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2-01-22 02:11王俊峰杨晓飞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纳差浅表性腹痛

王俊峰 杨晓飞

(1.河南省内乡县余关乡卫生院,474363;2.河南省内乡县城关镇卫生院,474350)

据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率增加3~12倍,如果没有Hp感染,至少会有30%~80%的患者不会发生胃癌[1]。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被证实能有效杀灭Hp,修复胃黏膜,激活胃动力,恢复胃功能。本文笔者对2009-03—2012-03收治入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20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于我院2009-03—2012-03收治入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2.6±5.9)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6.8±2.4)年;其中慢性胃炎者30例,胃溃疡者20例,十二指肠溃疡者15例。所有患者Hp均呈阳性,且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糜烂、腹痛、饱胀、纳差等临床表现。2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果胶铋300 mg/d、阿莫西林1 000 mg/d、甲硝唑600 mg/d,分3次饭后口服,连服14 d,然后单独服果胶铋14 d。

1.2.2 观察组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方:鱼腥草24 g、黄芩15 g、黄柏15 g、白术24 g、陈皮18 g、木香18 g、砂仁10 g、柴胡12 g、元胡12 g、厚朴12 g、莱菔子12 g、当归10 g、丹参10 g、生大黄10 g、甘草10 g等组成。1剂/d,分2次水煎服,4周为一疗程。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并取组织作病理及Hp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Hp转阴率及糜烂愈合、腹痛、饱胀、纳差缓解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转阴率及糜烂愈合情况 两组均经4周时间治疗结束,复查胃镜,复检Hp,观察胃黏膜糜烂和愈合情况。观察组Hp转阴率84.0%(84/100)、糜烂愈合率93%(93/100);对照组Hp转阴率70%(70/100)、糜烂愈合率91%(91/100)。两组Hp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糜烂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腹痛、饱胀、纳差缓解情况 观察组治疗5~8 d腹痛、饱胀、纳差缓解,平均时间为6.5 d;对照组治疗7~12 d腹痛、饱胀、纳差缓解,平均时间为9.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1983年Marshall成功在体外培养出Hp以来,治疗根除此菌可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早已为大多数医师及民众所认知。根据流行病学上的调查,世界卫生组织也于1994年将此菌列为人类胃癌之第一级危险因素。

Hp感染是感染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可以导致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根除Hp可预防胃黏膜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清除胃内Hp感染,可使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Hp非常顽固,一旦感染,除非用正规的治疗方案,否则自愈率接近于零[2-6]。Hp感染属中医学“邪气”侵袭的范畴,其相关性胃部疾病多属“实证”、“热证”,治则应主张用清热解毒法,应用大剂量鱼腥草,小剂量的生大黄以及黄芩、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通腑泄热、根除Hp的功能;用大剂量白术取其健脾益胃;陈皮、木香、柴胡、元胡、厚朴、莱菔子、当归、丹参理气活血、行气导滞止痛[7-8]。本研究中分别采用自拟中药方和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两组均经4周时间治疗结束,第1周复查胃镜,复检Hp,观察胃黏膜糜烂和愈合情况。观察组Hp转阴率84.0%(84/100),糜烂愈合率93%(93/100);对照组Hp转阴率70%(70/100),糜烂愈合率91%(91/100)。两组Hp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糜烂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8 d腹痛、饱胀、纳差缓解,平均时间为6.5 d;对照组治疗7~12 d腹痛、饱胀、纳差缓解,平均时间为9.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Hp感染疗效较好,Hp杀灭作用强,利于胃黏膜的修复,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胃病疗效明确,Hp感染与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以及感染与否的判断与治疗的迫切性应反复论证,治疗方法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贾建中,马佑平,耿继梅,等.隆起型糜烂性胃炎25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70.

[2]Ginsberg GG,Barkun AN,Bosco JJ,et al.The argon plasma plasma coagulation[J].Gastrointest Endosc,2002,55(7):807-810.

[3]吴云林,冯莉.氩离子凝固术在内镜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607-609.

[4]Norton ID,Wang L,Levine SA,et al.In vivo characterization of colonic thermal injury caused by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J].Gastrointest Endosc,2002,55(6):631-636.

[5]李磊.消化病临床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3-53.

[6]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5.

[7]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42-2243.

[8]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7-198.

猜你喜欢
纳差浅表性腹痛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新冠肺炎患者纳差效果评价*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