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观察及护理

2012-01-24 02:31吴爱华
中外医疗 2012年2期
关键词:髌骨石膏张力

吴爱华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1)

髌骨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膝关节的生理运动中主要作用是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及维护膝关节的稳定[1]。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及痛苦。自2000年以来,我科有25例髌骨骨折选择了“改良张力带固定术”,大部分未作外固定,少数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2周。11例选择了“环形钢丝固定术”均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3~4周。笔者按手术方式进行分类比较,发现行改良张力带固定术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髌骨骨折,男28例、女8例,年龄21~68岁。影像学及手术均证实:横形骨折20例,粉碎性骨折14例,纵形骨折2例。且均返我院行内固定取出术。

1.2 分组方法

根据改良张力带固定术(25例)与髌骨环形钢丝固定术(11例)分成2组对照,2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骨折类型等无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组病人到取内固定术时膝关节伸屈功能。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外固定时间短,可早期活动关节,膝关节伸屈优良率明显提高。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前因病人活动受限,治疗时间长,担心肢体残废,表现出急躁、消极悲观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应多给病人安慰、关怀,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3.2 饮食护理

给予高钙、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合理调配,多饮开水,预防便秘及泌尿系结石。做好其他生活护理。

3.3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患肢抬高,以利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冬季注意肢体远端保暖,石膏托外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远端感觉、温度、血运、足趾活动等情况,每2小时1次,注意石膏绷带包扎后,应松紧适宜,如有肢端剧痛、麻木、发绀、皮肤温度降低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3.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缺乏正确、及时、积极的锻炼,即使固定复位合乎要求,也难以获得很好的疗效。在指导和进行功能锻炼时,护士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把此纳入护理计划。指导和监督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必须向病人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术后外固定期间,关节内外可能形成粘连;膝关节僵硬;股四头肌萎缩而失去弹性。让病人了解康复锻炼是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坚韧的毅力,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早期康复从手术第2天起,具体措施如下。

(1)每日足趾关节应进行多次活动锻炼;股四头肌行等长收缩,每日进行多次,每次15~20s。

(2)去除外固定后康复目的是使恢复肌力及活动关节肌力达Ⅲ级以上后,逐步增加抗阻力锻炼。关节活动锻炼在肌力控制下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3)晚期关节粘连可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屈膝活动。每日上下午各锻炼1~2h。当撕开粘连时自觉疼痛可辅助电、热、超声等理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血运。

3.4.4 早下地,晚负重,严格控制不利骨折愈合的活动,禁止强力的被动活动。

4 讨论

膝关节进行伸屈锻炼时,因改良张力带固定术,钢丝在髌骨前方,可将造成骨折块移位的分离力转换为骨折部位的压应力,从而加速骨折愈合并允许膝关节术后立即活动和功能锻炼[2]。在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肌化时,功能锻炼的难度不大,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环形钢丝内固定术缺乏上述优点[3],手术后早期虽在石膏外固定下进行的足趾的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促进肢体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减慢肌肉萎缩,给骨折处以生理压力,有利其愈合;但要待髌骨临床愈合后方能去除外固定,所以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时机相对延迟,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02.

[2]S·TERRY CHNALE(美)主编.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0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89.

[3]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30~1031.

猜你喜欢
髌骨石膏张力
国内外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
孔伯华与石膏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石膏之魂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张力
张力2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