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2012-01-25 14:14杨淑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尿管尿量导尿管

杨淑艳

吉林省镇赉县医院,吉林 镇赉 137300

脊髓损伤不仅可导致膀胱和排尿功能障碍,而且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对该类患者进行间断导尿结合膀胱功能的训练,使其尽早形成反射性膀胱和恢复膀胱一定的功能,以减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促使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建立良好排尿规律、减少各可能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应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现本文浅谈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对21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的膀胱康复训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1.3岁,其中颈段脊髓损伤11例;胸腰段脊髓损伤8例;脊髓圆锥及马尾损伤1例,经CT及MRI或手术探查证实脊髓损伤,手术治疗19例,非手术治疗2例。留置导管时间最长62天,最短15天。

1.2 训练方法

1.2.1 持续导尿患者采用间歇开放导尿 定时膀胱冲洗,定时定量饮水,夹闭尿管每2小时开放一次,逐渐延长到4小时开放一次,在夹闭导尿管期间根据病情训练病人卧位,坐位或站立位下的扣击关键点或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开放尿管排尿时,让患者做正常排尿动作。当膀胱容量大于500ml几天后拔出留置导尿管开始进行手法排尿法及间断性清洁导尿法训练。

1.2.2 手法排尿期的训练 手法排尿的方法为:膀胱充盈后,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一手摊放脐下,另一手心放于其手背之上,朝着盆骨弓的方向用力向下、向里挤压直至没有尿排出,松手待几分钟,再重复3~5次,力求将尿液排尽,残余尿小于100 ml。每次操作始终在患者视线内,诱导患者建立排尿意识,并指导患者自我按摩体会膀胱收缩感,直至由患者完全自我按摩排尿。并教会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用力收缩腹部肌肉,配合排尿,直至排尿结束[1]。

1.2.3 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经过以上步骤的训练,大部分患者可自行排尿,但它不受大脑支配,因此必须将排尿训练成一个条件反射,即在患者身体寻找一个能引起排尿的扳机点,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建立反射性膀胱。膀胱充盈后,轻叩患者下腹部、大腿内侧皮肤、阴茎体部或会阴部,以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每次排尿动作须重复2~3次,力求将尿液排尽。

1.3 控制水份摄取及尿量 每小时饮水量100~150 ml是包括饮水及主食、汤类、水果各含水总量,此饮水量可因应天气热、出汗多而需略为增加;维持每4小时理想尿量350~400ml,因为此容量易刺激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若尿量小于300ml不易诱尿自解,因不易引起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膀胱总容量绝对不可超过500ml,因膀胱过度膨胀会破坏膀胱壁的肌肉纤维与神经组织,而太少的尿量无法充分稀释膀胱内的细菌与沉淀物,如此易造成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所以每天的尿量最好有1500~2000 ml[2]。

1.4 诱尿方式 损伤部位在第二至第四脊髓者,需利用外加压力协助排尿,其压尿方式通常以双叠掌直接在膀胱上朝耻骨方向拖压,每次施压时,速度宜缓且持久约30秒以上[3]。

1.5 针灸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针灸对症,取三阴交、水道、曲骨、气海、阴陵泉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必要时加用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

2 结果

在3周内拔管者6例,26~55天拔管者15例。17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手法排尿者3例,伴有尿失禁者1例,需配合假性导尿。尿管留置时间缩短、尿路感染率降低。

3 讨论

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是由于脊髓内有关的排尿中枢或脊髓神经通路受到损害,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失去正常神经控制而发生尿潴留[4]。利用留置尿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达到接近生理的状态,可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这是截瘫患者尽早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基础[5]。对膀胱进行适当地充盈刺激及排尿训练,可维持保持近似生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再予以辅助按摩、针灸、热敷、按压膀胱、穴位注射、摇高床头、排尿动作训练等,可以在改善膀胱壁肌肉、神经末梢代谢功能的同时也减少膀胱内残余尿液并防止尿液逆流[6],可帮助患者早日建立规律性排尿习惯。手法排尿可使患者早日拔除尿管,其按摩、按压训练可促使反射性膀胱的早期形成,并且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

[1]李静,李岩,宋伟贞,外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并发症康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8

[2]黄崇平,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226

[3]邢晓红,杜莹,常淑娟.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11(28):773-775.

[4]梅迎雪,闫树英,马湘等,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920):1852-1853

[5]郑红云,赵超男,夏艳萍等,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膀胱功能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6:433-434

[6]叶静,张凌,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和心理康复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29:55-56

猜你喜欢
尿管尿量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