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012-01-25 14:1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尿量医嘱休克

彭 丽

吉林省洮南市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特征为呕血与黑粪,急性大出血可导致周围循环衰竭[1]。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普通外科自2000年10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5例,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5例,男102例,女63例,年龄25~82岁,平均56岁,胃、十二指肠溃疡78例,肝硬化25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9例,胃癌24例,胆道出血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 抢救处理

2.1 迅速补充血容量 快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立即为患者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血细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适当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更大量的出血。

2.2 积极止血 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①如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取的止血措施是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收缩胃血管,减少胃粘膜血液量。采用灌注和吸出同时进行的方法,不但能协助止血,还能观察出血是否停止。②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a受体,使其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③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

2.3 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3 病情观察

3.1 严密观察生命特征 注意患者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使组织灌注减少,形成乳酸增高,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对提前发现并防治休克起到重要的作用。

3.2 观察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 消化道出血>60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当患者有头昏、心悸、乏力、脉速提示出血量在400rrd以上。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便,呕血与黑便的颜色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如呕血呈鲜红色或有血块,提示出血量大,速度快。

3.3 观察尿量 大量出血后,全身循环血量及肾血流量减少,可引起尿量减少,故应严格记录尿量及输液量。

3.4 观察血容量 大出血患者出血时往往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说明灌注不足。前额、四肢出汗合并苍白,提示有再次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及时治疗。

4 护理

4.1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4.1.1 本组有1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护士立即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立即清除呼吸道内血凝块,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液路,做好配血,根据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使用止血剂及其他药物,同时嘱患者禁食,给予吸氧保暖,并做好心理护理,遵医嘱注射镇静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迅速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救治措施。护士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动作敏捷准确,忙而不慌乱。

4.1.2 严密观察患者周围循环状态 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SPO2的变化、呕吐、便血的量、发生的时间及次数,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应重点观察血压和心率这两个反映机体周围循环状态的关键指标,以判断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周围循环衰竭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抗休克,保证各种补充血容量的措施得到及时准确的落实。

4.2 一般出血患者的护理

4.2.1 卧床休息 体位以感觉舒适为宜。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呕吐,如患者伴有休克,可采取头低脚高位或双下肢抬高30度,以防脑部缺血。注意给予保暖,尽量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满足患者的生活起居。

4.2.2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30分钟至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病情稳定4~6 h后,可每2小时测量1次,密切观察呕吐量及黑便量、次数及速度,观察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4.2.3 饮食护理 少量出血无呕吐,临床表现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选用温冷清淡、无刺激的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以后可渐改为软食。宜少食多餐,指导患者忌生硬、刺激性食物。向患者讲明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指导或协助患者漱口,做好口腔护理。

5 结果

本组106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5例死亡,全部康复出院。

6 讨论

6.1 抢救和处理及时 上消化道出血因出血量大、不易自止,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和抗休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

6.2 观察和正确的判断 首先要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还要正确地估计出血量,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来确定输液和输血的速度,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次数、性质和量,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或是有再次出血,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作出相应的处理。

6.3 精心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应避免患者因恐惧、紧张或饮食不当引起再次出血而加重病情。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止血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尿量医嘱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