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强直性脊柱炎56例的临床治疗

2012-01-26 07:13王在红
当代医学 2012年25期
关键词:总苷磺胺吡啶

王在红

中西医结合对强直性脊柱炎56例的临床治疗

王在红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AS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口服白芍总苷及柳氮磺胺吡啶,连用6个月;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6个月。观察患者脊柱晨僵时间、疼痛程度、血沉、C反应蛋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脊柱晨僵持续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疼痛程度等指标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脊柱晨僵持续时间、ESR、CRP、疼痛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67.8%,对照组总有效率4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转氨酶升高1例,轻度腹泻3例;对照组转氨酶升高5例,轻度腹泻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AS效果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在临床有推广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白芍总苷;中西医结合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晚期脊柱强直,关节畸形,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白芍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据《本经》记载,白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白芍总苷胶囊是从白芍干燥根中提取有效成分白芍总苷(TGP),其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等功能。药理研究也表明其具有双向免疫调节、抗炎镇痛的效果[2]。柳氮磺胺吡啶(SASP)作为治疗AS的常用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通常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个体难以耐受。本研究采用白勺总苷胶囊(帕夫林)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评价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AS患者56例,全部病人均经过骶髂关节CT及HLA-B27检查,均符合1984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AS诊断标准[3]。男32例,女24例,年龄15~38岁,病程0.5~10年,发病年龄平均24.1岁,其中男性平均22.6岁,女性平均26.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帕夫林(TGP)0.6g,口服,1日2次,柳氮磺胺吡啶(SASP)第1周0.25g,第2周0.5g,第3周0.75g,此后均为0.75g,口服,1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仅给予SASP治疗,第1周0.25g,第2周0.5g,第3周0.75g,此后均为0.75g,口服,1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两组同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1.3 观察指标 包括晨僵、疼痛程度、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疗效。疼痛程度按5分计算,1分:无症状;2分:轻度疼痛;3分:中度疼痛;4分:重度疼痛;5分:非常疼痛,活动严重受限。晨僵、疼痛程度、ESR、CRP治疗前后的改善百分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相加后求其平均改善百分率进行疗效评价,≥75%为显效,≥50%为进步,≥30%为改善,<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进步+改善)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及组间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在脊柱晨僵持续时间、ESR、CRP、疼痛程度等指标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脊柱晨僵持续时间、ESR、CRP、疼痛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n)晨僵持续时间(min)ESR(mm/h)疼痛程度(分)CRP(mg/L)治疗组 28 治疗前 52.1±21.5 53.5±18.2 4.4±0.6 30.1±8.3治疗后 20.5±14.6ab 16.4±5.1ab 1.2±0.4ab 10.2±3.4ab对照组 28 治疗前 55.8±22.6 55.2±20.3 4.5±0.7 31.6±9.4治疗后 31.3±15.2a 28.6±17.5a 2.7±0.6a 18.9±3.7a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7.8%,对照组总有效率4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转氨酶升高1例,轻度腹泻3例;对照组转氨酶升高5例,轻度腹泻3例。两组都给以对症处理,未停止用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使机体功能严重受损[4-5]。AS中医规范名为脊痹,《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将AS的病因归结为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肾肝经血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邪乘虚深入肾督,筋脉失调骨质受损[6]。

AS治疗一般主张进行功能锻炼、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但多数药物长期使用易发生不良反应。目前治疗AS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消炎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SASP是目前公认的对AS治疗有效的西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可逆性肝酶升高等。白芍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帕夫林(TGP)是我国研发的抗炎免疫调节药,为中药白芍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白芍总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症状和体征,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中药白芍柔筋止痛养血活血之功效。据动物研究表明[7],TGP能升高模型小鼠降低的白介素(IL)-2水平,降低模型小鼠升高的IL-4水平,可能是其可调节Th1分泌的IL-2和Th2分泌的IL-4之间的平衡性,从而抑制Th2细胞功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TGP还能够调节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信号转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8]。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在脊柱晨僵持续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疼痛程度等指标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脊柱晨僵持续时间、ESR、CRP、疼痛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因此,TGP联合SASP治疗AS效果优于单用SASP,在临床有推广意义。

[1] 李坚,李满意,娄玉钤.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6-10.

[2] 杜君宏,董秉丹.甲氨喋呤单用及与白芍总苷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6):540-542.

[3] Linden S,Valkenburg HA,Cats A.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A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a[J].Arthritis and Rheum,1984,27(4):361-368.

[4] 王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65-266.

[5] 郭进,张家永,林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2):148-149.

[6]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94.

[7] 李传应,王春,魏伟.白芍总苷对小鼠慢性皮炎-湿疹的治疗作用及其部分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0):1366-1369.

[8] Zheng YQ,Wei W.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suppresses adjuvant arthritis in rats and intervenes cytokine2 signal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synoviocytes[J].Int Immunopharm acol,2005,5(10):1560-15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106

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王在红)

猜你喜欢
总苷磺胺吡啶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龙胆总苷提取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白芍总苷脂质体抗肿瘤活性研究
HPLC-ELSD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
含吡啶的大环席夫碱锰(Ⅱ)配合物: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质
基于Schiff Base配体及吡啶环的铜(Ⅱ)、镍(Ⅱ)配合物构筑、表征与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