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护理专科课程设置改革现状的体会

2012-01-25 14:14程雅玲于海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我院设置改革

程雅玲 于海英

吉林省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院分院护理系,吉林 辽源 136200

浅谈我院护理专科课程设置改革现状的体会

程雅玲 于海英

吉林省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院分院护理系,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课程是实施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课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如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如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改变对护理人才的新需求。[1]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院专科护理学院所进行的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现状。结果:课程是实施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结论:课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研究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护理专业专科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模式改革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2]

护理;教育;课程质量

1 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必然性

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计划的核心,科学的、符合专业指导思想的、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3]我国原有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在传统医学模式基础上的,虽然具有系统性好,传授知识完整、易于掌握等特点,[2]但此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培养出的护理人才已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时代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进行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2 我院新的课程设置模式

培养目标必须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才能得以实现,我院护理专业专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贯彻整体护理理念,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发展潜能,有一定的研究、教育及管理能力,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人民健康需要的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护理人才。我们在对我院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尝试。

2.1 新课程体系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以人为中心的特点

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着眼于人的身心整体护理,强调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突出了心理护理。为了适应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通过深入的调研和专家论证,对原有的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进行调整的同时,又增设一些新的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护理科研等。

2.2 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模式只有第三学年的一年临床实习期,使学生理论学习脱离临床,临床能力[4]弱、角色转化慢 (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化)、专业思想不稳定。

新的课程模式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学生每学期有两周的临床见习,第三学年有一年临床实习期,使学生能尽快认识、了解、最终热爱护理专业,角色转化快,专业思想稳定、临床能力强。

2.3 加强社区护理课程建设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能提供满足社区居民保健需求服务的合格护士是当务之急。按照旧模式培养的护士要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无论从知识结构或工作能力都存在缺陷和不足,护理专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院自2002年开始增设了社区护理课程,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建设已逐渐完善。

2.4 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不但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增加实践课比例,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

我院从2002年开始增加课间见习课和临床专业课的实践课时数。实践课的安排采用两种形式:一是与理论课交叉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能及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为学生的角色转换做好铺垫;二是全部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的综合临床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顺利适应工作要求做好准备。

2.5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富有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为目标,讲授为主法”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同时将整体护理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我院的课程设置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的总结、完善和发展。

[1]沈宁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框架[J].护理教育,2002,16(12):717

[2]孙少海等.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医药教育,2002,6(3):60

[3]闫瑞琴等.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进展及未来趋势[J].2005.20(1):75

[4]闫瑞琴等.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方法 [J].护理研究,2005,19(3):389

R4

A

1007-8517(2012)16-0082-01

2012.06.17)

猜你喜欢
我院设置改革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改革之路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