用的都是真实的地方号牌,而执勤一般都在市区内设卡,难以有效查处。即使在检查站联合边防武警设卡查车时,许多违法嫌疑人不服从指挥,直接冲卡逃跑,给执勤民警及车上乘客以及其自身都带来巨大危险。

3.违法嫌疑人社会关系复杂。使用假〇牌从事非法营运嫌疑人已经结成团伙,雇用了一大批社会闲杂人员在他们要途径的地方望风,见到警察设卡立即通风报信,给查处带来极大难度。

(二)创新信息勤务模式,有效打击假、套牌车违法行为

2009年初,在总结多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支队决定另辟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开展一次以信息化高科技手段为主导的精确打击专项行动。

1.研判交通违法信息,掌握车辆特征

支队组织精干警力深入车站、码头、口岸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车流、人流集中的场所摸排嫌疑车辆,了解到绝大部分使用伪造〇牌的车辆均是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其使用假〇牌的主要目的是逃避缴纳高速公路规费和电子警察的抓拍。嫌疑车辆大部分先是聚集在拱北口岸、九州港附近等客,接到客后,经情侣路、港湾大道、下栅检查站、京珠高速公路前往广州、深圳的机场、火车站及珠三角其他城市。此外,该类车辆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中低档、半新车辆为主,平时在市内行驶时使用真实号牌,仅在即将进出高速公路时才换成伪造号牌;二是不定期更换伪造号牌,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车辆过户;三是部分车辆拥有2个以上的伪造号牌,经常更换使用。

2.运用监控手段,摸清车辆动态

在掌握了这些车辆的行驶路线和规律后,首先利用“卡口汽车号牌识别系统”对近半年来频繁进出下栅检查站的粤〇号牌机动车逐一排查,确定了一批重点车辆,然后和设在港湾大道上的卡口汽车号牌识别系统所拍下的照片进行详细比对,最终确定了53台使用伪造粤〇号牌车辆的真实地方号牌资料。

3.信息主导勤务,精确打击违法行为

首先,改变以往传统的无目标的设卡查车模式,采取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利用“卡口汽车号牌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高科技手段获取嫌疑车辆平时在市区内行驶时使用的真实地方号牌资料,从而锁定目标,精确打击。其次,将收网行动的查处地点设在有红绿灯控制的路口。执勤民警在接到指令后,行动小组干警立即控制红绿灯将嫌疑车辆堵在车龙之中,因为此时嫌疑车辆已经换上了真实地方号牌,一方面思想上比较麻痹大意,不会冲卡,避免危险;另外驾驶人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警察不会知道自己的假牌藏匿之处,而配合执勤交警的执法活动。

工作流程图:

专项行动分成四个行动小组,采用警便结合的方式,分别部署在京珠高速XX收费站、下栅检查站、港湾大道、和中山大学红绿灯,各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衔接顺畅,最后在中大路口利用控制红绿灯一举查获使用伪造“粤〇”号牌机动车16辆,有力打击了违法人员的嚣张气焰。

四、结束语

现阶段交通管理工作既需要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艺术,又要突出及时准确的警务信息在决策行动中的关键作用;只有把信息作为指导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件,实现信息主导下的“人、车、路”等交通要素的精确管理,才能有效创新勤务模式,不断提高勤务效能。

公安信息化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绝不是开发一个交警队信息平台就可以包打天下,要发挥信息的作用,关键因素还是人的素质,在于信息化战术理念的高低。信息主导下的警务决策已超越了警种的界限,仅有交通管理业务数据信息是不够的,不仅需要加强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和车辆与驾驶人管理数据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同时还需要治安、户籍、出入境、海关甚至缉私等方面相关信息的支持。交通管理工作的宏观态势需要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大融合,使交通管理警务决策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创新贴近警务实战的需求,对警务系统在流转速度、数据关联、权限界定、授权管理等方面等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特别是系统流转效率与程序设定、数据交换与安全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等问题的解决。

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使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和车辆与驾驶人管理等业务流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信息流,为创新警务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加直观、系统的载体。此外,由于警务信息来源较广打破了原有业务之间相对独立的局面,警务要求整体联动,实现岗位协调、警务协同,跟传统的警务决策相比,业务指导和决策部门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分析,既要强化源头数据采集和数据质量监控,又要统一规范业务模块的运行管理,从而对基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进行过程控制。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勤务号牌交通管理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探析智慧交通在交管“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改革中的应用
拷问 涂改号牌扣12分,重吗? 它可能是违章、违法的前提!
大数据下的智能化交通管理
全面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号牌
交通管理大数据 智能研判平台SEARI-TBDS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夏邑:查获收缴38副虚假临时号牌
基于弱定义Agent的补充勤务维修行为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