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

2012-01-25 01:48田野谭洪文吴漫杨永曜况立洪刘启方唐峰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抽液术者心包

田野,谭洪文,吴漫,杨永曜,况立洪,刘启方,唐峰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

田野,谭洪文,吴漫,杨永曜,况立洪,刘启方,唐峰

1 资料与方法

2005-09至2010-08我院共行心包穿刺术90例,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17~81岁,平均45岁,其中结核性心包炎39例,肿瘤性心包积液26例,结缔组织疾病8例,心脏介入手术至心包填塞5例,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包渗液共12例,全部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中大量心包积液。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直接置管引流组(55例),单纯穿刺抽液组(35例)。直接置管引流组术前半坐位心脏B超定位了解心包积液量,进针径路及其与毗邻组织的关系,如心脏舒张期右心室前壁或心尖部液性暗区>10 mm可容穿刺针进入时,术中患者取相同体位,取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麻生效后,穿刺针带负压逐层进入心包腔,抽出积液时停止进针,压低针柄使其与胸壁成30°送入J形导引钢丝入心包长度大于30 cm,用扩皮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顺导引钢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约15~20 cm,固定导管,消毒敷料覆盖。单纯穿刺抽液组:采用心尖部穿刺点,患者取半卧位,B超定位处为穿刺点,常规铺敷,局麻生效后,用普通胸腔穿刺针带负压进入心包腔,见积液后停止进针,缓慢抽吸心包积液。观察指标:心电监护明确有无心律失常及损伤性ST段抬高,观察心包填塞症状、胸闷、气促、心悸缓解程度,心脏彩超掌握积液吸收情况。

2 结果

直接穿刺抽液组:术者操作时间(40±8.5)分钟,心包积液吸收时间平均为(11±3.2)天;7例发生心肌损伤,8例出现室性早搏,3例因抽液速度偏快出现心悸、气短、血压下降;单纯置管引流组:术者操作平均时间(25±5.5)分钟,1例发生心肌损伤,1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1例于抽液过程中出现心悸、气短、血压下降症状,心包积液吸收时间(6.5±3.2)天;置管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穿刺抽液组。90例患者心包穿刺术均成功,无气胸,感染、死亡等并发证。

3 讨论

传统心包穿刺抽液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复发快,尤其是肿瘤性心包积液的量往往增长迅速,需要反复穿刺抽液,抽液时间明显长于置管引流组,增加术者的工作量和疲劳感;随着积液量的减少针尖逐渐靠近心肌可能切割损伤心肌或冠状动脉,甚至危及生命;直接抽液时抽取速度相对快,使心腔扩张,短时间内回心血量增加,可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本文用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有以下优点:①中心静脉导管柔软有弹性,对心肌损伤小,明显减少反复穿刺所增加的相应穿刺风险;②心包引流的平均时间为(6±3.5)天。较穿刺抽液组(11±3.2)天明显缩短;③术者的工作量明显减少,每天只需打开引流夹放出积液300 m l~600 ml即可,也便于在心包内注射药物,也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

心包置管引流术中应注意以下方面:①J形钢丝要能无明显阻力送入心包内30 cm以上,且轻柔抽送钢丝时不应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②如抽出的积液为血性,要及时判断是否为穿刺针刺入心腔内,可将血性液体注入小容器中,或纱布上,观察其是否凝固,如凝固则说明刺入心腔内,要及时退出穿刺针观察;③首次引流量100 m l~200 m l为宜,以后每天间断缓慢引流400 m l~600 ml,避免引流量过多、过快,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甚至心跳骤停;④导管引流不畅时,可带负压适当调节引流管深度,但应注意无菌操作原则,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管或直接用导丝疏通管道。

(编辑:汪碧蓉)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

田野 副主任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心律失常诊疗工作 Email:beijing19491130@sina.com 通讯作者:田野

R541

A

1000-3614(2012)03-0195-01

2011-06-26)

·学习园地·

猜你喜欢
抽液术者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提高地浸矿山潜水泵使用周期的方法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超声对胸腔积液定位的诊断体会
复合式胸腔穿刺针在结核性脓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分析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