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2012-01-26 17:02申俊龙史文川朱舒婷
中国医院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隐性竞争力

■ 赵 宁 申俊龙 史文川 朱舒婷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研究

■ 赵 宁①申俊龙①史文川①朱舒婷①

隐性知识管理 核心竞争力 中医医院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隐性知识已无可辩驳地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典型的隐性知识密集型组织,中医医院要通过不断加强自身隐性知识管理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愈演愈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足。通过对隐性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界定开始,分析了隐性知识管理对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阐述了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策略。

①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10046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

Author’s address:Trade School of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138,Xianlin Avenue, Qixia District,Nanjing,210046,Jiangsu Province, PRC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已成为一种能够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高度智慧和竞争力的管理机制。组织中流通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成功的转化传播使得其在组织成员之间充分地共享,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医医院作为典型的隐性知识密集型组织,对隐性知识这一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医疗市场的开放,中医医院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立足就必须依托其核心竞争力。

1 隐性知识管理与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

1.1 隐性知识的概念及内涵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英国学者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提出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他认为隐性知识是在某种环境下,人们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们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1]。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等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他还认为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2]。

有学者对医院隐性知识作如下定义:医院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医务人员头脑中,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整合而成的,运用于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技能、技巧和体现于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中的直觉、感悟、观察能力、对病情的分析能力、思维方式、决策能力和价值体系等,也包括从其它单位或其它行业获得的能运用于疾病的诊治、护理过程中的隐性知识[3]。“医者意也,”作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医药知识,中医药本身就是一座伟大的隐性知识的宝库,中医药作为一种知识其神韵也正在于“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特性。中医医院作为应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集中场所,其中流通的中医药知识在长期应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模式、思维方法、诊疗手段、价值取向等更加具备隐性知识的特征。

1.2 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他们在文章中提出了基于知识和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简单地说就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能力[4]。基于此,可以将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够使中医医院在某一领域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系列互补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能保障医院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内一流水平,这是中医医院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价值增长的重要保证。核心竞争力强调中医医院的内部因素比外部条件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医院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2 隐性知识管理对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1 隐性知识管理是形成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医疗市场的开放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得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激烈的竞争时代,加强隐性知识管理,中医医院能及时发现医务人员头脑中所存在的隐性知识,继而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医院文化将他们所掌握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体员工共享,提高员工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竞争力不同于硬件设施的构建和医疗设备的购买,是很难为其他医院所模仿的,是一所中医医院的真正的价值体现和竞争力所在。

2.2 隐性知识管理有助于中医医院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创新是中医医院拥有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源动力。隐性知识本身就是中医医院员工对于实践工作的理解、感悟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法、技巧集合而形成的经验智慧,加上人员间的交流与协作,以及对于显性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技术创新是依托隐性知识而产生的,是隐性知识整合的产出。具有中医医院特色的医疗服务和先进独特的管理能力,以及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又共同构成了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5]。

2.3 隐性知识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中医医院文化

在医院中,每个员工所持有的竞争力是不同的,有的是持有关键竞争力,有的持有一般的竞争力,有的没有竞争力。通过隐性知识管理,使有关键竞争力的持有者就可以把关键的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传授给一般竞争力的所有者和非竞争力持有者。这个过程就是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所说的组织集体学习的能力[6]。就在这种隐性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医院内部将逐渐形成一种友好信任,互帮互动的团队文化。中医医院文化是深深根植于每个成员头脑中的独特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是中医医院的精神财富。成功的文化建设是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2.4 隐性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医医院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不可预知的事件越来越多。中医医院中隐性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核心能力的形成,而创新又是防止、克服核心性的关键。通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纠正-再适应”过程,使中医医院充满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迅速地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做出灵敏的反映,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7]。同时,成功的隐性知识管理将会加快中医医院员工的学习过程,提高医院员工的整体素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医医院的适应能力。

3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笔者认为依靠隐性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中医医院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将隐性知识管理提升到中医医院的战略管理层次

将隐性知识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层次,首先意味着隐性知识管理应当得到中医医院管理者的重视,这是通过隐性知识管理来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可以对医院管理者进行相关的知识管理培训,使其意识到隐性知识管理对于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转变其思维模式,以利于中医医院隐性知识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将隐性知识管理的目标与中医医院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可以针对中医药的隐性知识特征,将儿科、妇科、肛肠科、心脑血管科等中医药诊疗有优势的病种建设成重点的特色学科、特色专科,创出中医医院技术精品,在形成医院的特色优势的同时,形成具有本医院特色的隐性知识积累,建立起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3.2 营造鼓励隐性知识共享的中医医院文化

中医医院文化指中医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下,在长期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8]。中医医院可以通过定期举行诸如“技能比武”的交流活动,营造鼓励隐性知识共享的医院文化,使得员工在工作和休闲时相互信任,乐于交流,愿意共享,更好地促进中医医院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和创新,提升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

3.3 建立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

隐性知识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所得,是非正规的、难于沟通的“技巧”或“诀窍”,往往成为员工拥有某种优势的象征,所以员工一般不太愿意主动分享隐性知识。这就需要打破这种独享机制,可以针对中医医院隐性知识主体的特性,设计相应的激励方式,鼓励、规劝甚至刺激员工进行隐性知识共享;同时,需要建立适当的评价系统,对隐性知识共享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强化或修正。中医医院中的师承模式是中医药传承的主要途径,首先建立中医药传承的共同远景,使“师傅”与“徒弟”都意识到中医传承是自己的一种历史责任,辅以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大家乐于研究、共享中医药隐性知识;将中医药师承模式的隐性知识传承效果纳入评价范围,要求师傅对徒弟进行隐性知识传授,把徒弟诊疗技能的提高作为师傅的绩效评价指标之一。

3.4 完善中医医院隐性知识管理系统建设

隐性知识管理在提升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平台支持。中医医院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中医诊疗经验数据库、医院内外部隐性知识网络等相关的知识管理系统。例如,可以参照美国卫生健康研究与质量管理机构和美国医学会等设立的《临床实践指南》,将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头脑中的临床经验、知识、技能等隐性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智能型中医诊疗经验数据库,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使医院的隐性知识能量稳定而有效地发挥能量。此外,通过建立内部隐性知识网络,创新组织管理框架,改建有利于隐性知识迅速传播、共享的机制,从而达到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通过建立外部隐性知识管理网络,不断从中医医院外部识别和获取新的隐性知识,加速隐性知识更新,尽快提高中医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最终达到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 结语

隐性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推动中医医院的创新能力和中医医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中医医院只有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以自身特有的知识结构与特征为基础展开诊疗活动,不断地加大医院的隐性知识积累,从而在愈演愈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足。

[1] 波兰尼.科学、个人知识与隐性知识[M].王靖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NON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 刘 辉 霞 ,丁 军 强 ,孙 宇 光 .医院隐性知识管理探讨[J].中国医院,2007,11(1):18-20.

[4] PRAHALAD C 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63).

[5] 张博,周典,吴丹,胡晓.医院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J].安徽医学,2011,32(2):248-250.

[6] 陶冶,鲁若愚.企业知识流动浅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17(3):213-217.

[7] 崔乔礼,周 琳.知识管理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中国伤残医学,2006,14(4):28-31.

[8] 解聪,万晓薇,李方一.医院文化重在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60.

Research on the TCM hospitals cor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ZHAO Ning,SHEN Junlong, SHI Wenchuan, et a l

Chinese Hospitals.-2012,16(2):26-28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core competitiveness,TCM hospitals

Today under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acit knowledge have incontestably become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s'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s typical tacit knowledge-intensive organizations, the TCM hospitals shoul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us to keep a foothold on the increasingly intensive competition in the health care market. The paper begins by the defining of concepts of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on TCM hospital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n describe the strategies for TCM hospitals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the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90)

申俊龙: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E-mail:jlshen2005@126.com

2011-10-21](责任编辑 王远美)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隐性竞争力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