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泪囊炎鼻腔内窥镜造孔手术的手术技巧

2012-01-24 11:53李志仁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造孔泪管泪囊

李志仁

余干县三塘中心卫生院,江西余干 335115

各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患上泪囊炎,以2005年6月—2011年9月来该院接受鼻腔内窥镜造孔手术的564 例患者为例,来说明如何依据不同年龄患者的特点,采用不同手术切口位置、麻醉方法、丝裂霉素浓度和电刀能量输出功率,有效地完成手术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64 例泪囊炎患者,其中鼻泪管阻塞患者55 例。年龄从11~83 岁,平均年龄为47.5 岁,男97 例,女467 例。 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如下:A 组11~16 岁,共19例。B 组17~39 岁,共305 例。C 组40~60 岁,共205 例。D 组61~85 岁,共35 例。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的结膜囊内滴注2 次爱尔凯因, 并且在患者的鼻腔内填塞一定的爱尔凯因和与之相等剂量的肾上腺素棉片5 min,之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眶下孔以及滑车下的神经麻醉;对于B、C 两组患者采用209/L 利多卡因5 mL+5 滴肾上腺素;对于A、D 两组患者选用109/L 利多卡因5 mL+3 滴肾上腺素; 另外,A、B 组患者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209/L 的利多卡因5 mL来为患者进行切齿孔的麻醉。对于A 组的患者而言,可以选取其鼻丘部位为中心, 并将l cm×1 cm 的鼻腔黏膜做为手术的切口。对于B 组、C 组、D 组的患者选取以鼻丘部为中心向下1 cm×1 cm的鼻腔黏膜做为切口。电刀能量的输出:A 组为40 W,B 组为45 W,C 组为45~55 W,D 组为40~45 W。 丝裂霉素浓度的选用:A 组为29/L、B 组为69/L、C 组为4~89/L、D 组为29/L。 各组手术的 时 间 控 制:A 组 为5~10 min,B、C 两 组 为15~30 min,D 组 为20~30 min。

1.3 判定标准

随访的具体标准如下:①治愈:患者的急性泪囊炎疼痛感逐步消失;急、慢性泪囊炎泪溢以及溢脓症状显著好转,且患者的鼻黏膜造孔形成,其直径为l~4 mm,泪道冲洗比较通畅。②好转:患者虽然仍有泪溢,然而溢脓逐渐消失,且泪道冲洗较为通畅,鼻黏膜造孔的直径< l mm。 ③失败:患者的泪溢以及溢脓等临床症状仍然存在,且泪道冲洗不畅通,鼻黏膜造孔并没有形成或已形成却和患者鼻腔内的其它软组织发生粘连。 ④成功:该项研究以治愈和好转的患者计为手术的成功率。

2 结果

A、B、C、D 四组的手术均顺利进行并完成,患者均表示满意,术后对患者进行15 d~4年随访。 随访564 例,失败9 例,成功率为99%。

3 讨论

泪囊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主要是由于患者鼻泪管阻塞所导致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临床中将泪囊炎分为:急性泪囊炎和慢性泪囊炎两种。 由于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可能在各个年龄段发生, 因此在进行泪囊炎鼻腔内窥镜造孔手术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生理、心理、性格、审美和解剖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手术技巧顺利完成手术。

在该研究过程中,A 组手术的患者年龄偏小,心理承受压力差,对手术比较恐惧,不关心选择什么样的手术,不理解手术后面部是否有瘢痕等,这组年龄段的患者只关注手术是否疼痛、手术花费的时间和以后是否还需要再做手术等等,但是A 组患者的家长对手术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比较关心。因此,在A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麻醉的效果, 对手术的操作要很熟练;恰当使用电刀的能量一般能量为40 W 左右,最好依次完成“n”形的黏膜切口。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位置。由于A组患者的额骨鼻突的生长发育基本已经成熟, 但是鼻骨额突还在发育过程中, 因此额骨鼻突和鼻骨额突的比例控制在7/3 为最佳。 鼻腔黏膜造孔的大小在0.8~1.0 cm 手术进程中可以让患者的父母陪伴进入手术室,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 而B 组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比较恐惧手术,对手术的选择很关注,也很在意术后的瘢痕以及手术是否疼痛、手术时间、术后多少天恢复到自然情况等等,因此对B 组患者进行鼻腔内窥镜做泪囊造孔手术可以基本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C 组的患者心理承受力较好,虽然也恐惧手术、对手术的选择比较关系,然而C 组患者对手术之后面部瘢痕的要求均不高,其对于手术是否疼痛、手术的时间及效果等问题更为关注。 因此,在对B、C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麻醉、手术操作的熟练、手术切口的位置等问题。在手术的过程中,电刀的能量使用要控制在45~55 W之内,鼻腔黏膜造孔形成的范围在0.8~1.0 cm,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沟通,或者让患者的子女与其聊天,减少患者恐惧心理,以便顺利开展手术。通过对A、B、C、D 4 组患者的手术分析,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手术要根据其心理、生理、性格、审美以及解剖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手术技巧。

[1] 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陈文文,钱炜.鼻和鼻窦显微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菁华,海鸥.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14 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6(4):957-958.

[4] 王后国,费红霞.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0(1):82-83.

[5] 李涛.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23 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09(12 中旬刊):1159-1160.

[6] 金士剑,陈小友,应正标.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14 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2):223.

[7] 张镭,尚春娜,金铭鑫,等.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8):55,59.

[8] 刘红兵,刘月辉.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J].实用临床医学:2006(5):116-117,119.

[9] 孙理彬,李钦兹.鼻泪管钻切联合双耳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5):383-389.

[10] 辛志坚.婴幼儿鼻泪管阻塞泪囊炎的泪道探通治疗[J].云南医药,1999(S1):123-124.

[11] 周洪冰,刘远光,崔虹霞,等.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2(5):79.

猜你喜欢
造孔泪管泪囊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发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一种锚索造孔喷雾降尘装置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59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
高频泪道治疗仪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分析
鼻腔泪囊吻合术后鼻腔吻合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