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催化技术创新高地:记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2-01-26 09:54贾广华
中国石化 2012年8期
关键词:炼油石油化工实验室

□ 贾广华

2011年,石科院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得科技部授牌,这是我国炼油和石油化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4月,是全国首批3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承担着解决国家在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研究炼油行业的共性问题和储备未来技术的责任。成立以来,实验室紧密围绕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重大需求,以催化材料和反应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以重质和劣质原油高效转化、清洁车用燃料绿色化生产和替代能源生产的技术创新为目标,研究开发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技术,努力实现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的跨越,提升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高标准建设优势突出

在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方面,实验室重点研究分子筛类催化材料、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固体超强酸类催化材料、磁性酸性催化材料和非晶态合金类催化材料的合成规律,使其作为炼油和石油化工催化剂活性组元,促进反应物分子定向转化,提高目标产物收率。在石化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方面,重点研究磁流化床反应工程研究、悬浮/浆态床反应工程研究和超临界反应工程研究等新型反应形式,通过反应工程手段,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实现反应过程强化。

依托石科院的科研实力,实验室在建设期间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实验室主任、石科院院长龙军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实验室的优势是有很强的炼油和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背景,既研究催化材料,又研究反应工程和炼油工艺。针对炼油和石油化工行业的需求来研究催化材料,针对催化材料的特点来研究反应工程,通过反应工程的配合使催化材料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形成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成套技术。”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标准建设,中国石化和石科院为实验室提供了一流的硬件条件。目前实验室面积总共有4000多平方米,各种仪器设备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实验室聚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闵恩泽、李大东、汪燮卿、何鸣元和舒兴田院士亲自领衔担任学术指导;达志坚、聂红等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担任学术带头人;在实验室的35位科研骨干中,有8位博士生导师,31位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

研究成果丰硕

实验室立足于利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炼油化工的能耗,从重质原油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清洁轻质产品,最大限度地将原油吃干榨净,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实验室围绕着催化材料和反应工程两个方向,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开展了5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和4项中国石化课题研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18件,已获授权95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10篇,7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中国石化奖励。

实验室开发了一系列催化材料和绿色环保制备技术,如“具有介孔和微孔双孔结构的含Y型分子筛复合材料(NSY)及其合成新工艺”,原材料利用率高,母液可循环利用,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以“纳米分子筛合成和生产技术”为基础上开发了乙苯合成催化剂和液相循环反应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延长了催化剂寿命,已于2009年建成了65万吨/年的乙苯装置,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平台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是创新的平台,也是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该实验室一直面向生产第一线开展研究工作,为许多石油石化生产单位转让技术和提供技术服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框架下,通过每年提出开放课题,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依靠它们学科种类齐全、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优势,结合本实验室对企业技术需求的了解以及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技术开发平台。同时通过对企业在技术转让、核心产品制造、咨询、标准、计量、检验、战略研究等方面的服务,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龙军表示,实验室将围绕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针对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研究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在催化材料研究方面,要按照近、中、远三个层次发展分子筛催化材料;同时结合应用加强其他新催化材料研究,为炼油和石油化工相关催化剂提供新组元。在反应工程研究方面,主要围绕重油转化、清洁燃料和替代燃料生产,结合新催化材料的应用,开发新的反应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炼油石油化工实验室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