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合作共建创新型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2012-01-27 16:52王一涛刘京京陈美婉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产业园澳门中医药

王一涛 ,潘 威,刘京京,陈美婉

(1.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澳门 999078)

1 机遇与挑战

1.1 共建背景

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对天然药品与健康产品的需求进入了迅速增长时期。[1]与此同时,经济转型的中国为确保经济的繁荣更多地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面对这一中医药的发展契机,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澳门、香港与内地特别是广东开展生物医药科技合作,打造横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11年4月19日,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在此大背景下正式奠基。

广东省与澳门特区政府合作建立的“创新型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提出发挥区域整体优势,由横琴新区出地、澳门出资,由粤澳双方共同规划、投资、经营、收益,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此举不仅为粤澳地区中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将是粤澳两地在“一国两制”背景下探索新合作模式的又一里程碑,产业园将成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产业开发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的先行试验区。

1.2 战略定位

粤澳地区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区域,应运而生的创新型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将发挥两地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和共同繁荣的伙伴关系,从而强化科技合作、技术开发和推广,并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2]为产业园量身打造高效率个性化的开发模式,以实现产业园的功能创新和升级,成为了当前园区建设规划的重要课题。

粤澳中医药产业园应借助国家宏观战略决策对粤澳中医药产业的重点扶持,结合澳门中医药文化的良好认知度,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以及毗邻中药强省粤闽川滇等方面优势,打造以质量保障为核心,研究开发为导向,绿色中药、名优成药和保健食品精品为重点,集研究开发,名优精品制造、养生保健、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国际中医药产业创新基地。

1.3 核心价值

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澳门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品牌价值,有利于通过制度创新,在产业园打造中药商品的“澳门制造”品牌。[3]浓厚的传统医药氛围和可靠的食品药品质量,是澳门中医药品牌的两大内涵;此外,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澳门认证”提供了更加坚强的科技学术后盾。“澳门制造”品牌具体可包括:借鉴新加坡工业园模式,直接打造园区品牌;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产学研基地贴牌,由于校区受澳门特区政府司法管辖,自然成为“澳门制造”品牌;打造“横琴制造”品牌(Made in Hengqin);打造“Made with Macau”品牌。这主要是借鉴“Made in China” 到“Made with China”的品牌塑造策略,这一转变表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同理,也可借“Made with Macau”品牌传递“澳门制造,粤澳合作”的理念。

2 创新模式与新颖构架

2.1 研究开发平台

研发作为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头,是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功能规划的重中之重。在借助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岸四校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为龙头的粤澳两地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基础上,产业园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等为重点研发方向,利用高新化学和药理技术界定物质基础,利用现代分析和药剂技术确保其安全有效可控,并系统采集临床信息,致力于组建国际一流的中华医药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境内外项目联合以及合同研究组织进行联合研发,进行全球性的创新药物筛选、技术转移和产品孵化,建立澳门特区的食品药品独立审批制度,以及与名优药业进行合作研发,共同协商知识产权的商用开发与保护。

2.2 精品制造平台

健康是澳门建设成为世界级休闲旅游中心的核心价值需求。系统开发优质的健康产品以作为产业园的终端主要产出媒介,应成为产业园未来发展的重点目标。[4]园区的中药精品产业,应以此为目标,以道地方药和饮片为引进源,加强集成创新和技术转化研究,进行健康产品的二次开发;汇聚道地药材、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基于天然成分的创新中药、健康食品等主要品种,形成以“澳门中医药”为同一品牌的系列健康养生产品群。在产业园建设初期,健康产品的市场定位可主要瞄准中国内地的高端健康精品市场,同时兼顾澳门旅游保健品市场;而在产业园建设完善形成规模化和品牌优势后,则逐步探索国际天然膳食补充剂市场。特别突出“中医药临床营养食品”门类,提供给临床病人和康复患者以膳食补充剂等形式的新型营养配餐,达到先进的临床营养学专业要求,形成与产业园医疗观光个性化定位的有机结合。

产业园进驻企业或研究机构可与中国内地主要道地药材产区中的重点种植基地合作建立生药战略联盟,对全国知名的重点药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 GAP、SOP等中药材种植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形成统一的联盟支撑技术,从而标准化药材种植。[5]通过无菌生产、真空包装、GMP标准建立等一系列中药材加工、生产质控系统的建立,形成产地增值效应,规模化加工中药材,与商业模式进行对接整合。在创新中药产品开发上,产业园入驻企业或研究机构应结合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现有技术优势,以具有研究优势和显着药理药效的系列中药方剂为开发源,与内地名优中药企业在慢性疾病的治疗领域和对应制剂产品进行重点合作,在产业园建设精致小巧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制剂厂,开发现代中药剂型及药食两用高端中药产品,与产业园国际医疗旅游中心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2.3 商务服务平台

中医药信息服务产业是少数未被发达国家所主导的领域之一。在澳门产业园区先驱性尝试建立中医药电子商务标准、技术应用和软硬件产品等配套体系具有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园区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拥有国际水准的技术标准和商业标准,拥有全程质量追溯监管和现代科学方法确认,属于真正安全有效地“澳门认证”精品,这为澳门中药商务平台的搭建与运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园区建立专业的市场运作平台,负责全球化市场营销与推广。市场平台可采用有形平台和无形平台结合的方式实施。有形平台指通过明确的组织机构和部门设置,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前期的品牌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无形平台指以园区的电子商务和虚拟园区门户为核心,吸引、整合松散型的营销网络和互联网媒介,进行无边界全时空的市场推介。

园区的市场策划方面,组织资源向全球进行园区整体和专业子模块的策划和广告设计招标与评选。根据营销策略安排,提供不同阶段的广告创意和营销活动安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级制目标与绩效管理。品牌运营上,建设和维护澳门中医药品牌体系,与园区建设保持密切联系负责将品牌建设工作与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建设工作同步执行。招商融资方面,招募和建立一只高效的招商融资团队,做好招商融资人员培训、激励和目标考核。逐步实现全球招商融资的渠道管理。

针对无形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初期以品牌建设,招商融资和标志性宣传为主,利用虚拟园区建立网络推介传播中心,形成便捷高效的网格化电子商务营商集散平台。重点推广“澳门电子标签”认证体系和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将这两项具有明显中医药行业特点的新颖性拳头服务产品提升至产业园的第一印象,建立园区在网络世界的高端个性化形象。后期逐渐将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和网络人气转化为在线交易,例如在园区电子商务平台中专设澳门认证GAP中药材交易市场。提供集道地原产地GAP药材供应、大企业中药原料批量采购、种植基地与原产地药材展示、中药饮片加工、仓储、物流、营销一体化网上交易市场,进而成立发布全球中药材行情指数的信息中心。

3 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

3.1 促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以“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为四大支柱产业,然而其具有强大的政府支持、优越的投资环境、中西并重的教育体系、迅速崛起的中医药科研、显著的国际商业平台,以及良好的居民接受度等优势,使其能够很好地发展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从而促进澳门产业的适度多元。

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与澳门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中药对旅游业的推动。创新中药中的养生型中药可为澳门的旅游业增添新的特色,带动博彩旅游向综合性旅游发展,推动澳门旅游走向高端特色旅游定位。第二,健康食品对批发零售业的推动。澳门的批发零售业主要包括品牌购物和特色购物。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所生产的健康产品,如含中药成分的凉茶、润喉糖等产品以其绿色、科技含量高、质量过硬等特征,可成为澳门的另一大品牌,推动澳门批发零售业升级转型。第三,健康食品对餐饮业的推动。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生产的健康产品中,还包含保健饮品与煲汤底料,在内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内地餐饮业面临信任危机之际,澳门推出有品质保证并且有保健作用的餐饮,可以极大提升澳门饮食的吸引力,并使澳门的饮食文化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新的保健特色,构建健康饮食文化。因此,产业园为澳门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澳门经济多元化提供契机。

3.2 促进广东医药强省建设

具有地缘优势的广东,是全国的中医药大省;中医药资源丰富,特产药材“广药”,是全国药材“川广云贵”四大产区之一。2006年,广东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达95.54亿元;截至2008年,广东省有2645种中药材资源,其中出口创汇的道地药材100多种,年产值超亿元的中成药品种14个。广东省的中医药发展,已经积累了显著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粤澳筑建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强省的建设。

粤澳筑建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凭着“互惠互利”:首先,将可率先引导和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澳门总部公司,并吸引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企业进驻产业园,形成总部经济效应。其次,通过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方式,以自身的无形资源,调动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广东的有形资源,形成合力,与广东的中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交互刺激创新,实现资源增值,并从中获取收益。创新型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典范,必将对广东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促进中医药的国际拓展

产业园通过两种途径提升现有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者是通过创新的质量控制技术,提升中药材、中成药、保健食品的品质,打造高端精品中药;一者是通过“澳门认证”的方式,提升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声誉。经过提升的产品,可作为澳门健康产业的主打产品,销往中国大陆、港澳及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产业园通过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中医药国际商务交易服务平台,可以实质性提升园区企业孵化水平,促进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并逐步形成中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中医药技术信息的学习平台,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优质服务,拓展中医药国际市场。

4 结语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应充分发挥自身政策、品牌、技术、地理优势,以技术引领者、资源整合者、产品提升者、平台提供者为角色,推动中医药产业在粤澳两地的发展,打造集中药研发、健康精品生产、商务服务、养生保健、科技转化等于一体的国际化中医药产业基地。最终推动健康产业在澳门的发展和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建设广东医药强省,目标是实现澳门与广东在中医药合作方面达到 “双赢”。

[1]宋燕.粤澳合作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策略分析[J].澳门研究.2011(61):50-52.

[2]魏建中;王群.全球医药行业的七大特征[J].上海医药.2003.24(1):23-24.

[3]于永娟;毕于建.充分利用自愿性认证提高企业品牌信用[J].商业文化.2011(7):330-331.

[4]金同超.关于中医药国际化的若干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999.1(2):60-62.

[5]杜江.中国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0):70-71.

猜你喜欢
产业园澳门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回归日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