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2012-01-26 23:15乔繁盛
中国矿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矿业矿山

乔繁盛,栗 欣

(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100013)

自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徐绍史部长首次提出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绿色矿业”以来,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中国矿业界共同的行动纲领和发展目标。几年来,在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可喜进展与成效。

1 发展绿色矿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工作进展

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开展,国土资源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协会支撑的原则,三方形成合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了绿色矿山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1.1 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为落实徐绍史部长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绿色矿业”精神,2008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08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上,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同中国铝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等十一家矿山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发布了《绿色矿山公约》,吹响了建设绿色矿山的进军号。接着,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将“建设绿色矿山”工作列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该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的总体目标。

根据《规划》要求,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组织专家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制订了《绿色矿山暂行管理办法》、《绿色矿山基本条件》、《绿色矿山申报书》、《绿色矿山申报与评审程序》等,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2009年11月在山东烟台召开的以“绿色矿山”为主题的“2009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上,全体代表对上述文件资料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会上有十二家矿山企业介绍和交流了在绿色矿山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做法和经验,极大地激发了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热情和积极性。

2010年8月13日,国土资源部正式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阐明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思路、原则与目标,并要求做好统筹规划、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1.2 积极组织推进,评选先进试点单位

根据国土资发〔2010〕119号文件精神与要求,全国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2010年至今,在全国28个省(市、区)近300家各类矿山企业积极提出申报的基础上,经各省(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省级矿业协会的配合下,对申报矿山进行初审与推荐,并经中国矿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和组织专家评审,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先后两批评选出220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首批37家,第二批183家。

绿色矿山的评选,提高了矿山企业对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重要意义和绿色矿山科学含义的认识,极大地调动了矿山企业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自觉地投身于绿色矿山建设热潮之中,朝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

1.3 大力开展宣传,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先后在2009年、2010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上,组织了绿色矿山先进典型经验交流,以及实地参观学习;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听取了4家典型矿山企业的经验汇报,并组织调查组到山东、陕西6家矿山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中国矿业报、国土资源报和中国矿业网站上,开辟了绿色矿山专栏,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进行了专题宣传报导;优选部分试点单位参加了国土资源部2011年成果展览会;印制了首批37家试点单位绿色矿山建设成果汇编;在举办的相关会议上多次播放了先进典型矿山企业绿色矿山专题片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报导,表彰了先进,树立了样板,不仅使更多的矿山企业有了学习的榜样,增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时代感和责任心,增加了工作的动力与信心,带动了更多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活动,积极履行绿色矿山建设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促进了绿色矿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先进典型更加强了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发展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要求和矿山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沿着绿色矿业发展方向继续前进。

2 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五年来,在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矿业行业协会的大力配合下,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矿山企业的认可与欢迎,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我国矿业界的共同行动纲领,并取得了可喜成效。尤其是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与肯定,极大地鼓舞了矿业企业的革命激情和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并决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将绿色矿山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2.1 转变观念, 提高了建设绿色矿山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源需求刚性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途径,也是矿山企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保障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绿色矿山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一开始并不都为矿山企业所接受。不少人认为建设绿色矿山就是种树种草搞绿化,搞好环境;也有人认为搞绿色矿山建设有钱才能搞,可搞可不搞等等。

通过大力宣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培训班(目前已举办全国性培训班三次、省级培训班一次,参加人数共计900余人),以及通过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实践,使大家对绿色矿山九大基本条件,即包含依法办矿、规范管理(包括安全生产)、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内容的绿色矿山观念,有了新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而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社会和谐作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中心内容,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方针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3-5]。

认识提高了,理念更新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矿业行业协会、矿山企业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参与。绿色矿山建设成为各级矿业管理部门推动工作全面开展的抓手,矿山企业也将建设好绿色矿山作为企业生存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2.2 勇于实践, 开创了全面建设绿色矿山的新局面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第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都积极制定规划并努力付诸实施。

国土资源部的矿产资源规划中,安排了转变矿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与布局、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强化对资源开发空间布局、规模结构、准入条件、利用效率和矿山环境治理的管控,并通过省、市、县三级规划层层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任务,加大实施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引导,主动服务,规范管理,有力促进了绿色矿业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

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也积极研究探索,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标准,为指导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依据。例如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指南》等文件,明确提出2010年底全省建成绿色矿山150座以上,目前已完成三批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发展绿色矿业创建绿色矿山工作指南》,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一批示范试点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用8~10年时间初步构建起全省“绿色矿山”格局。河北省邯郸市编制实施了《邯郸市“绿色矿山”建设总体规划》等,引导全市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黑龙江等地也在按照绿色矿山建设的理念,积极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了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企业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把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要求贯彻于矿产资源管理的始终,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活动,督促矿山企业自觉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断改进开发利用方式,提高开发利用水平,促进节能减排,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合理开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和社区和谐,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国土资源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积极引导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的发展模式建设和经营矿山,使矿山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依法办矿和安全生产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条件,将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社区和谐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核心,将企业文化和规范管理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手段,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土地复垦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保障措施,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要求开发经营,全面建设绿色矿山,实现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2-4]。

当前,矿山企业已经出现了以加快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矿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大好局面。许多矿山企业正在以创建企业文化、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大力开展并自觉承担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环境重建、土地复垦、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5-6]。创新出了如大同塔山煤矿“一矿八厂一条线”建设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的企业发展模式;中铝集团广西平果铝土矿矿用土地改革新模式;云南磷化集团开阳磷矿企地共建和谐社区的“云磷-汉营模式”;山东黄金集团归来庄金矿利用废弃采坑、排土场和尾矿库,建设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矿山旅游公园;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矿勇于创新,建设无尘无废绿色矿山,实现“环保化开采、清洁化加工、无尘化运输”的典型经验等先进事例。

2.4 政策鼓励,营造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良好环境

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分重要。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从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的资源配置制度、逐步完善税费等经济政策、加强技术政策引导等方面,逐步拟定出台一些对绿色矿山的鼓励和优惠政策[1,4]。

现在已执行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有两项:一是以奖代补:积极落实专项资金,实施了近200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支持矿山企业采用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其经济、社会和资源效益十分明显。对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水平高的300家矿山企业(其中有13家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给予了奖励。二是启动了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正在制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引导和督促矿山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 提高生产

能力和效率。积极探索建立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与开采效率挂钩等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矿山 “三率”水平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目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已呈现出大好局面。但是,总的来说,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较长期的工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大力发展绿色矿山”的指示精神与要求,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更加扎实和蓬勃开展起来,为我国矿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成绩。

[1]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J].国土资源通讯,2010(16):29-32.

[2] 乔繁盛. 建设绿色矿山 发展绿色矿业[J].中国矿业,2009,18(08):11-13,23.

[3] 王东.走循环经济之路 发展绿色矿业 建设绿色矿山——访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元[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10):7-9.

[4] 赵峰.建设绿色矿山是绿色矿业发展的基础[N].中国矿业报,2010-09-14.

[5] 乔繁盛,栗欣.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之浅见[J].中国矿业,2010,19(10):59-62.

[6] 李秀臣.招金矿业创建绿色矿山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矿业,2011,20(5):49-51,65.

[7] 乔繁盛,栗欣.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设绿色矿山[J].中国矿业,2011,20(9):51-54.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矿业矿山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矿山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