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胸腰椎疾病

2012-01-24 08:28周铭艺钟浩博万文国孙春汉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融合术椎弓变性

周铭艺,钟浩博,万文国,孙春汉

(1.惠州市仲恺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229;2.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3.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12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退变性腰椎疾患显得越来越突出,被认为是导致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对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对20例退行性胸腰椎疾病患者行TLIF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到本院就治的20例退变性胸腰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因腰痛合并一侧下肢疼痛或麻木而到本院就治。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4~68岁,平均(55.3±4.8)岁。随机选取既往采用ALIF、PLIF、CAPA治疗的退变性胸腰椎病患者各20例分别为ALIF组、PLIF组及CAPA组。四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全麻,标注固定节段椎弓根投影;沿上下椎弓根中心连线撑开皮肤及腰背筋膜,依次将克氏针、扩张套管、可扩张工作通道插入,自由臂固定;于黄韧带附着处咬除上位椎板和关节突内侧,分离硬膜外间隙后咬除黄韧带,保护并牵开神经根,进一步松解神经根,扩大神经根管;采用终板刮刀清除软骨;将咬除骨填入椎间隙前缘并适当打压,置入1枚Cage,固定椎弓根螺钉;将工作通道拆除,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包扎。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于术后均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腰背肌及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卧床休息3d后根据X线片复查情况,确定是否可以戴腰围下床活动;避免体力活动3个月以上。

1.4 临床评价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至1年的随访,根据术前临床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平分标准进行评定,并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5-术前JOA评分)×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JOA改善率

TLIF组术前JOA评分为(6.1±1.2)分,术后JOA评分为(13.8±2.5)分,术后改善率为86.52%,TLIF组术后改善率明显优于ALIF组、PLIF组及CAPA三组。四组术后改善率比较见表1。

表1 四组术后平均改善率比较(分)

2.2 并发症发生率

TLIF组术后无1例出现神经根麻痹、瘢痕形成及椎弓根内固定断裂、未融合,3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冲洗、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四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四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腰椎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不稳及椎间盘源性疾病等。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ALIF、PLIF及TLIF等,而TLIF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腰椎融合术,正在被广大的骨科医生认识、接受并采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王进军等[1]探讨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融合率高。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张烽等[2]比较3种推间融合方式后腰椎即刻稳定性差异,选用20具新鲜小牛标本,分为四组,每组6个标本,模拟临床行,在腰椎三维力学机上测试其生物力学特性。结果表明ALIF、PLIF、TLIF术后腰椎的稳定性能明显下降。在轴向载荷压缩、屈伸、侧弯运动情况下,PLIF优于ALIF,在扭转力学性能上TLIF优于PLIF。此外,广东省中医院的陈博来等[3]、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的周田华等[4]都通过研究评价TLIF在退行性胸腰椎治疗的效果。结果均表明,与ALIF、PLIF、CAPF相比,TLIF技术减少了后柱结构的破坏,避免或减轻神经根及硬膜囊的损伤,大大增强了腰椎的稳定性,利于术后功能康复[5]。

本研究中,对20例退行性腰胸椎疾病患者行TLIF治疗,术后JOA平均改善率高达86.52%,明显优于行ALIF、PLIF、CAPF三组的改善率;此外,TLIF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LIF、PLIF、CAPF三组低。TLIF术中利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通过椎体间的撑开、复位、植入、加压融合来重建前柱的支撑作用与后柱的抗张力的功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消除术后硬膜外黏连和瘢痕形成,减少术中出血,避免牵拉硬膜囊核神经,更好地保护腰部的韧带结构。

综上所述,TLIF是治疗退行性胸腰椎疾病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其创伤小,改善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1]王进军.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J].使用骨科杂志,2010,16(10):724-727.

[2]张烽.TLIF、PLIF、ALIF三种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比较[J].江苏医药,2008,34(02):147-149.

[3]陈博来.腰椎后路微创TLIF和开放PLIF两种术式临床短期效果报告[J].脊柱外科杂志,2009(04):226-229.

[4]周田华.经椎间孔腰椎椎间体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0(03):193-195.

[5]陈一衡.小切口单侧固定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期疗效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3):989-993.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弓变性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征兵“惊艳”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