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用药常见问题

2012-01-25 14:14陈莉华宋文霞莫柱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剂型胶囊抗生素

陈莉华 宋文霞 莫柱冰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云浮 527300

小儿用药非常普遍,保证儿童安全用药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在不同阶段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大,耐受力差。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应严格掌握小儿用药注意事项的要求,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

1 小儿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小儿为不成熟个体,对药物的体内处置与成人相比有显著差异,肠蠕动不规律,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力低,消化系统发育不全,胃排空时间长,肾血流量低等,使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极为不规则。

2 小儿用药常见问题

2.1 抗生素的滥用

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复杂,其中家长想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愿望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为迎合患者家长心理,无原则满足其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1]。首先,在病原体不明确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孩子感冒发烧,大多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效果不好,若使用抗生素,则会延误病情,增加病人负担,浪费医药资源。其次,对于小儿腹泻也存在较多不恰当的抗生素应用。小儿感染性腹泻大多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缩短病程,反而易导致二重感染和增加耐药性,在临床中使用抗生素极为不合理。

2.2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症状之一。向家长解释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机制,滥用退热剂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相反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指导家长一般先选择物理降温,若无效,则选择外用栓剂以减少副作用。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较为安全的品种。有些临床医生,由于对复方制剂成分的感冒药了解不够,易造成该药的重复使用而使药物过量,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2.3 止咳药的滥用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可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如果见小儿咳嗽便急于用止咳药,等于“闭门留寇”,使病菌在气管内大量繁殖,以致引发肺炎等病,所以要慎用止咳药。

2.4 激素类药物应慎用

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激素,过早使用激素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长期应用激素会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与发育。

2.5 外用药物的滥用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血管又很丰富,用药很易吸收,有时会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可引起中毒。因此,外用药要按规定给药,切不可涂之过多过厚,用药时间不要太长。

2.6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滥用

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是绝对安全的营养药,盲目给小儿长期补充,而不知长期或超大剂量服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如鱼肝油丸久服会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厌食,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而微量元素锌浓度达5mg/L,则有损害巨噬细胞和杀灭真菌的能力。

3 小儿合理用药

3.1 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医生根据体症准确判断病情,有针对性的用药。对确实有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者,最好作药敏实验,选准药物。切记不是药物越高级越好,越广谱越好,不是多用、早用抗生素就能加快疾病的康复。因为如果长期、大量、不合理的滥用抗生素,就会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使人体的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而导致菌群失调,患儿易感性升高,容易被毒力强的耐药菌株感染[2]。

3.2 选择合适的剂型

为了提高小儿用药的依从性,最好选择小儿服用的糖浆及含糖颗粒剂,以除去化学药物的苦味和异味,大大改善药物的口感。不过药品中的许多添加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化学活性,可以引起小儿的多种药品不良反应[3],所以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

3.3 准确计算剂量,尽量多选择小儿剂型

医生根据小儿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所能承受的液体容量等计算给药剂量,注意随时观察病情,以保证剂量的合理性。为了避免计算剂量的繁琐,最好多选择小儿剂型。不过目前临床上小儿剂型不多,这就要求药物研究及生产厂家多开发一些适合儿童使用的新剂型,更好地为小儿服务。

3.4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病情较轻,能口服的尽量选择口服给药,若要用静脉给药的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切不可过快过急,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避免使用高浓度溶液,要变换注射部位,防止反复应用于同一血管引起血栓静脉炎。打针后避免用手按摩针孔,应该用一个消毒的干棉球轻轻压迫三五分钟,待针孔不出血即可。

3.5 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

有些家长盲目地认为小儿用药都需要研粉喂服,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肠溶、缓释胶囊及糖衣片都不能压碎,否则疗效下降,造成刺激,引起恶心、呕吐。如临床上常用的复合乳酸菌胶囊,它是肠溶胶囊,要到达肠道才发挥它调节菌群失调的作用,若把胶囊壳取出,直接喂药粉,药效就会大大降低。又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其中的颗粒为不等速释放的若干等份,以不同颜色区分,如果用上述方法给药,难免会使倒出的颗粒不均匀,这样也就无法达到缓释的目的[4]。

3.6 选择合理的给药顺序

熟悉药物特性,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是合理用药的前提。①小儿有些片剂需研碎加少量液体服用,对有些进入体内显酸碱性的药物最好分开研碎,错开时间服用。小儿中常使用的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6,熊去氧胆酸胶囊,沙丁胺醇;碱性药物如安茶碱。②服用红霉素抗菌素时,不宜吃含钙、镁、铁丰富的食物,以免彼此干扰。③止咳糖浆及润喉片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宜最后服用,用后不宜饮水,保持其在局部作用的时间与浓度。④驱虫药睡前服用;助消化药饭前10分钟服用;止泻药在两餐之间服用。

综上所述,小儿用药更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使药物既能起到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毒副作用,减轻病人负担。医院可开展小儿用药知识讲座,对患儿父母进行药物咨询服务,让其用药更加安全,放心。

[1]金智敏.健康宣教对减少儿童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5):625.

[2]王力红.医院感染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5.

[3]朱梅,尉建伟.小儿用药与药源性疾病[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778.

[4]孙建中,孙英霞.浅谈小儿用药剂型现状[J].山东医药工业,2002,21(1):29-30.

猜你喜欢
剂型胶囊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时光胶囊
抗生素的故事
时光胶囊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