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树贮藏技术促进四川柑桔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2-01-23 06:14陈克玲刘建军李洪雯王建辉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3期
关键词:采收期脐橙柑桔

□ 陈克玲 刘建军 何 建 关 斌 李洪雯 王建辉

一、大力推广柑桔留树贮藏技术的目的意义

柑桔是四川省最主要果树,促进果农增收任务紧迫。四川柑桔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茅,2002年国家将四川列为全国三大优势柑桔产业带之一重点支持发展。2010年,四川柑桔面积25.32万hm2,产量 292.9 万 t,分别占全省果园面积和水果产量的42.05%和48.86%,是四川省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四川柑桔熟期高度集中,采收期市场销售压力大。四川栽培的柑桔品种中熟品种比例过大,脐橙、锦橙、椪柑、红桔、柚和柠檬等中熟品种占80%以上,全省有230万t左右的中熟柑桔在11—12月集中上市,调运紧张,鲜销压力大,滞销腐果严重,果农不得不竞相压价求销,影响产业效益和农民增收,亟待研究延长柑桔采收上市期。

传统正常采收期果实含酸量较高,品质竞争力较低。除金沙江河谷、长江河谷及川东部分产区外,四川盆地和丘陵区较多区域冬季具有低温寡日照等生态特点,对柑桔果实成熟之前的后期品质发育有较大影响,使得中熟柑桔正常采收期果实含酸量较高 (达1%~1.2%),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较低(可溶性固形物大都在10%~11%),口感偏酸,品质竞争力较低。寻求有效克服生态局限的增糖降酸新技术,已成为四川柑桔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研发任务和重要的攻关方向。

产区分散,集约化库贮方式短期难以在广大农村推行。由于多种原因,四川柑桔产区贮藏库等基础设施配置严重不足。通风贮藏房占地面积大而效果较差,现代冷藏库则因造价高和能耗成本高而难以推广。研发柑桔留树贮藏技术是发展简便、节能、高效、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产品产地分散贮藏模式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

因此,在大力开展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和研究高品质栽培技术的同时,对现有基地和主要品种通过留树贮藏,延迟采收上市时间这一技术途径,强化果实后期发育,既可提高果实品质,又能解决熟期集中和调节鲜果上市期,可大幅提高产业效益和增加果农收益,促进柑桔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用技术创新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前景。

二、柑桔留树贮藏效果

提升柑桔品质效果显著。2004—2010年,从12月初至次年4月上旬,在金堂县、青神县、邻水县、古蔺县、荣县、资中县和南充市等四川柑桔主产区,以喷布2,4-D、树冠覆膜等处理,进行了柑桔留树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留树贮藏期间,脐橙、塔罗科血橙、椪柑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随留树贮藏期延长而增高,含酸量则显著降低,固酸比和糖酸比大幅提高,风味由酸甜变为浓甜,果实色泽鲜艳,果肉质地更加细嫩化渣,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柑桔果实留树贮藏期间不消耗糖分,能够继续增加果实总糖含量,降低酸含量,极大地改善了果实风味与品质。在果实枯水前采收,留树贮藏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可食率和果汁率总体差异不显著。而采后室内贮藏柑桔,随贮期延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总酸含量均大幅降低,果实风味变淡,品质下降。

越冬防寒和防止落果作用突出。留树贮藏至4月初,采用树冠覆膜处理的脐橙落果率为3.97%,血橙为7.72%,椪柑为8.67%(椪柑留树贮藏至2月底的落果率为7.58%);同期脐橙、血橙和椪柑对照落果率达40%~70%。柑桔树冠覆膜留树贮藏技术成功地经受了2005年30年不遇的低温霜冻和2008年初百年罕见的持续雨雪霜冻灾害性天气考验。2008年雨雪冰冻危害后,在金堂、青神、资中等9个试验点现场调查,采用树冠覆膜处理的脐橙、椪柑和血橙,果实和枝梢基本没有受到冻害,好果率在95%以上;而对照单株果实平均腐损率分别达80.6%、100%和60%以上。凡采用树冠覆膜处理的,均成功抵御了雨雪危害;未覆膜果园除果实受害外,晚秋梢及部分小枝普遍受冻枯黄。

适时采收延长鲜果供应期。脐橙、血橙、椪柑留树贮藏果实品质优变始于留树1个月后,随着留树时间的延长,品质提升显著。部分果园椪柑至次年2月底后、脐橙和血橙至次年4月后,少数果实出现枯水征兆,果汁率开始缓慢降低(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枯水症状出现稍晚或很轻)。因此,留树1个月后至次年4月(椪柑至2月底)是留树贮藏柑桔的适宜采收期。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分批或全部采收,可有效调整和延长鲜果供应期。

不影响翌年生长和结果。连续多年对留树贮藏植株调查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技术规程且适时采收,对次年生长和产量没有不良影响,可连年丰产稳产。

农民增收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柑桔树冠覆膜留树贮藏技术每667m2成本400~600元(薄膜第2年可再次使用)。近年重点在四川柑桔主产区金堂县、蒲江县、青神县、丹棱县、东坡区、资中县、江安县、荣县、贡井区和邻水县等地辐射推广,推进全省柑桔留树贮藏提质增效,并延长果实采收上市期,极显著地提高了四川柑桔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3年累计推广面积4.33万hm2,2—4月果实采收上市,产地售价2~6元/kg,比常规采收期上市价和同期室内贮藏柑桔价格提高0.80~4.40元/kg,增值 57.1%~400%,累计增值10亿元。其中,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人均果园仅400m2,采用柑桔留树贮藏技术,年收入达10万~15万元的农户有40余户,收入达5万~10万元的农户近200户。技术示范效益得到较充分体现,全省农民推广热情普遍高涨。留树贮藏提质增效技术不需建设贮藏库,不耗能,不依赖化学药剂浸果,延长产期2—5个月,改进果实品质,增加农民收入,适于中国农村产地分散就地贮藏。柑桔留树贮藏提质增效技术2008年通过鉴定,分别获四川省、成都市科技进步奖,2009、2010和2011年连续3年被农业部和四川省农业厅列为农业主推技术。

三、柑桔树冠覆膜留树贮藏技术要点

选择管理水平较高、向阳、背风的南坡果园和树势强健、结果4~5年以上植株,选留果形端正、果面无机械损伤、无病虫为害、大小中等的树冠下部和内膛果实作为留树贮藏果。成年正常结果树每株留果15~35kg,每 667m2留果1500~2000kg。10月上中旬按每株产果实30kg施多元复合肥1.5kg和人畜粪水30~50kg。

10月下旬或11月上中旬对树冠、特别是果实喷布杀虫杀菌剂1~2次,间隔7~10天。可选用杀菌剂如25%咪鲜胺500~750倍液,80%代森猛锌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螨类为害比较严重的果园需同时加喷杀螨剂,如20%松脂酸钠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0.5%烟碱·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或0.9%阿维菌素500~2000倍液。

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加入2,4-D20~30mg/kg喷布。第一次喷药后30天左右可再加喷一次2,4-D,浓度为30~40mg/kg。

在完成果园喷布杀虫杀菌剂的基础上,11月底12月初在冬季霜冻和低温来临前,用0.03mm或0.04mm厚的聚乙烯流滴膜对树冠覆盖,可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树冠覆膜。根据单行或双行树冠大小选择聚乙烯流滴膜的宽度,一般为4m或8m。简易的树冠覆膜工具是制作3~4根竹竿,顶部用海绵并外包细软布料或废弃丝袜捆扎,分别顶住聚乙烯流滴膜始端两则,沿植株行间推进,覆膜下部用编织绳和竹竿或木棍固定在土中。

2月下旬3月初 (平均气温12~15℃)或当地终霜日后或气温稳定上升,树冠覆膜内开始出现水雾时适时揭膜。2—5月适时采收(脐橙、血橙、桔橙等留树1个月后至次年5月采收;椪柑留树1个月后至次年2月底前采收)。采后果园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湿度,及时喷药,防治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和红黄蜘蛛等虫害。

本技术适用于四川盆地、川中和盆周丘陵柑桔产区和国内类似生态的柑桔产区。尤要注意,树冠覆膜前务必抓好施基肥和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严格控制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开春后适时揭膜。该技术不适于冬季光照强、温度高的地区,否则易造成日灼发生;也不适于冬季风大的区域,大风易吹掉覆膜。

猜你喜欢
采收期脐橙柑桔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早实核桃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变化动态研究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HPLC法测定5个采收期香蕉、野蕉、皇帝蕉果皮中羽扇豆酮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
奉节脐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