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心理干预

2012-01-25 14:14喻再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青少年家庭

喻再香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湖北 汉川 431600

1 网络成瘾的原因

1.1 家庭功能不健全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青少年的不良问题常常与家庭的不良因素有关。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就易到网络中寻找支持和安慰,从而导致网络成瘾。

1.2 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青少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考试、升学的压力,致使一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成绩差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并以反社会的行为方式表现自我。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师生、同学关系往往是造成青少年学业不良和品德不良的原因之一。有些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差,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级中没有地位,这对他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而网络游戏具有的仿真性能够满足游戏者拥有的权利和地位,从而获得别人的称赞与肯定,即获得尊重。家长和老师喜欢给孩子乱贴坏孩子的标签,结果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也会到虚拟的游戏世界去寻找自信和自尊。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课外活动与网络成瘾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学生的课外活动很少,精神生活贫乏,很多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就会通过其他形式来弥补,上网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1.3 生理和心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性这个话题一直忌讳交流,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伴随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也开始萌动和发展,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度不一致,导致他们内心冲突日益突出。他们对“性”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就很容易到网络空间来寻找性知识,以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

1.4 人格因素

研究发现,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并不一定正相关,但具有人格障碍的人却更容易因成瘾而使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五种人格障碍容易患网络成瘾。

1.4.1 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会经常反复地做某件事,以强迫思维为主。网络的表现就是反复上网。他们明知沉迷与网络是错误的,但又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

1.4.2 冲动型人格障碍:这种人一旦产生做某件事情的冲动,便往往不能控制自己而必须实施。在正常人看来,他们的有些行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给它本人或社会带来危害,但他们仍然一意孤行。

1.4.3 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对别人有多疑倾向,认为别人总是在贬低或威胁自己,对自己不公平、不信任或不忠实,因而自己也不相信别人。人际关系紧张,孤独离群,表情忧郁,不开朗,经常处于警惕、焦虑的状态中。

1.4.4 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平常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来独往,总是表现得很紧张、焦虑。

1.4.5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忽视道德、行为准则和义务,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没有同情心。[3]

2 网络成瘾的干预

2.1 建立和完善家庭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的将来负责。要防止孩子网络成瘾,首先应该实行民主、开明的教养方式,调整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教育孩子要讲道理,而不能用粗暴、严厉的打骂方式。若发现孩子有网络成瘾症状或网络成瘾倾向,应该尽早采取措施,必要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咨询或治疗。

2.2 修改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管理

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学校也肩负着巨大责任。为了防止青少年网络成瘾,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关于网络的健康教育讲座,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分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与绿色信息。老师应该切实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学生、打骂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成瘾的倾向应立即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努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2.3 完善自我

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充分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对照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约束,从而规范上网的言行,预防网络成瘾。已经网络成瘾或者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最好写下自从迷恋网络后,你所忽略的每一项活动或习惯,比如睡眠、学习、同学交往、与家人及朋友的沟通、体育锻炼等,然后回想一下你以前的生活,仔细考虑一下,为了网络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失去现实生活中的宝贵东西是否值得。同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修养。积极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专注于网上内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加强现实中的沟通,发展自我和谐,培养有序感,因为青少年的有序感能预防网络成瘾。

2.4 药物、心理干预综合疗法

目前国外用于治疗网络成瘾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4]。研究表明,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当事者情感的自由表达,关注当事者的积极面和光明面,帮助当事者做出新的有效行为,配合药物治疗,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3 小结

建立和完善家庭功能,修改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管理,增强青少年完善自我的能力,配合药物、心理干预综合治疗,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1]鲁正宏.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研究综述;鸡西大学学报2011-04-2

[2]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青少年家庭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青少年发明家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大学生人格障碍研究进展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