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2012-01-24 02:31杨敏琴王佳锋周学梅高建云
中外医疗 2012年2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病人

杨敏琴 王佳锋 周学梅 高建云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患者78例,男60例,女18例;年龄45~77岁,平均64岁。其中高血压病1级16例,2级51例,3级11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5例,初中以下30例,文盲3例。

1.2 方法

(1)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在健康教育前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学习需求,了解患者个人日常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吸烟、用药、睡眠,评估患者认知程度。(2)健康宣教计划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制定个体的教育目标。目标制定明确、具体,可观察,在达到教育目标时能体现教育效果。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饮食指导

现在高血压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高血压患者在面临降压难题时更是一筹莫展。虽然高血压很难彻底治愈,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的。良好的饮食结构是降压治疗必不可少的的宝典。

低盐:有大量事实证明,过多地摄入钠盐会使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自己饮食中的钠盐量。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g,即约一小匙。

高钾:如果说钠元素是高血压患者的“奸敌”,那么,钾元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则是益友。因为富钾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可以使高钾食物在食谱中经常“露面”。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瘦肉、鱼、禽肉类等。

果蔬:一个人健康的体魄是不仅需要肉类来支撑的,果蔬类也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因素。每天高血压患者身体需要的维生素B、维生素C,都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

饮水:高血压患者的血稠度过高是一个对身体健康很危险的因素,因此饮水是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的。天然矿泉水中含锂、锶、锌、硒、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血压、保证身体健康是功不可没的。

2.2 生活方式指导

(1)适量运动。指导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步、做广播操等,活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持之以恒,但要避免一些强体力活动或锻炼,如快跑、举重、踢足球等,此外,还要避免一些快速的动作,如快速扭头、快速起卧等。(2)戒烟、限制饮酒与咖啡。建议高血压患者不要饮酒或饮少量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少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3)心理平衡。情绪激动常常诱发急性心血管病,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指导病人如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要学会宣泄压力,如哭泣,向他人倾诉;指导病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2];指导病人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业余活动,如唱歌、养花、垂钓、练习书法等,可以达到转嫁情绪的目的。(4)合理安排作息。睡眠障碍、熬夜、不按时起居,均可使血压增高。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大便燥结时可用缓泻剂,禁止憋气、用力。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早晨醒来,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5)用药指导。2、3级高血压患者,需要药物控制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常于患者站立时发生,指导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要慢,如感觉不适应立即平卧,睡眠时血压会降低,因此晚间不宜服药;坚持长期服药,不要随意换药加药或停药,如果血压降至正常没坚持药物维持治疗,会引起血压反跳现象,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教育患者在血压控制后,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可随意停药;对血压长期增高者,降压不宜过快,避免引起头晕等脑缺血症状[3]。

3 结果

通过对78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后,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71例,7例减轻及延缓并发症的进展,90%病人情绪平和、饮食指导有效,运动得当,避免或减少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4 讨论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这些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最终达到控制高血压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的目的。总之,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病人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明凤萍.浅谈高血压的社区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78~279.

[2]范丽,罗刚.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3):430.

[3]张友玲.健康教育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8):752.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病人
谁是病人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