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分析

2012-01-24 08:28韩海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麻疹皮疹发病率

韩海峰

(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 宝应 225800)

在儿童人群中,麻疹作为呼吸道传染疾病,非常普遍,其极强的传染能力导致其在未普种疫苗的人口密集地区普遍存在,按规律,麻疹流行周期为2~3年。其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红斑丘疹等特征。为更好地了解此病的发病规律,找出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于2005年9月-2010年7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麻疹患者进行了比对治疗,试验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2010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麻疹患者,其中男78例,女58例,年龄15~40岁,平均26.9岁,其中有学生12例,其余为一般居民。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职业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①发热:所有患者均表现高烧现象,体温为39℃~40℃,并伴有咳嗽,流涕,畏光,流泪,口腔黏膜斑等情况;②皮疹:所有患者均表现红色斑丘疹,丘疹之间皮肤未受损,出诊顺序主要有:从发际蔓延的44例,占32.35%,从额部蔓延的52例,占38.24%,从颈部蔓延的40例,占29.41%;③脱屑:患者在接受治疗3~4d后皮疹消退掉,同时出现糠麸样脱屑现象,呈现浅褐色素斑;④其他症状:此次治疗所有患者中有14例因腹泻或腹痛而入院接受治疗,次日才表现出皮疹现象。⑤所有患者都有咽喉炎的并发症,声音有嘶哑表现;有心悸、胸闷等心脏障碍类表现的24例;出现肺炎12例。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对入院的所有患者于第2天早晨进行抽血,于疾病控制中心做麻疹IgM抗体检测,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同时检查血、尿、便、肝肾常规功能,并做鼻导管痰培养、血清ELISA方法检测病原IgM(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心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并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甲-戊型肝炎血清病原学检测以及EBV、CMV病毒IgM抗体检测,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

1.3.2 治疗方法

对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西医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及头孢噻肟钠抗炎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中医治疗,外感风热证治以辛凉透表、清宣肺卫,方选宣毒发表汤加减;毒邪外透证治以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方选清解透表汤加减;气阴两虚证治以养阴生津、清解余邪,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同时辨证选用清开灵、穿琥宁、金维康注射液及双黄连粉针等静脉滴注以清热解毒[1]。对照组单行西医治疗,并相应加大护理工作力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西药同治疗组,如遇到合并感染的患者,辅以抗生素治疗,如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辅以保肝药保护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数据检验采用χ2检验,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时间7~15d,均顺利出院,没有发现并发症病例;对照组治疗时间10~20d,痊愈率88.24%,出现并发症2例。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麻疹病毒,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涕、Koplik斑(柯氏斑)及全身皮疹等。近年来,随着麻疹疫苗在全国各地普遍接种,儿童发病率显著降低,但成人麻疹发病率却大大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成年人离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太长,导致体内的抗体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直至完全消失,从而其对麻疹病毒的免疫能力也失去;另一个方面是,当时医学不够发达,麻疹疫苗正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接种有效率不高,这也是导致成人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此外还包括病毒变异等方面的因素[2]。成人麻疹预后效果一般较好,但是早期的误诊、漏诊情况比较普遍,导致其促进了麻疹病毒的传播,故成人麻疹率上升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我们总结,成人麻疹发病率大大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麻疹病毒基因变异。麻疹病毒按基因型来分有多种,大部分在全球范围内都曾流行过。目前,于我国流行的麻疹病毒主要是H型以及H1型,这属于新型变异基因型,人们对其免疫能力达不到要求,因而患病可能性大大增加。②麻疹疫苗效力降低。我们知道,MV作为一种减毒的活疫苗,已经被试验证实其对目前各种流行的麻疹病毒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如果离接种时间太长,其保护能力也会大大下降,甚至消失,此类人群对麻疹病毒缺乏抵抗能力,很容易患病[3]。③早期诊断困难。麻疹病毒在患者感染初始阶段其传染性就很强,早期确诊的困难导致患者未被隔离而成为病毒传染源,加大了该病的传播速度。④当今我国人口流动性增大,不确定因素增多,提高了发病的可能性。⑤人们在儿童阶段普遍接种疫苗,随着时间推移,疫苗功效减弱,从而导致发病的延后现象,也成为成人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属计划免疫范围,但各种病因可致复发。典型的麻疹诊断并不难,值得一提的是,本组有14例患者入院时并无皮疹,而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腹痛轻微,次日才出现皮疹。有8例患者因出现发热咽痛,于卫生室静滴氨苄青霉素,次日出现胸背部皮疹而入院,曾误诊为药疹。对不典型病例应引起重视,以免误诊,延误病情。

[1]娄秀芬,李晓辉,李淑敏.211例麻疹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8,30(10):636-637.

[2]谭德明.麻疹[M]//彭文伟.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8.

[3]史冬梅,谢青.麻疹77例临床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06(2):61-62.

猜你喜欢
麻疹皮疹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Vaccination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东营市麻疹流行现状及控制措施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Trouble in Disneyland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